■ 鄭明陽
中鹽金壇金東公司一次鹽水“大轉移”吹響轉型發展號角
■ 鄭明陽
在金東公司談起“一次鹽水”,員工們都能如數家珍。用金東公司掌門人虞金法的話說,“誰會對自己的孩子不了解呢!”的確,從公司領導提出“讓鹵水直接進入離子膜電解槽”的大膽設想,到“一次鹽水”研發成功并投入生產,再到金東公司打造出“一次鹽水”王國,10多年來,金東既是見證人,也是實踐者。
然而,在區位優勢、物流成本等不斷變化的情況下,近兩年的金東公司面臨著產能轉移改革帶來的考驗,也面臨著轉型的發展機遇。
10月19日,秋日陽光明媚,漕河邊上金東精制鹽水公司,機器平穩運行,廠區里成片的香樟更顯安靜。
“目前金東公司一次鹽水產能在100萬噸/年,而高峰時期金東的產能是200萬噸/年。”虞金法自豪地說。
《中鹽人》了解到,隨著鎮江公司加入中鹽金壇,長江碼頭良好的水運條件,不斷增加的吞吐量等優勢愈加凸顯。2016年1月,公司領導在市場營銷年度總結會上提出了“兩個100萬噸”的奮斗目標,其中之一就是鎮江廠區實現液體鹽發運100萬噸。
虞金法告訴《中鹽人》,按照當時鎮江公司的一次鹽水產能,顯然無法完成這一目標,唯一的辦法就是擴能。
根據公司的具體部署,金東公司配合鎮江公司對一次鹽水生產裝置完成技術升級和擴能改造,實現了年產一次鹽水100萬噸的生產能力。這其中就包含將部分金東公司生產裝置轉移到鎮江廠區。
金東公司李文華告訴《中鹽人》,自2007年迄今,“一次鹽水”已經進行了四次技術創新:鈣法和CN過濾器脫硝、淡鹽水膜法脫除硫酸根、雙膜法液體鹽制備技術、新一代陶瓷膜裝置等,每次創新都讓我們更接近客戶需要,也打開了氯堿行業節能環保的新窗口,這些創新使得公司產品質量一直領先于同行鹽廠。
虞金法說,最讓金東公司員工自豪的是2012年舉行的“雙膜法液體鹽制備技術”鑒定會,當時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從堦等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雙膜法技術液體鹽制備(產品)”屬集成創新產品,實用性強,節能降耗、綠色環保效果顯著。一次鹽水生產獲得院士認可,激發了金東公司員工的創新熱情,也讓生產團隊更具凝聚力。公司領導對金東的創新也給予了高度的肯定。
公司決定一次鹽水產能大轉移,金東公司除了積極配合,員工們還有一份深深的不舍。老員工葛江臻說,那么多年生產一次鹽水,看著裝置被轉移,心里確實不舍,不過只要是利于公司發展戰略的,我們都理解,也都支持。
據了解,金東公司產能轉移分為兩步進行:2016年上半年,對鎮江公司現有50萬噸/年生產裝置進行技術升級,更換了陶瓷膜組件,使生產能力達到了設計要求。與此同時,將金東公司50萬噸/年生產裝置向鎮江轉移,并將一次鹽水生產集成技術嫁接到鎮江公司生產點,使兩套50萬噸/年的生產裝置實現完美融合。該項工作于2016年底順利完成。
2016年底,鎮江公司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告訴《中鹽人》,鎮江公司一次鹽水滿負荷運行,已經達到了年產100萬噸的生產能力。目前,鎮江公司一次鹽水生產系統運行穩定,產品質量顯著提高,生產現場井然有序。鹵水經凈化處理后通過納濾膜直接脫硝,高硝水進入鹽硝系統,熱法提硝經濟、環保、高效。同時,為確保一次鹽水的高品質,金東公司對生產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協助。
看著船只在鎮江碼頭裝載一次鹽水,駛入滾滾長江,以最優距離送達客戶,虞金法感慨地說,產能轉移,是為了讓一次鹽水更好地走出去,走得更遠。
《中鹽人》了解到,根據公司部署,金東一次鹽水產能將在2018年底前完成向鎮江公司、金賽鹽廠的大轉移。“在這一年多時間里,我們要邊梳理,邊深化,仔細總結十多年來一次鹽水生產過程中的收獲與不足,同時針對不足的方面繼續努力改進,力爭將一次鹽水做到極致,為公司做大做強一次鹽水以及鹵水凈化工段提質增效,提供一些可借鑒的東西。”虞金法信心滿滿地說。
一次鹽水產能大轉移,無疑吹響了金東公司未來轉型發展的號角。轉型發展,是金東對未來的選擇。


如何轉型,每一位金東員工都在思考。“作為金東員工,公司的發展方向我們都很關注。”金東主管吳帥告訴《中鹽人》,“公司決定一次鹽水大轉移,這是轉型發展的先聲,我們都有信心,因為我們的團隊有能力做成開創性的事業。”為了證實自己所言有據,他還特地向《中鹽人》講述了這樣一個先例:2013年,公司開建高硝母液循環利用項目,那時除了廠長有過真空制鹽經驗外(高硝母液項目與真空制鹽技術生產環節類似),其他員工對此一無所知。我們一群剛入職不久的年輕人,經過一輪輪的培訓、自學與攻關,在人員不變的情況下,硬是將裝置順利開啟。
今年剛入職不久的新員工嚴成君說,金東的學習氛圍很好,會時刻感覺到一種緊迫感;老員工很耐心地教,也讓人很感動。
虞金法強調,企業轉型的關鍵在于人。人員能夠提前做好準備,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轉型成功就不是個問題,而且有信心在轉型中再造一個“金東傳奇”。
采訪中,《中鹽人》注意到,金東公司非常重視員工的賢文化教育與培養,主動開展班組讀書會活動,在中鹽金壇首開先例。其實,早在2013年,金東公司就提出建設學習型班組——“賢文化”班組。虞金法認為,金東要打造一支富有“賢”精神的員工隊伍,著力培養和提升員工的素質,既要注重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和水平,使其成為從單兵作戰轉變為系統聯動作戰的一名工廠工程師,又要加強員工德行的培養,打造成忠于崗位、樂于學習、敢于創新的新型班組,因此,建設“賢文化” 班組十分必要。
公司轉型期是培育員工賢德賢才的大好機會,如何培育,虞金法自有一套經驗和體會。他認為,要想成為一名有賢才或賢德的人,需要做好三件事:一要“勤”。既要手勤腳勤,更要腦勤心勤,只有用他人的視角審視自己,不斷改進為人處事方式,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賞識。二要“專”。要善于學習和思考,刻苦鉆研業務,達到較高的技能水平,成為廠里的一名高級乃至專家級工廠工程師,把握住機遇,青春夢想終將綻放。三要“亮”。青年員工應當秉著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原則,大膽地秀出自己的才華與朝氣,勇往直前,為夢想亮劍。
近兩年是金東公司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生產結構調整是工作的重點,將公司技術團隊研發成果實現產業化生產是必由之路。虞金法表示,金東公司將會繼續腳踏實地地面對機遇和挑戰,培育新動能,培養更多人才,把轉型發展之路走穩走好。
(作者:中鹽金壇鹽化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