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璽
中國模式與國家統一(五)
王天璽
1972年,中日兩國舉行恢復邦交談判,雙方從中日友好的大局出發,同意將釣魚島區域的歸屬問題先掛起來,留待以后條件成熟再解決。
1978年,中日談判簽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時,日本一些國會議員提出要中國承認日本對釣魚列島擁有主權。隨后,日本政府在釣魚島上修建了直升機場, 還向那里派出調查船和測量船,并對中國漁民進行監視和驅趕。
進入90年代之后,日本在釣魚島的活動更加猖狂。在政府允許下,右翼分子在北小島上設置了一座燈塔,并在主島上豎起繪有日本國旗的牌子。
綜上所述,釣魚島問題實質上是日本侵略中國的問題,是日本破壞中國統一、侵占中國領土的問題。同時,釣魚島問題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遺留的對日本的清算問題。中國不但要堅決收回釣魚列島,而且還要按照《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規定,繼續同日本談琉球列島問題。
1943年12月,中、美、英《開羅宣言》規定,剝奪日本自一戰以來在太平洋上所奪占的一切島嶼,務使日本將所竊取于中國的領土歸還中國。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的其他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
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不僅再次確認《開羅宣言》的上述規定必將實施,而且將日本的主權“限于本州、北海道、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
開羅會議期間,羅斯福對蔣介石說:“琉球系許多島嶼組成的弧形群島,日本當年是用不正當手段搶奪該群島的,也應予以剝奪。我考慮琉球在地理位置上離貴國很近,歷史上與貴國有很緊密的關系,貴國如想得到琉球群島,可以交給貴國管理。”
蔣介石思考之后回答說:“我覺得此群島應由中美兩國占領,然后國際托管給中美共同管理為好。”
羅斯福同蔣介石商討琉球問題是很自然的。因為歷史上是日本用不正當手段把琉球列島從中國屬國強占過去。
琉球是古代中國的藩屬國。明、清時期,琉球國向中國朝廷朝貢,國王由朝廷冊封。釣魚島位于前往琉球的航路上,使臣前往冊封琉球諸王,均以這些島嶼為航海標志,使臣們所記《使琉球錄》等官方文書,詳細記載了途經釣魚島的航海經歷,反復確認了中國和琉球國的邊界。
1654年,清康熙皇帝冊封琉球國王為“尚質王”,定兩年進貢一次。琉球國王稱中國為“父國”,用大清年號。
1879年4月,日本宣布廢除琉球國,改為日本的沖繩縣。琉球國王向清政府求援,清政府基于中國對該國有保護義務,即同日本進行交涉,反對日本并吞琉球,但兩國商談沒有任何進展。
1879年5月,卸任美國總統格蘭特作環球旅行來到中國,次年又將去日本,清政府即委托他就琉球問題進行調停,格蘭特滿口答應,接受了這項委托。事后證明,日本人不接受美國人的調停。
1880年3月,日本政府向清政府提出解決琉球問題的方案,表示日本愿意把琉球群島最南端的宮古列島及八重山列島劃歸中國,中國應當承認琉球的其余部分劃歸日本。經過多輪談判,雙方就日方提出的方案達成初步協議。但清政府內部爭議很大,認為此方案不能維護琉球獨立,徒使中國利益受損,最終決定廢除雙方已達成的初步協議。日本千方百計想讓清政府改變決定,但沒有成功。1881年初,日本駐華公使憤憤離華回國,表示決絕。
以后幾年,中日兩國還就琉球問題又舉行過多次交涉,但沒有找出妥善的解決辦法。在此情況下,日本用實力鞏固在琉球的地位。中日之間關于琉球的爭論,歸于不了了之。
中日之間關于琉球問題的爭論,歷史上沒有過結論。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作了結論,按照《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規定,日本主權“限于本州、北海道、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務使日本將所竊取于中國的領土歸還中國。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的其他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去。
中美兩國元首還曾商談過兩國共管琉球群島的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60多年了,主要對日作戰并接受日本投降的中美俄(蘇聯)中,俄羅斯和中國都沒有同日本簽訂和約,美日之間有《舊金山和約》,但那是背著中國和俄羅斯搞的,是非法的。美國按此和約把琉球列島和釣魚列島交給日本,是一種私相授受的非法行為,中國政府早已表明絕對不予承認。為了維護亞洲和世界的和平,中、美、俄三國應同日本進行談判,迫使日本履行戰敗國的義務,繳出釣魚列島和琉球列島等非法攫取的地方,然后與中、美、俄簽訂和約。
第六章 人民軍隊保衛國家統一
維護國家統一,必須有強大的軍隊。我們對維護國家統一過去有信心,現在有信心,將來也有信心,是因為中國有一支共產黨領導的強大的人民軍隊。
為了有效維護偉大祖國的統一,我們必須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必須堅持毛澤東軍事思想,必須實現國防現代化。
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
有一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中國模式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國模式優越性的重要表現。
從紅軍時代開始,我們的建軍原則就是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在整個革命戰爭時期,黨絕對領導軍隊的原則和制度一直被很好地堅持著,到了和平時期,這個原則和制度也沒有動搖過。
1954年4月,討論《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草案)》時,毛澤東親自恢復了總則中關于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的重要內容。條例以法規的形式確立了軍隊實行黨委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這種既有統一領導,又有分工負責的制度,是人民軍隊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的根本制度,是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一大創舉。
鄧小平曾經高度評價這個制度。他說,“我們這個軍隊有好傳統。從井岡山起,毛澤東同志就為我軍建立了非常好的制度,樹立了非常好的作風。我們這個軍隊是黨指揮槍,而不是槍指揮黨”。“我確信,我們的軍隊能夠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性質。這個性質是,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
共產黨絕對領導軍隊,在革命戰爭年代,能夠為人民的解放而作出最大的犧牲,得到人民崇高的敬仰。
當年參加解放上海大會戰的將士們曾發出這樣的誓言:“為了人民,我們愿作勝利前的最后一批犧牲者。”這絕不是一句動聽的口號,而是對偉大生命的崇高頌歌。為了上海人民的解放,共有7612名官兵獻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
這支勝利的大軍是怎樣走進被他們解放的這座東方大都市呢?1949年5月的一個黎明,當上海市民打開家門時,令他們吃驚的景象就在眼前:經過一夜激戰的解放軍官兵懷抱鋼槍,露宿在雨后濕漉漉的街頭。
共產黨絕對領導的人民軍隊,在和平建設時期,能夠為人民的幸福作出最大的犧牲,受到人民忠心的愛戴。
1998年,中國遭遇百年難見的特大洪災,從荊江固堤、京廣護路,到九江保城、湘鄂救生,每一場硬仗、惡仗,都是人民子弟兵打頭陣,他們奮不顧身的英雄行為深深印在人民心里。
8月23日凌晨,與洪水徹夜搏斗的海軍陸戰隊官兵回到駐地,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200多米的巷道兩旁,幾萬名老人和孩子拎著馬燈、舉著蠟燭佇立著,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籃子,里面裝滿了飯菜、涼茶,在靜悄悄地等待著官兵的歸來。
接受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保持同13億人民的親密關系,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無不勝的力量源泉。這個建軍原則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動搖。
二、堅持毛澤東軍事思想
軍隊作戰總要講究戰略戰術,必須有科學的軍事思想指導。中國人民解放軍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繼承了中國古代先進的軍事思想,借鑒了世界各國的軍事思想,形成了獨一無二的人民戰爭軍事思想——毛澤東軍事思想。正是毛澤東軍事思想,而且只有毛澤東軍事思想,才指引人民軍隊戰勝了日本侵略軍,消滅了八百萬國民黨反動軍隊,奪取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正是毛澤東軍事思想,而且只有毛澤東軍事思想,指引人民軍隊在朝鮮戰場上打敗了百萬“聯合國軍”,使頭號超級大國從此不敢對中國輕舉妄動。還在中蘇邊境戰爭中,打敗了二號超級大國的軍隊,保衛了祖國的神圣領土。
毛澤東及其戰友們都是人民戰爭的偉大英雄,他們總是把握著歷史潮流的前進方向,無限地熱愛人民、依靠人民、相信人民的力量大于天,因而能夠在關鍵時刻作出驚天動地的戰略決策。
抗美援朝是一個經典案例。按照當時中美兩國的國力對比,很難有人敢與世界頭號強國爭其鋒,但是毛澤東及其戰友們這樣做了。毛澤東曾經這樣披露過作出這個戰略決策的思考:
不錯,我們急需和平建設,如果要我寫出和平建設的理由,可以寫出百條千條,但這百條千條的理由不能敵住六個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現在美帝的矛頭直指我國東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鮮搞垮了,縱不過鴨綠江,我們的東北也常在它的威脅中過日子,要進行和平建設也會有困難,所以我們對朝鮮問題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進尺,走日本侵略中國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還兇,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國的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國的頭上,從臺灣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腰上,從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腳上,天下有變,它就從三個方面向我們發動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不許它的如意算盤得逞,打得一拳開,免的百拳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
珍寶島之戰也是一個經典案例。
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中蘇先后在珍寶島發生三次武裝沖突。蘇方被毀坦克、裝甲車共17輛。據俄羅斯后來公布的數字,蘇軍死58人,傷94人。顯然,蘇方吃了虧。
8月20日,蘇駐美大使多勃雷寧奉命會見基辛格,通報了蘇方準備對中國實施核打擊,希望美國理解并保持中立。
美方認為,只要美國反對,蘇聯就不敢輕易動用核武器,同時要盡快將蘇聯意圖通報給中方。辦法是讓一份不太顯眼的報紙,即《華盛頓明星報》把消息透露出去。
毛澤東聽取周恩來匯報后說:“不就是要打核大戰嘛!原子彈很厲害,但鄙人不怕。”同時毛澤東果斷提出應戰方針:“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方針。
蘇聯也害怕遭中國全面報復,軟化了態度。9月11日,柯西金借參加吊唁胡志明逝世之機,在北京首都機場同周恩來會談,關系稍有緩和。
美國此時還有三個動作:一是決定恢復中美大使級華沙會談;二是通過齊奧塞斯庫向中國轉達美國希望與中國和解的意圖;三是動用1962年在古巴導彈危機時的一個威懾操作,運用已被破譯的蘇聯密碼,向蘇聯本土134個城市、軍事要點、交通樞紐、重工業基地發出進行準備核打擊的指令。
10月15日晚10時,柯西金向勃列日涅夫報告:“剛才國家安全委員會報來兩個消息,一個是中國的導彈基地已經進入臨戰狀態,所有的地面導引站都已開通,這一點我們衛星收到的信號和拍攝的照片都已經證實。另一個是美國已經明確表示中國的利益與他們有關,而且已經擬定了同我們進行核戰的具體計劃。 因為情況十萬火急,他們只是通報了消息,正式報告還要稍晚些送來。”
勃列日涅夫根本不相信,他說:“美國會站到中國一邊?這簡直是天方夜譚,請馬上撥通駐美使館電話。”幾分鐘后,多勃雷寧大使報告:“情況屬實,兩小時前我同基辛格會晤過,他明確表達了尼克松總統認為中國利益同美國利益密切相關,美國不會坐視不管。如果中國遭到核打擊,他們將認為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開始,他們將首先參戰。基辛格還透露,總統已簽署了一份準備對我國130多個城市和軍事基地進行核報復的密令。一旦我們有一枚中程導彈離開發射架,他們的報復計劃便告開始。”勃聽完后憤怒地喊道:“美國人出賣了我們!”柯西金則相對平靜,他說:“也許美國的所謂核報復計劃只是恐嚇,但中國的反擊決心是堅決的。雖然他們的核彈頭不多,但我們不可能在戰爭一開始就剝奪他們反擊能力。更何況他們在四年前就進行過導彈負載核彈頭的爆炸試驗,其命中目標的精度是相當驚人的。而且他們有了防備,現在幾乎動員了全國所有的人都在挖洞,我們應該和中國談判。”
10月20日,中蘇邊界談判在北京舉行。
從這兩個經典案例中,人們可以學到足夠的戰略決策教益。“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說得多好呵!頭號超級強國從朝鮮伸過來的一拳打開了,中國贏得了幾十年的和平環境,而且保持了海峽兩岸“一個中國”的大格局。二號超級強國從珍寶島伸過來的一拳打開了,中國贏得了世界的尊重,中美蘇三大國鼎立的戰略態勢就此形成。當問題涉及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時候,如果懦懦弱弱,左怕右怕,不敢在關鍵的節點上“打得一拳開”,那就會百拳跟著來。不要說超級強國,就是二流三流的國家,甚至不入流的小國都會跟你叫板,使一個泱泱大國疲于應付,而且沒有窮期。
對于與廣大人民同心同德的軍隊來說,要“打得一拳開”,必須做到戰略上藐視敵人和戰術上重視敵人的高度統一,雖然總體的國力不如對手,但在具體的戰役和直接的戰場上要強于對手,并且不怕出現打核戰爭這種極端情況的出現。珍寶島之戰時,有人曾經設想,如果勃列日涅夫敢把原子彈扔到中國土地上,中國就應以部署在幾千公里中蘇邊境地區的幾百萬解放軍鐵甲雄獅為前鋒,幾千萬民兵為后盾,幾億萬人民相繼跟進,涌進蘇聯廣大國土,來個中華民族大搬家。在中國領導人的大智大勇面前,勃烈日涅夫之流只能甘拜下風。

三、實現國防現代化
時間進到21世紀,要“打得一拳開”,中國軍隊不能停留在“小米加步槍”的水平上,必須用最現代化的武器把自己武裝起來。
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黨中央就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果斷決定發展以原子彈、氫彈、人造地球衛星為核心的國防尖端科學技術。1962年11月,黨中央成立關于“兩彈一星”的專門委員會,組織隊伍、統籌全局、協同攻關。以錢學森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科學家以及成千上萬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工人,共同投身到這項國防尖端科學技術工程之中,并取得了震驚世界的偉大成就。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