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白宏坤 楊 萌
省級電網投資決策管理體系建設與實踐
文_白宏坤 楊 萌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特征凸顯,電網發展面臨的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電網企業以往粗放式的投資決策管理帶來的風險日益顯現,已不能適應當前的新形勢、新特征。因此,探索建立以“精準理念”為導向的電網投資決策管理體系,對于強化投資風險防控、提升電網發展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省級電網企業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部門,其投資決策水平直接影響地方電網建設和發展保障能力。當前,電網發展的新形勢對投資決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經濟發展增速換擋、結構轉型態勢明顯,經濟增長動力由資源消耗型重工業驅動逐步向高成長型制造業和服務業雙輪驅動轉變,電力消費需求的增長速度、結構和分布,以及電源構成都呈現深刻變化,電網投資需要更精準;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工程的深入實施,使補齊電網發展短板和薄弱環節、提升農村電力設施建設水平成為重點,電網投資需要持續加大力度;三是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推進,電網運營模式發生重大轉變,電網投資需要進行適應性調整。
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電力市場發生了明顯變化,企業投資決策風險增大。為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提升電網發展能力和質量,河南省電力公司以“精準理念”為導向,構建涵蓋“市場研判、需求評估、融資管理、項目管控、投資評價”全過程鏈式閉環的省級電網投資決策管理體系,強化了投資風險防控,實現了精準決策、精確計劃、精益管理。河南作為我國的經濟大省、農業大省、新興工業大省,因長期以來用戶承受能力弱、電價水平低,電網發展任務重與投資能力弱的矛盾更加突出。新形勢下,為更有效發揮電網投資效能,亟須建立精益化電網投資決策管理體系。
以提升電網發展能力、促進投資決策科學化為目標,以“精準理念”為導向,構建涵蓋“市場研判、需求評估、融資管理、項目管控、投資評價”全過程鏈式閉環的省級電網投資決策管理體系。依托貫穿各環節的指標化分析和投資決策全流程的閉環管控,實現投資決策由傳統“粗放型”管理向精益管理的轉變,進而提高決策科學性,合理把握電網投資方向,提升投資整體效能。
完善決策組織構架,提升投資管理專業化水平。成立省級電網規劃委員會,作為公司投資決策專家咨詢機構,負責討論審議電網規劃、投資方案等內容。在省、市公司兩個層面成立專業投資決策業務支撐機構,整合公司內部規劃研究、項目評審、工程定額等方面業務和人才資源,打造投資決策的專業研究和咨詢隊伍。
優化內部決策流程,提升投資管理科學化水平。完善省、市、縣三級總經理辦公會、“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和議事規則。按照分層分級管理的理念,各級投資方案經對應層級“三重一大”會議和總經理辦公會審定后,提交上一級,推動省級電網企業投資決策流程由傳統“自上而下”向“上下互動、雙向反饋”模式轉變。
明確投資基本原則,提升電網投資效能。基于安全、高效、清潔發展的理念,堅持效益與責任并重、協調與差異化發展相結合、貫徹全壽命周期理念的投資原則,提升電網投資效能,實現更高標準的電力普遍服務。
與政府聯動,建立省市縣三級政企協同機制。以提升電網發展能力為重點,與省市縣三級政府形成高層定期協商、部門銜接落實的合作模式。在規劃銜接、電網建設、電價疏導、政策制定、信息共享等方面開展常態化合作。
一是網省協同,建立國家電網公司與河南省政府的協同機制。推動國家電網公司與河南省政府簽署電網發展合作框架協議;與政府主管部門聯動,構建部門間常態化溝通機制,簡化行政審批流程。二是省市協同,建立河南電力與各市級政府的協同機制。省公司與地市政府建立合作機制,將電網規劃納入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明確電網改造投資分擔機制,確保電網投資和項目落地。三是市縣協同,建立市級公司與各縣級政府的協同機制。市級公司與縣級政府簽訂農網改造合作協議,明確建設規模、投資界面,推動縣政府整合涉農資金,確保農網建設有序推進。
搭建多維度研究平臺,提升市場研判準確度。為提升電力市場研判水平,建立了河南省能源經濟與電力供需實驗室,并獲得省能源局批復命名(豫能局電力〔2015〕3號)。該實驗室以涵蓋大量基礎模型的工具平臺為支撐,構建了經濟、能源、電力三大模塊,深入挖掘數據之間內在關系,通過多維度研究和跨領域數據相互證偽,提升電力市場研判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統籌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差異化評估電網投資需求。堅持電網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原則,按照“大容量少布點、小容量多布點”差異化發展策略,針對不同地區經濟發展階段和特點,將電網進行分類分區,差異化制定各類電網發展思路和目標,科學評估電網發展需求,切實把資金用于解決電網突出問題,確保投資精準、管理精益。
制定差異化電網建設標準,合理評估電網投資規模。貫徹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理念,按照飽和負荷需求,堅持“導線截面一次選定、廊道一次到位、土建一次建成、容量按需配置”,適度超前規劃電網建設。針對不同區域、電壓等級電網,從變電站型式、主變容量選擇、主變臺數等各個方面,制定差異化的電網建設標準,避免出現隨意拆除、大拆大建、超標準改造等現象,合理評估電網投資規模,最大限度發揮投資效益。
按照“規劃一批、儲備一批、計劃一批”的工作思路,構建“規劃庫—儲備庫—計劃庫”三庫聯動新模式,形成“整體聯動、部門協作、快速反應、確保落實”的鏈式管理新機制,各環節工作狀態以規范的形式固化為線上實際操作流程,切實保證三庫高效聯動,無縫銜接。
建立規劃庫,確保項目投資可行性。依據電力市場研判結果,開展5~10年的中長期電網發展規劃,經審定后的規劃項目方可進入規劃庫。項目自進入規劃庫起,設置唯一編碼,保證項目在規劃庫、儲備庫、計劃庫之間的有序銜接。建立年度滾動規劃機制,以更好地適應需求側、供給側的新變化。
建立儲備庫,加大項目儲備力度和提高儲備質量。規劃庫項目完成所有可研工作之后方可進入儲備庫。結合河南特點,通過加大項目儲備力度、項目庫重要度排序、項目庫標準化建設,統一工程項目建設標準,規范設計管理,保證設計質量,合理控制造價。
建立計劃庫,規范項目投資計劃管理。儲備庫項目完成重要度排序后,結合投資決策的資金總額,確定計劃庫入庫項目。在計劃庫中增加建設里程碑輔助決策支持模塊,編制節點控制計劃,梳理項目歸口管理部門和關鍵控制節點,提升項目管控水平。
以提升投資效能為導向,建立涵蓋單項工程后評價、電網整體投資效益評價兩個方面的常態化投資評價機制,實現投資、建設、后評價全過程風險管控,閉環指導投資決策等各個環節,優化資金投向、防控投資風險。
經過3年的運行和完善,河南省電力公司以“精準理念”為導向的省級電網企業投資決策管理體系已經基本成熟。通過科學的投資管控,公司強化了價值鏈控制,實現了精準計劃、精準投資、精準管理。實施效果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一是提高了電網投資能效水平。通過精益化的流程管控,實現了電網投資效益處于國網先進水平,2016年公司單位資產售電量1.42千瓦時/元,居國網第6位、華中地區第1位。
二是提升了電力保障能力。依托科學的投資管理決策,實現了電網投資規模逐年攀升,全面提升了電網良性保障能力,為服務河南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和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是服務了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經河南省社科院測算,2016年河南電網投資對全省當年GDP的拉動比重為2.4%,對就業拉動比重約為2.9%,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作者單位: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