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本刊記者 郭 蕾 通訊員 鄭亞亞
當好經濟發展先行官
——尉氏縣供電公司服務當地經濟發展紀實
文/圖_本刊記者 郭 蕾 通訊員 鄭亞亞

為光伏發電項目檢查維護設備
6月19日18時,尉氏縣邢莊鄉岳家村,800千伏安的新變壓器投運了,該村1500多名農民歡欣鼓舞。這標志著尉氏縣供電公司針對全縣64個重點貧困村實施的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圓滿結束。
夕陽的余暉中,薄霧升騰,一幅“電力服務當地經濟發展”的和諧畫卷正徐徐展開……
隨著鄭汴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上升到國家戰略,區位優越的尉氏縣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尉氏縣西部65平方公里土地納入航空港區,初步形成了與航空港區和鄭汴新區對接融合聯動發展的態勢。
雖然經歷了兩次農網改造,但三年前尉氏縣的供電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主網“卡脖子”、配網老化、農業排灌盲區等問題接連涌現。
“爭氣爭光,背水一戰。”2015年至今,尉氏縣公司緊緊抓住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的大好機遇,打了一場電網升級的翻身仗,創造了尉氏電網建設史上的奇跡:三年來總投資完成6.23億元,相當于過去十年之和,新建改造220千伏變電站2座,新增容量240兆伏安;新建改造110千伏變電站3座,新增容量150兆伏安;新建和改造35千伏變電站6座,新增容量54.5兆伏安;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496.65千米、400伏線路1961.12千米,新建臺區1348臺,容量268.97兆伏安,新建機井通電臺區1017臺,涉及機井12738眼,受益農田63萬畝。
如今的尉氏縣電網已今非昔比,尉氏縣一躍成為全省為數不多擁有兩座220千伏變電站的縣之一,現在的尉氏,電力布局合理,主配有序,沒有盲區,電網供電質量和可靠性極大提升,供電能力實現翻番,徹底解決了困擾尉氏多年的主網“卡脖子”問題。
“十三五”期間,尉氏縣公司還將計劃投資13.82億元,新建110千伏以上變電站8座,擴建4座。僅2016年開工的單項工程就多達1719項,實現電網的進一步改造升級。
在投資大、批次多、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尉氏縣公司建立工程項目月、周、日例會制度,及時掌控工程進度,力求做到保安全、保質量、保進度,緊盯目標,科學調度,忙而不亂,質量不減,工期不拖,施工進度排在全省前列;承建的標準化臺區被省電力公司拍攝成教學視頻在全省推廣,并被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發行,成為系統內學習的示范工程;農配網工程建設被開封供電公司評為“創新實踐工作亮點”,邢莊鄉城角梁西臺區新建工程獲得全國“農網百佳工程”稱號。
“安全不牢地動山搖”,電網安全是電力企業的基石。
尉氏縣公司始終把安全生產當成第一要務,狠抓安全責任制落實,建立了以總經理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安全監督體系,以安全管理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為重點的安全保障體系,與基層單位簽訂了獎懲分明的三級安全目標責任書,對安全生產目標進行了層層分解,確保層層落實。通過“四不放過”“安全約談”“說清楚”“安全述職”等制度和召開安委會、安全工作例會等方式,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把安全責任落實到生產、基建、營銷等各個方面,不留死角。
該公司安全監察人員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時的方式到各生產崗位和施工現場巡查、跟班督察,使監督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杜絕了安全職責落實不到位、習慣性違章、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亂、管理工作不到位等現象。
近幾年,盡管工程多點開花,施工任務極其繁重,但沒有出現一起違章施工及電網事故,截至今年6月4日,尉氏縣公司已實現內部考核安全生產天數11200天,連續四年被全國總工會、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授予“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稱號,被省市縣三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在尉氏縣精準扶貧攻堅戰中,供電公司充分挖潛自身優勢,點亮群眾致富夢。
宏觀跟進。按照脫貧計劃,尉氏縣公司針對全縣64個重點貧困村摸排共性和個性問題,制定整體電力扶貧方案。去年以來,共投資3221.46萬元,按照“超前謀劃、優先儲備、有序實施”原則,不斷加快推進貧困村莊電網改造升級工作步伐。
微觀精準。尉氏縣公司認真研究每個貧困村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實行一村一方案。向閆后村、門樓任村等三個貧困村指派駐村第一書記,認真開展貧困戶走訪調研,收集貧困戶詳細資料,建立“一戶一卡”檔案,掌握精準扶貧對象的信息識別數據,以提高貧困戶信息核對的精準度。通過“單位聯村、干部聯戶”,與村委會、群眾面對面溝通,零距離接觸,了解群眾訴求,掌握群眾家庭情況,對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切實找準“病根”、對癥施治。
今年3月17日,尉氏縣邢莊鄉甄家村村委會主任甄實現代表全村群眾,將一面錦旗送到供電公司。他告訴大家,過去村里用電不正常,經常停電,村民想干啥都不方便。自從村里有了堅強可靠的電網,村民致富的思想也開始活躍起來,有的想開個飯店,有的想搞養殖,有的想辦個幼兒園,有的想籌建超市。是電力,讓偏僻貧困的農村燃起了希望之光,讓村民的心中生長出夢想。

堅持標準化施工,提升電網堅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