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夏近
(杭州市 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超聲科 浙江 杭州 311200)
用超聲技術對發生陰道出血的絕經期女性進行診斷的準確性分析
戚夏近
(杭州市 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超聲科 浙江 杭州 311200)
目的:探討分析用超聲技術對發生陰道出血的絕經期女性進行診斷的準確性。方法:選取近期我院收治的發生陰道出血的絕經期女性5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先后對其進行婦科超聲檢查和病理檢查,然后對檢查的結果進行回顧性的對比分析。結果:進行婦科超聲檢查的結果與進行病理檢查的結果(金標準)相比,符合率為96.0%,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超聲技術對發生陰道出血的絕經期女性進行診斷的準確率及安全性均較高。
超聲技術;陰道出血;絕經期女性;檢查;效果;分析
絕經后陰道出血是絕經期女性十分常見的一種病癥。該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在其絕經后再次出現陰道出血的情況。研究證實,導致絕經后陰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患者患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或惡性腫瘤等。目前,臨床上常采用病理檢查的方式對這類患者進行檢查。但是,進行病理檢查需要對患者進行刮宮,而刮宮操作會對患者的子宮內膜造成損傷,增加其痛苦,并且具有一定的風險性[1]。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用超聲技術對發生陰道出血的絕經期女性進行診斷的準確性,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5年1月~2016年2月間我院收治的500例發生陰道出血的絕經期女性,她們的年齡為50~73歲,平均年齡為(62.2±1.5)歲,其絕經時間為1~14年,平均絕經時間為(6.2±0.5)年。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①存在家族遺傳性疾病的患者。②患有嚴重慢性疾病的患者。③不愿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先后對這500例患者進行婦科超聲檢查和病理檢查。進行婦科超聲檢查的具體方法是:①護士囑患者將膀胱徹底排空,并幫助其保持膀胱截石位。②醫師將超聲探頭的頻率調整至7.5MHz,然后在探頭上套上安全套,并在安全套上涂抹無菌耦合劑。③醫師手拿探頭,并將其緩慢地置入患者陰道的后穹窿處。④采用切面檢查的方式觀察患者子宮、附件及子宮內膜的情況,并對宮腔回聲進行詳細的描述。進行病理檢查的方法是:對患者進行常規刮宮操作,并將其陰道分泌物送至實驗室進行檢驗分析。
1.3 統計學分析方法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SPSS14.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當P<0.05時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進行婦科超聲檢查的結果顯示,在這500例患者中,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有65例,患有子宮內膜息肉的患者有110例,發生子宮內膜萎縮的患者有135例,未見宮內異常的患者有190例;進行病理檢查的結果顯示,在這500例患者中,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有65例,患有子宮內膜息肉的患者有120例,發生子宮內膜萎縮的患者有145例,未見宮內異常的患者有170例。以進行病理檢查的結果作為金標準,進行婦科超聲檢查的結果與進行病理檢查的結果相比,符合率為96.0%,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進行婦科超聲檢查的結果與進行病理檢查結果的比較(n,%)
在一般情況下,絕經后的女性不會出現陰道出血的情況。一旦其出現陰道出血的情況,則極有可能是發生了婦科疾病[2]。研究證實,導致絕經后陰道出血的因素有很多,較為常見的因素有婦科炎癥及癌變等。因此,當絕經期女性發現陰道流血后,需立即去醫院進行檢查診斷和治療,以防止其病情進一步惡化。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對500例發生陰道出血的絕經期女性進行了婦科超聲檢查,其中有65例患者的超聲圖像顯示其宮腔存在明顯占位的情況,因此懷疑其發生了宮內腫瘤,需立即接受手術治療[3];有110例患者子宮內膜的厚度>5.0mm,因此懷疑其發生了子宮內膜增生;有135例患者子宮內膜的厚度<5.0mm,因此懷疑其發生了子宮內膜萎縮或婦科炎癥。臨床實踐證實,用婦科超聲檢查對發生陰道出血的絕經期女性進行診斷的準確率較高。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進行婦科超聲檢查診斷的結果與進行病理檢查診斷的結果相比,符合率為96.0%,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筆者認為,對發生陰道出血的絕經期女性進行婦科超聲檢查診斷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操作簡便、檢查耗時短,可節省患者的就診時間。②檢測費用低,可顯著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4],適用于經濟狀況較差的患者。③確診率較高。據統計,用婦科超聲檢查的方法診斷婦科疾病的準確率高達95.0%以上,可有效地規避誤診、漏診等情況的發生[5,6]。
綜上所述,絕經后陰道出血在婦科臨床上較為常見,也是較為危險的一種病癥。這類患者需立即接受診斷和治療,以最大限度地確保其生命安全。用超聲技術對發生陰道出血的絕經期女性進行診斷的準確率較高,可有效降低誤診、漏診等情況的發生,并且安全性也較高,因此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肖曼,郝傳偉.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婦科超聲診斷價值分析[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1,24(6):288-288.
[2]郭香琳.絕經后陰道出血婦科超聲診斷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1):49-50.
[3]沙全芝.絕經后陰道出血的超聲診斷方法及價值[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2(11):22-23.
[4]張秀紅,常娟.婦科超聲檢查診斷絕經后陰道出血臨床分析[7]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31(6):55-56.
[5]周勤,譚麗峰.425例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臨床及病理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2,15(03):392-393.
[6]張艷艷,宋宏慶.陰道超聲聯合宮腔鏡檢查對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診斷[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2(6):1013-1014.
R445.1
B
2095-7629-(2017)1-0028-02
作者信息:戚夏近,女,1982年11月出生,籍貫為杭州蕭山,本科學歷,現為杭州市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超聲科住院醫師,研究方向為臨床超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