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山西省霍州煤電集團總醫院 山西 霍州 031400)
淺析不同年齡段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
李 莉
(山西省霍州煤電集團總醫院 山西 霍州 031400)
目的:分析并探討不同年齡段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方法:將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期間收治的111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年齡在0~3歲之間的53例患兒作為嬰幼兒組,將年齡在4~14歲之間的58例患兒作為大齡兒童組。對這兩組患兒均進行胸部X線檢查、血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心肌酶檢查、血清IgM抗體檢測和CRP檢測,并收集他們的臨床資料,記錄他們臨床癥狀的變化情況。所有檢查結束后,對比兩組患兒的低熱、高熱、咳嗽、肺部濕啰音和肺部喘鳴音等癥狀的發生率、CRP升高的發生率、并發癥的發生率及其進行胸部X線檢查的影像學表現。結果:與大齡兒童組患兒相比,嬰幼兒組患兒低熱癥狀的發生率、咳嗽癥狀的發生率、肺部濕啰音癥狀的發生率和肺部喘鳴音癥狀的發生率更高,其高熱癥狀的發生率、CRP升高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大齡兒童組患兒相比,嬰幼兒組患兒中進行胸部X線檢查的影像學表現為肺間質浸潤和肺小葉實質浸潤的人數更多,表現為肺段實質浸潤的人數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大齡兒童組患兒相比,嬰幼兒組患兒胃腸道并發癥的發生率和肝臟并發癥的發生率更高,其心血管系統并發癥的發生率和神經系統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不同年齡段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存在明顯差異。年齡在0~3歲之間的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低熱、咳嗽、肺部濕啰音和肺部喘鳴音等,其進行胸部X線檢查的影像學表現多為肺間質浸潤和肺小葉實質浸潤,其胃腸道并發癥的發生率和肝臟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年齡在4~14歲之間的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高熱和CRP升高等,其進行胸部X線檢查的影像學表現多為肺段實質浸潤,其心血管系統并發癥的發生率和神經系統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臨床醫生應對上述情況予以關注。
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表現;不同年齡段;高熱癥狀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獲得性肺炎[1]。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呼吸道遭受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2]。為了進一步探討不同年齡段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筆者將我院于近期內收治的111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期間收治的111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年齡在0~3歲之間的53例患兒作為嬰幼兒組,將年齡在4~14歲之間的58例患兒作為大齡兒童組。這兩組患兒的病情均符合《實用兒科學》中規定的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診斷標準[3]。嬰幼兒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9例,女性患兒24例。大齡兒童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31例,女性患兒27例。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4]對這兩組患兒均進行胸部X線檢查、血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心肌酶檢查、血清IgM抗體檢測和CRP檢測,并收集他們的臨床資料,記錄他們臨床癥狀的變化情況。
1.3 觀察指標[5]所有檢查結束后,對比兩組患兒的低熱、高熱、咳嗽、肺部濕啰音和肺部喘鳴音等癥狀的發生率、CRP升高的發生率、并發癥的發生率及其進行胸部X線檢查的影像學表現。
1.4 統計學處理[6]使用SPSS19.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兒的低熱、高熱、咳嗽、肺部濕啰音和肺部喘鳴音等癥狀的發生率 與大齡兒童組患兒相比,嬰幼兒組患兒低熱癥狀的發生率、咳嗽癥狀的發生率、肺部濕啰音癥狀的發生率和肺部喘鳴音癥狀的發生率更高,其高熱癥狀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兒的低熱、高熱、咳嗽、肺部濕啰音和肺部喘鳴音等癥狀的發生率(n,%)
2.2 對比兩組患兒進行胸部X線檢查的影像學表現與大齡兒童組患兒相比,嬰幼兒組患兒中進行胸部X線檢查的影像學表現為肺間質浸潤和肺小葉實質浸潤的人數更多,表現為肺段實質浸潤的人數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兒進行胸部X線檢查的影像學表現(n,%)
2.3 對比兩組患兒CRP升高的發生率 與大齡兒童組患兒相比,嬰幼兒組患兒CRP升高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兒CRP升高的發生率(n,%)
2.4 對比兩組患兒并發癥的發生率 與大齡兒童組患兒相比,嬰幼兒組患兒胃腸道并發癥的發生率和肝臟并發癥的發生率更高,其心血管系統并發癥的發生率和神經系統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對比兩組患兒并發癥的發生率(n,%)
不同年齡段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存在明顯差異。年齡在0~3歲之間的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低熱、咳嗽、肺部濕啰音和肺部喘鳴音等,其進行胸部X線檢查的影像學表現多為肺間質浸潤和肺小葉實質浸潤,其胃腸道并發癥的發生率和肝臟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年齡在4~14歲之間的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高熱和CRP升高等,其進行胸部X線檢查的影像學表現多為肺段實質浸潤,其心血管系統并發癥的發生率和神經系統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臨床醫生應對上述情況予以關注。
[1]管崢.不同年齡組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170-171.
[2]諸福棠,胡亞美,江載芳.實用兒科學.上冊[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3]劉艷晨.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347例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3):237-238.
[4]朱志萍,陳建群,章麗星.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特點回顧性分析[J].中外醫療,2015,34(20):84-85.
[5]鐘喜標.不同年齡組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特征及療效對比[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7):127-128.
[6]王靜,曾昭成.不同年齡組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228例臨床分析[J].臨床薈萃,2014,29(9):1043-1045.
R563
B
2095-7629-(2017)1-0035-02
李莉,女,1981年6月15日出生,學士學位,2006年7月畢業于長治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現為山西省霍州煤電集團總醫院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