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雪芳
(海南省東方市人民醫院內科 海南 東方 572600)
淺析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無創通氣治療的臨床效果
吉雪芳
(海南省東方市人民醫院內科 海南 東方 572600)
目的:分析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無創通氣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情況與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與無創通氣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對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對無創通氣組患者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用無創呼吸機進行通氣治療。治療結束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PaCO2與PaO2等血氣分析指標的改善情況以及治療的總有效率。結果:無創通氣組患者PaCO2與PaO2等血氣分析指標的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常規組患者,其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無創呼吸機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輔助通氣治療可以顯著改善其血氣分析指標,進而改善其呼吸功能,提高其臨床治療效果。
重癥肺炎;呼吸衰竭;無創呼吸機;臨床效果
重癥肺炎具有致死率高、感染性強等特點。該病的病情進展迅速,患者極易因嚴重、持續的低血氧癥、氣體交換障礙、高碳酸血癥等發生急性呼吸衰竭[1]。進行機械通氣是臨床上在搶救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時常用的搶救措施。研究顯示,用無創呼吸機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通氣治療的效果顯著。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一點,我們對近年來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情況與治療結果進行了回顧性分析?,F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他們的病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關于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診斷標準。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與無創通氣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在常規組患者中,有31例男性、19例女性。其年齡范圍為22~65歲,平均年齡為(53.34±5.73)歲。在無創通氣組患者中,有29例男性、21例女性。其年齡范圍為20~68歲,平均年齡為(55.42±5.98)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情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常規組患者進行祛痰、止咳、抗炎、糾正電解質紊亂及抗感染等常規治療[2]。對無創通氣組患者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用無創呼吸機(由美國飛利浦偉康公司生產,型號為Bi-PAP Synchrony)進行輔助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為:為患者選取合適的體位。將呼吸機的模式調節為S/T模式。讓患者戴上口鼻面罩并做好連接。將呼吸機的初始氣壓設定為(9±1)cm H2O。對患者進行密切的觀察,在其不適癥狀得到明顯緩解后,將呼吸機的呼氣壓調節為:(17±5)cm H2O,將吸氣壓調節為:(5±1)cm H2O。每天為患者使用3次呼吸機,每次治療3小時[3]。
1.3 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PaC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與PaO2(血氧分壓)等血氣分析指標的改善情況以及治療的總有效率。
1.4 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結束后,按照顯效、好轉與無效三個等級對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進行判定。其中,顯效:指治療后,患者咳嗽的癥狀消失,其肺部的濕啰音消失,其體溫恢復正常。好轉:指治療后,患者咳嗽的癥狀明顯好轉,其肺部的濕啰音基本消失,其體溫明顯降低。無效:指治療后,患者的病情未發生變化,甚至有所加重。總有效率=(顯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本次試驗所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后,無創通氣組患者PaCO2的值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其PaO2的值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PaCO2與PaO2值的比較( n,±s)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PaCO2與PaO2值的比較( n,±s)
組別 例數 PaCO2 PaO2常規組 50 65.36±5.67 66.48±5.02無創通氣組P 50 55.34±4.94* 78.93±7.58*<0.05
2.2 無創通氣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比較(n/%)
肺炎是指發生在終末氣道、肺泡及肺間質的炎癥。肺部組織水腫、肺泡組織充血以及炎性細胞浸潤等是該病常見的臨床表現。肺炎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其病情可進一步發展為重癥肺炎,甚至發生呼吸衰竭,威脅其生命安全。進行機械通氣是臨床上搶救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以往的研究結果顯示,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有創通氣易損傷其口腔、鼻腔黏膜及聲帶,甚至使其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影響其預后[4]。最新的臨床研究發現,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無創機械通氣可減少對其造成的創傷,有效增加其肺泡的通氣量,而且無需為其進行插管或建立人工氣道等,故可避免其發生肺部損傷與肺部感染等。周志祥、高麗淵等人的研究指出,用無創呼吸機為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機械通氣可以大大地減輕其痛苦,明顯改善其氧合功能與肺功能,為其提供及時、有效、快速的呼吸支持,最終可提升其對治療的滿意程度[5,6]。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用無創呼吸機進行無創通氣的無創通氣組患者PaCO2與PaO2等血氣分析指標的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常規組患者,其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這一研究結果說明,用無創呼吸機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輔助治療操作簡單、安全可靠,而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治療的效果。
[1]高麗淵,曹昕陽,鐘永紅等.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在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搶救中的價值研究[J].中國急救醫學,2014,34(6):566-568.
[2]謝環英,陳海英,張建忠等.重癥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的通氣狀況及其改善效果[J].武警醫學,2015,26(12):1245-1247,1252.
[3]孫師元,萬林,潘龍飛等.無創呼吸機在老年重癥肺炎治療中的應用[J].陜西醫學雜志,2012,41(2):210-211,222.
[4]張學青.無創呼吸機在老年重癥肺炎所致呼吸衰竭治療中的應用價值體會[J].世界臨床醫學,2015,9(9):106,110.
[5]何佩華.有創與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治療重癥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2,24(1):15-17.
[6]高建,姜偉,劉彥斌等.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腎移植術后重癥肺炎的體會并文獻復習[J].器官移植,2013,4(5):299-303.
R563.1
B
2095-7629-(2017)1-0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