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瓊 陳 蓉? 曾藝馨 周馥葉
(1 貴陽護理職業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81;2 貴州省武警總隊醫院 貴州 貴陽 550005)
淺析對慢性乙肝患者進行血清細胞因子水平檢測的臨床意義
陳 瓊1陳 蓉1?曾藝馨1周馥葉2
(1 貴陽護理職業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81;2 貴州省武警總隊醫院 貴州 貴陽 550005)
目的:分析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進行血清細胞因子IL-4、IL-6、IFN-γ及TGF-β1水平檢測的臨床意義,以期為臨床上治療該病提供免疫學指標。方法:選取貴州省武警總隊醫院近期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將其作為乙肝組)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其血液中HBV-DNA的含量將其分為低病毒組、中病毒組與高病毒組,每組各有20例患者。選取同期在該院進行健康體檢的60例受檢者,將其作為參照組。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對這120例人員進行血清細胞因子IL-4、IL-6、IFN-γ及TGF-β1水平檢測,然后對比分析檢測的結果。結果:中病毒組與高病毒組患者血清細胞因子IL-4、IL-6及IFN-γ的水平均明顯低于參照組人員,其血清細胞因子TGF-β1的水平明顯高于參照組人員,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低病毒組患者血清細胞因子IL-4、IL-6、IFN-γ及TGF-β1的水平與參照組人員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中病毒組與高病毒組患者血清細胞因子IL-4、IL-6、IFN-γ及TGF-β1的水平均低于低病毒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進行血清細胞因子水平檢測可以幫助臨床上準確地評估其病情進展的程度。
血清細胞因子;IL-4;IL-6;IFN-γ;TGF-β1;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引起的傳染性疾病[1],也是我國最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之一。最新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對CHB患者進行血清細胞因子IL-4、IL-6、IFN-γ及TGF-β1水平檢測對于評估其病情的進展程度,從而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一點,我們對貴州省武警總隊醫院近期收治的60例CHB患者與同期在該院進行健康體檢的60例受檢者進行了血清細胞因子IL-4、IL-6、IFN-γ及TGF-β1水平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間貴州省武警總隊醫院收治的60例CHB患者。將這60例CHB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乙肝組。其中,有男性41例、女性19例,其年齡在23~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6±3.7)歲。他們的病情均符合2006年我國衛生部制定的乙肝患者的臨床診斷標準[2]。我們根據這60例患者血液中HBV-DNA的含量將其分為低病毒組(HBV-DNA的含量<105copy/mL)、中病毒組(HBV-DNA的含量在105~107 copy/mL之間)及高病毒組(HBV-DNA的含量>107 copy/mL),每組各有20例患者。選取同期在該院進行健康體檢的60例受檢者(與入選的乙肝組患者均無血緣關系),將其作為參照組。其中,有男性32例、女性28例,其年齡在20~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2±2.6)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兩組人員均進行血清細胞因子IL-4、IL-6、IFN-γ及TGF-β1水平檢測。具體的檢測方法為:在兩組人員空腹12h后,在清晨抽取其5 mL的靜脈血,并進行血清分離,然后將得到的血清標本放在-80℃的環境下保存備用。采用酶聯免疫試驗(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對血清標本進行血清細胞因子IL-4、IL-6、IFN-γ及TGF-β1水平檢測。嚴格按照試劑盒(由北京生物晶美公司生產)上的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乙肝組中低病毒組患者血清細胞因子IL-4、IL-6、IFN-γ及TGF-β1的水平與參照組人員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乙肝組中中病毒組與高病毒組患者血清細胞因子IL-4、IL-6及IFN-γ的水平均低于參照組人員,其血清細胞因子TGF-β1的水平則高于參照組人員,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肝組中中病毒組與高病毒組患者血清細胞因子IL-4、IL-6及IFN-γ的水平均低于低病毒組患者,其血清細胞因子TGF-β1的水平則高于低病毒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下表:
表 120名受檢人員血清細胞因子水平的檢測結果對比(±s)

表 120名受檢人員血清細胞因子水平的檢測結果對比(±s)
組別 例數 IL-4(ng/ml) IL-6(ng/ml) IFN-γ(pg/ml) TGF-β1(ng/ml)乙肝組低病毒組 20 11.2±1.3 10.6±3.3 25.2±3.1 7.3±2.7中病毒組 20 8.9±1.5 7.7±4.2 18.3±3.6 10.6±3.2高病毒組 20 4.6±0.9 2.8±1.2 13.7±2.4 13.4±3.6參照組 60 12.3±1.2 11.5±6.2 26.4±4.7 6.9±2.5
Th細胞是人體分泌細胞因子的主要細胞之一。Th細胞分為Th1細胞與Th2細胞兩大類。Th1細胞分泌的IFN-γ細胞因子介導細胞免疫。Th2細胞分泌的IL-4與IL-6細胞因子既介導體液免疫,也是一種與慢性肝病患者的免疫調節功能相關的重要的致炎因子。當人體的生理機制處于正常狀態時,人體內的Th1細胞與Th2細胞處于平衡狀態。當人體發生HBV慢性感染后,人體內Th1細胞與Th2細胞的平衡狀態就會被打破。這時,人體的免疫系統就不能產生足夠的Th1細胞因子,該細胞因子破壞病毒、抑制病毒基因復制和清除病毒的能力也會下降。同時,Th2細胞因子會進一步抑制Th1細胞因子的免疫應答[3],使人體患上CHB。TGF-β1是一種由肝細胞等分泌的促進膠原合成的細胞因子。在人體的生理機制處于正常狀態時,TGF-β1呈低表達狀態。當人體的肝臟受到損傷后,TGF-β1的表達量可顯著增加。TGF-β1可通過抑制Bcl-xL表達來抑制人體內肝細胞的增長,并加速肝細胞的凋亡[4]。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乙肝組中低病毒組患者血清細胞因子IL-4、IL-6、IFN-γ及TGF-β1的水平與參照組人員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乙肝組中中病毒組與高病毒組患者血清細胞因子IL-4、IL-6及IFN-γ的水平均低于參照組人員,其血清細胞因子TGF-β1的水平則高于參照組人員,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肝組中中病毒組與高病毒組患者血清細胞因子IL-4、IL-6及IFN-γ的水平均低于低病毒組患者,其血清細胞因子TGF-β1的水平則高于低病毒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研究結果提示,血清細胞因子IL-4、IL-6、IFN-γ及TGF-β1均參與CHB患者機體的免疫調節反應過程,其作用機制為:人體在被HBV感染后,其血清中Th1細胞與Th2細胞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導致這兩種細胞破壞病毒、抑制病毒基因復制和清除病毒的能力下降。而血清細胞因子TGF-β1的表達量顯著增加可抑制肝細胞的增長,并促進肝細胞的凋亡。劉寧[5]等的研究結果也顯示,CHB患者體內血清細胞因子IL-12、IFN-γ、IL-4及IL-6的水平顯著低于健康人員,這可導致其機體對HBV病毒的清除能力明顯下降。這一研究結果與本次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進行血清細胞因子IL-4、IL-6、IFN-γ及TGF-β1水平檢測可以幫助臨床上準確地評估其病情進展的程度,從而有利于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1]錢留喜,張宏宇.王永忠.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Th1/Th2細胞因子檢測及臨床應用[J].放射免疫學雜志,2103,26(1):59-60.
[2]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實用肝臟病雜志,2006,9(1):8-18.
[3]鄧玉奎,王勇強,武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細胞因子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5,33(3):285-287.
[4]李曉虹,楊蒲芳,戚紅霞,等.血清TGF-β1及VEGF在慢性乙肝、肝纖維化、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變化及其意義[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1,23(3):144-145.
[5]劉寧,徐杰,劉金花,等.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乙肝肝癌患者Th1/Th2型細胞因子水平變化研究[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4,23(2):158-161.
R512.62
B
2095-7629-(2017)1-0093-03
陳瓊,女,研究方向為臨床醫學、傳染病學,就職于貴陽護理職業學院內科教研室;陳蓉(通訊作者),女,學歷為臨床醫學碩士,職稱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疾病,就職于貴陽護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