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志學
(海南省東方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海南 東方 572600)
急性腎損傷患兒進行胱抑素C檢測的臨床意義
符志學
(海南省東方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海南 東方 572600)
目的:分析進行胱抑素C(Cys C)檢測在評估急性腎損傷患兒病情方面的臨床意義。方法:選取在我院確診的60例急性腎損傷患兒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根據這些患兒急性腎損傷的分期將其分為1期組、2期組、3期組,每組各有20例患兒。同時選取來我院進行體檢的20例健康兒童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對這四組受檢兒童均進行Cys C、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檢測,比較其檢測的結果。比較三組患兒在住院接受治療期間的死亡率。結果:檢測結束后,1期組、2期組、3期組患兒SCr、BUN及Cys C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受檢兒童,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急性腎損傷患兒病情的加重其上述指標的水平均有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調查的結果顯示,1期組患兒的死亡率均低于2期組、3期組的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腎損傷患兒進行胱抑素C檢測的效果較為理想,可有效地評估其病情,進而降低其死亡率
胱抑素C;急性腎損傷患兒;病情評估;應用效果
急性腎損傷是臨床上一組常見的腎病綜合征。在此病發生的48小時之內,患者的腎功能會急劇下降,病情嚴重的患者其生命安全會受到威脅。因此,對急性腎損傷患者的病情進行及時、準確的診斷十分必要,有利于其治療方案的制定和降低其死亡率[1]。胱抑素C在人體內的含量較穩定,通過腎臟進行排泄,且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研究發現,胱抑素C的水平會隨著急性腎損傷患者病情的加重而升高。臨床上對腎損傷患者通常要進行胱抑素C水平的檢測,以評估其病情。為了進一步驗證此檢測方法的有效性,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近年來在我院確診的60例急性腎損傷患兒。根據這些患兒急性腎損傷的分期將其分為1期組、2期組、3期組,每組各有20例患兒。在1期組中,男女患兒比例為11∶9。他們的年齡在3~11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5.20±1.42)歲。在2期組中,男女患兒比例為12∶8。他們的年齡在4~11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5.40±1.62)歲。在3期組中,男女患兒比例為13∶7。他們的年齡在4~10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5.67±1.72)歲。同時選取來我院進行體檢的20例健康兒童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在對照組中,男女受檢兒童的比例為9∶11。他們的年齡為3~10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5.37±1.52)歲。本次研究獲得了這四組兒童家長的知情同意。經血尿常規檢查、腎功能檢查、腎臟B超檢查等綜合檢查,確診1期組、2期組、3期組患兒均患有急性腎損傷。四組受檢兒童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驗方法 分別抽取這些受檢兒童8ml的空腹靜脈血,將其靜脈血送到檢驗科進行生化檢驗,進行生化檢驗的項目包括SCr、Cys C 、BUN。使用顆粒增強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這些受檢兒童血清中胱抑素C的水平,其參考的范圍為 0.6 ~ 1.2 mg/l[2]。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四組受檢兒童SCr、BUN及Cys C的水平。②在這60例患兒住院接受治療期間,調查其死亡率[3]。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進行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用t進行檢驗,用X2檢驗計數資料,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四組受檢兒童SCr、BUN及Cys C水平的比較
檢測結束后,1期組、2期組、3期組患兒SCr、BUN及Cys C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受檢兒童,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急性腎損傷患兒病情的加重其上述指標的水平均有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四組受檢兒童SCr、BUN及Cys C水平的比較(±s)

表1 四組受檢兒童SCr、BUN及Cys C水平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SCr(μmol/L)Cys C(mg/L)BUN(mmol/L)1期組 20 116.12±23.21 1.32±0.21 7.12±2.21 2期組 20 214.46±34.10 1.87±0.32 10.46±2.10 3期組 20 349.50±41.20 2.43±0.35 16.50±1.20對照組 20 44.12±6.75 0.84±0.16 4.82±1.75
2.2 三組急性腎損傷患兒死亡率的比較 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1期組患兒的死亡率均低于2期組、3期組的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1 三組急性腎損傷患兒死亡率的比較(n/%)
急性腎損傷是臨床上一組常見的綜合征。此病患者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均會出現損傷,該病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4]。對此病患者的病情進行早期的診斷和治療對確保其治療效果及降低其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義。臨床上對此病患者通常進行腎小球濾過率檢測和血肌酐水平的檢測。但是這兩種檢測方法均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診斷的準確性和特異性均不高。
近年來,臨床上對急性腎損傷患者通常進行胱抑素C水平的檢測,效果不錯。胱抑素C能在所有的有核細胞內以恒定的速度持續性地進行轉錄與表達,無組織特異性,且不會受到患者年齡、性別等因素的影響[5],可以直接反映出人體腎臟的功能。研究發現,胱抑素C的水平會隨著急性腎損傷患者病情的加重而升高,這有利于臨床上對此病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的診斷和評估[6]。
綜上所述,對急性腎損傷患兒進行胱抑素C檢測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可準確地診斷和評估其病情,有利于對其進行有效的治療,可降低其死亡率。
[1]鐘方財.血清β2-微球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和胱抑素-C檢測對急性腎損傷早期診斷的價值[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20):3072-3073.
[2]李俊華,張婧,劉堅,等.胱抑素C在兒童急性腎損傷病情評估中的作用[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27):3175-3177.
[3]陳姚,陳世明,李新宇,等.血清胱抑素-C聯合尿白細胞介素-18對急性腎損傷早期診斷作用[J].中國急救醫學,2012,32(9):800-803.
[4]鄒德勇,耿紅艷,王秀梅,等.血清胱抑素C檢測在ICU急性腎損傷中的意義[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12(7):1300-1302.
[5]李強,王維平,房潔渝,等.胱抑素C及肌酐監測休克患者急性腎損傷的研究[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0,19(10):1074-1077.
[6]吳家玉,熊冠澤,丁福全,等.血清胱抑素C和尿NGAL聯合檢測在急性腎損傷病情評估及預后中的價值[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4,35(1):152-155.
R692
B
2095-7629-(2017)1-0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