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潔
(上海市東方醫院南院兒科 上海 浦東新區 200123)
對小兒高熱驚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探析
胡 潔
(上海市東方醫院南院兒科 上海 浦東新區 200123)
目的:探討對小兒高熱驚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在我院兒科住院治療的88例小兒高熱驚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方案將這88例患兒分成研究組(n=44)和參照組(n=44)。在這兩組患兒接受治療期間,對參照組患兒進行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兒進行綜合護理。護理結束后,對比兩組患兒退熱的時間、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及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結果:研究組患兒退熱的時間平均為(11.5±1.3)h,其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平均為(10.5±1.0)h,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81.82%(36/44)。參照組患兒退熱的時間平均為(13.6±1.4)h,其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平均為(13.1±1.2)h,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56.82%(25/44)。與參照組患兒相比,研究組患兒退熱的時間和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參照組患兒的家長相比,研究組患兒的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小兒高熱驚 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能夠有效地縮短其退熱的時間和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提高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合護理;常規護理;小兒高熱驚厥;臨床效果;退熱的時間
小兒高熱驚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兒科疾病。此病患兒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高熱(體溫可高達39攝氏度)、四肢或全身肌肉抽搐、雙眼上翻、斜視和意識障礙等,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1]。相關的臨床研究發現,對小兒高熱驚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能夠有效地縮短其退熱的時間和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提高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2]。為了進一步探討對小兒高熱驚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選取在我院兒科住院治療的88例小兒高熱驚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在我院兒科住院治療的88例小兒高熱驚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88例患兒的病情均符合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診斷標準[3]。在入院時,這些患兒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抽搐、呼吸節律紊亂等癥狀。按照隨機方案將這88例患兒分成研究組(n=44)和參照組(n=44)。參照組患兒中有男患兒26例,女患兒18例,其年齡在2個月至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6.82±5.33)個月。研究組患兒中有男患兒25例,女19例,其年齡在1.5個月至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7.22±4.57)個月。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在這兩組患兒接受治療期間,我院對參照組患兒進行常規護理,其中包括病情監測、輸液護理和飲食護理等。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研究組患兒進行綜合護理。進行綜合護理的方法是:1)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兒的精神狀態、呼吸頻率、脈搏和尿量的變化情況。同時,護理人員定時對患兒的血壓和體溫進行測量和記錄。2)護理人員定時對患兒病房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調節,并告知患兒家長不要大聲喧嘩,以便使患兒能夠在安靜、舒適的狀態下接受治療和護理。3)護理人員為患兒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指導患兒家長讓患兒多進食米湯、粥、奶制品等易消化的食物。對于出現脫水癥狀的患兒,護理人員應遵醫囑及時對其進行補液治療。4)護理人員指導患兒家長要多撫摸患兒的頭部,以緩解患兒緊張、恐懼的情緒。5)在患兒出現驚厥癥狀時,其家長會出現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針對這一情況,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兒家長進行溝通,詳細地向其講解驚厥癥狀發生的原因、臨床上治療驚厥的常用方法和治療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以緩解其負面情緒,使其能夠主動地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6)在患兒出現高熱癥狀時,護理人員使用冷毛巾對其前額、手心等部位進行濕敷。同時,使用32℃~36℃的溫水或濃度為30%~40%的乙醇溶液對患兒的頸部、兩側腋窩和大腿根部進行擦拭[4]。
1.3 觀察指標[5]1)觀察兩組患兒退熱的時間和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2)觀察兩組患兒的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使用我院自制的對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患兒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該調查問卷的總分為100分。評分在80分以上,說明該患兒家長對護理工作感到非常滿意。評分在65分至79分之間,說明該患兒家長對護理工作感到滿意。評分低于65分,說明該患兒家長對護理工作感到不滿意??倽M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9.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患兒退熱的時間、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用(±s)表示,采用t檢驗,患兒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兒退熱的時間和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經護理,研究組患兒退熱的時間平均為(11.5±1.3)h,其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平均為(10.5±1.0)h。參照組患兒退熱的時間平均為(13.6±1.4)h,其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平均為(13.1±1.2)h。與參照組患兒相比,研究組患兒退熱的時間和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兒退熱的時間和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s)

表1 對比兩組患兒退熱的時間和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s)
組別 例數 退熱的時間(h)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h)研究組參照組44 44 11.5±1.3 13.6±1.4 10.5±1.0 13.1±1.2
2.2 對比兩組患兒的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護理結束后,研究組患兒的家長中對護理工作的評價為非常滿意者有16例(占36.36%),為滿意者有20例(占45.45%),為不滿意者有8例(占18.18%)。研究組患兒的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81.82%(36/44)。參照組患兒的家長中對護理工作的評價為非常滿意者有11例(占25.00%),為滿意者有14例(占31.82%),為不滿意者有19例(占43.18%)。參照組患兒的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56.82%(25/44)。與參照組患兒的家長相比,研究組患兒的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兒的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 [n(%)]
小兒高熱驚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兒科疾病。此病患兒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高熱(體溫可高達39攝氏度),四肢或全身肌肉抽搐、雙眼上翻、斜視和意識障礙等,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參照組患兒相比,研究組患兒退熱的時間和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更短。與參照組患兒的家長相比,研究組患兒的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更高。這一結果與戴麗霞[6]、冼鴻歡[7]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對小兒高熱驚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能夠有效地縮短其退熱的時間和驚厥癥狀消失的時間,提高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馬志紅,梁進娟,屈丹,等.46 例小兒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分析及有效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22):92-93.
[2]劉愛紅.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153 例分析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74-75.
[3]沈衛芬.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與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3):466-467.
[4]黃愛肖.對高熱驚厥患兒家長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的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30):92-93.
[5]王雪,何貴蓉.小兒高熱驚厥的護理進展[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0):163-164.
[6]戴麗霞.綜合護理干預對小兒高熱驚厥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2,21(10):17-18.
[7]冼鴻歡.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驚厥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1):48-49.
R473
B
2095-7629-(2017)1-01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