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摘要:指出了可食用景觀作為一種新型的景觀類型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將其引入農業類院校也非常有必要。結合西農南校區實際情況,通過對可食用景觀概念、物種調查與分類、配置方式的調研,分析了其優勢與不足,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試圖為農業類院校可食用景觀的開發和應用提供借鑒。
關鍵詞:可食用景觀;農業類院校;分類;配置方式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21002904
1研究背景
可食用景觀(edible landscape)是指用景觀設計的手法栽植可供人類食用的植物物種,使其變為富有美感和生態價值的園林景觀。在我國,可食用景觀在校園的應用尚未推廣,缺乏相應的理論支撐??墒秤镁坝^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西農)校園內有較大面積的應用,在相應的季節豐富了師生的娛樂生活,但是整體景觀效果有待商榷。
2研究方法
文獻查閱法:查閱有關資料和相關文獻,了解國內外研究現狀,對可食用景觀豐富的大學校園進行研究分析。
歸納總結法:通過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歸納國內外關于大學校園可食用景觀的研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總結出研究西農南校區可食用景觀的思路和方法。
實地調研法:實地考察西農南校區,分析其可食用景觀物種構成、配置方式及景觀效果,以圖表、照片等形式使我們對該校區可食用景觀的現狀有客觀明確的認識。
理論結合實踐:結合文獻和實地考察資料,將西農南校區可食用景觀總結分析、分類比較,得出最適合農業類院校的可食用景觀應用形式。
3可食用景觀在西農校園中的應用分析
3.1可食用景觀分類
3.1.1按生物習性分類
喬木類可食用景觀:銀杏、山楂、柿樹、木瓜、枇杷、西府海棠、垂絲海棠、蘋果、豆梨、杏樹、梅花、桃樹、紫葉李、日本早櫻、櫻桃、桂花、玉蘭、胡桃、無花果、枸樹、文冠果、棗樹、紅葉碧桃、桑樹、拐棗、山茱萸、棕櫚。
灌木類可食用景觀:貼梗海棠、玫瑰 、茉莉、菊花、連翹。
藤本類可食用景觀:葡萄、藤本月季。
地被類可食用景觀:小麥、油菜花、蛇莓、熟地黃、蒲公英。
3.1.2按食用方式分類
糧油作物類:西農校園內通過大片的場地來種植小麥,每到相應的季節,黃澄澄的麥田都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與農耕文化風情,能讓人感受到一種豐產的美。
水果類:西農南校區內將喬木類的果樹如枇杷、垂絲海棠、西府海棠、銀杏、日本早櫻等用作了行道樹。在玉蘭路的經濟林區域中,多個品種的梅花、連翹、金鐘、桃、紫葉李、杏、櫻桃、枇杷、梨樹從3月初開始陸續開放,花期重疊,花色艷麗,花香或清香或濃郁,吸引大批游人前來賞景。
花茶類:主門入口區“希望的田野”雕塑周圍由花壇式種植的月季包圍,其它灌木及草本類的花卉如玫瑰、牡丹、茉莉和菊花等,有在場地種植的也有用于盆栽的,開花時節色彩繽紛。
中草藥類:忍冬花初開為白色,后轉為黃色,所以又名金銀花,也是一種同時具有藥用價值與觀賞價值的藥材。
3.2可食用景觀配置方式
3.2.1行列式
可食用景觀做行道樹,選用冠大蔭濃、適應性強的樹種,如銀杏、垂絲海棠、西府海棠、枇杷等。比如校內人氣最旺的銀杏路,每到初秋,銀杏開始慢慢有綠變黃,銀杏路上一片金秋的夢幻景色,吸引了大量游人前來觀賞(圖1、圖2)。
3.2.2對植式
南校區主要建筑出入口附近均采用對植的種植形式研樓),如主行政樓東側出入口門前對植日本早櫻,每到開花季節,粉紅色的櫻花與磚紅色的行政樓相得益彰。
3.2.3覆蓋式
成片種植,力求自然,選用銀杏、玉蘭、柿樹等分支點較高、樹冠濃密的大喬木形成覆蓋空間(圖3),三季有花,四季常綠,不僅具有較好的遮陰效果,而且能讓師生體會到美不勝收的愉悅。
3.2.4片植式
成片種植會給人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圖4)。西農校園里成片種植的可食用景觀多種多樣,小到成片的小麥和蛇莓,大到成群的紅葉碧桃、銀杏,大面積的種植容易給人或遼闊或壯觀的心理感受。
3.2.5花壇式
將一些具有食用價值的花卉用于校園內的可食用景觀也是很好的選擇,例如灌木及草本類的花卉,如月季、玫瑰、茉莉和菊花等,便于種植,可在場地種植牡丹(圖5),也可用于盆栽,開花時節色彩繽紛,很是好看。
3.2.6中景式
將一些具有特殊觀賞價值如觀葉、觀果的可食用植物用于做中景,能夠極大的豐富景觀層次。在南校區主門處的耕耘廣場兩側栽植有小葉女貞、南天竹、紅葉碧桃、雪松等植物,紅葉碧桃作為中景(圖6),以其獨特的葉色豐富了景觀立面色彩,遠遠望去猶如“萬花叢中一點紅”,顯得活潑可愛。
3.2.7前景式
前景式以孤植、散植為主,選擇樹姿優美、枝干挺拔、葉形奇特、色彩鮮明、花色艷麗的可食用樹種,栽植在道路轉折點(圖7)及盡頭、池畔、橋頭等吸引人的地方,可以引導游人視線,指示游人方向,位于構圖中心便于突出主景。
3.2.8專類園式
經濟樹木園(圖8)位于南校區3號教學樓西側,栽植有果杏、果桃、果梨、山楂、櫻桃、蘋果、李子、柿子、石榴、核桃、果桑、無花果、拐棗、山茱萸、文冠果等多種可食用樹木,園內花香、果奇、葉美,具有花、葉、果多重觀賞價值,是集觀賞、休閑、教學和科研于一體的專類園。
3.2.9攀援式
攀援式是指用藤本類可食用植物做垂直綠化,包括墻面綠化和花架綠化。南校區界定校內與校外空間的柵欄幾乎全部采用藤本月季(圖9)做綠化,既增加了綠化的面積,豐富了綠化的層次和形式,又很好的隔絕了校內外環境,避免了柵欄對景觀的破壞。endprint
3.2.10角隅式
建筑物墻腳及角隅的植物配置應選用較耐蔭且不同規格的喬木或灌木(圖10),按內高外低進行搭配種植(主要品種有:枇杷、四季桂、八角盤、鳳尾竹、灑金珊瑚、南天竹等)。選用一定的可食用植物做角隅種植在軟化建筑物且具有層次感的同時,既達到景觀美感之效果,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4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4.1問題
對西農南校區內可食用景觀進行調查,發現可食用景觀大部分都是果樹類,并且喬木類居多,灌木類、地被類、攀援類的品種、數量及應用范圍相對較少(圖11)。
可食用景觀植物的應用形式相對比較單一,行列式為主要種植形式;可食用景觀作為人為的生態系統,在某種程度上給本來存在的自然生態系統帶來干擾,尤其是給野生昆蟲、鳥類等的自然生境造成極大的破壞;樹種搭配不注重整體效果,存在大量群植的情況,導致美觀性不足;可食用景觀果實、花、葉等成熟后落在地面,因后勤管理不足導致其腐爛發臭,嚴重影響觀賞價值。
4.2建議
(1)物種多樣化。改善可食用景觀植物的應用類型,增加灌木類和攀援類植物的應用范圍。比如在調查中發現小西湖區域諸多廊架沒有加入綠化,可以用葡萄進行垂直綠化,既增加綠化面積,又豐富了廊架景觀效果。
(2)配置生態化。較好的景觀配置方式應是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遵循植物自身生長規律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的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組合種植形式(見圖12)??稍黾颖拘^內的可食用景觀層次,打破單純行列種植的現狀,在果樹行間或全園種植1、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作為覆蓋植物,不但可以抑制其他雜草生長,還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防止水土流失。更多的使用植物組合種植,除了欣賞食用花果外,還應根據其抗性進行多種利用,如做防護林、行道樹等。
(3)管理適合化。加強可食用景觀的后期管理,并且針對不同植物采取最適合的管理方式。比如銀杏路為減少對景觀的影響,可在銀杏觀賞期的某些路段設置關卡禁止車輛通行;經濟林區域可設置對外開放日和內部管理日,集中人流以方便清理落果。
(4)內容趣味化。采用更多貼近生活的可食用景觀植物利用方式,如引進蔬菜花園。
5結語
可食用景觀具有可食性、趣味性、多樣性,同時也是農耕文化的延續與發展,是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打造真正“桃花源”的重要方式。將可食用景觀引入農業類院校,不僅能從形式上起到美化空間的作用,滿足師生的精神需要,也可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并且為學生的閑暇生活提供了一種新的娛樂休閑形式。
參考文獻:
[1]蘇偉.發展觀賞果樹產業正當其時[J].科技信息,2003(10)23~26.
[2]宋明.觀賞蔬菜生產技術[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3]姚連芳.果樹在農業觀光園中的應用[J].河南農業科學,2007(7):73.
[4]顧小玲.試論城市景觀植物設計的科學與設計[J].東南大學學報,2005(5)23.
[5]王艷.可食用景觀在校園設計中的應用[J].山東林業科技,2016(6)79~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