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智+彭程+李帥+林漢

摘要:由蛙跳戰術引出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方式,探討了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概念內涵,分析了主要特點,介紹了接力蛙跳的典型行動樣式,可為戰時裝備伴隨保障指揮控制與行動優化提供借鑒。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frog-leaping companion equipment support by frog-leaping tactics,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frog-leaping companion equipment support, analyzes the main features, introduces the typical action style of relay leapfrog,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wartime equipment companion support command control and action optimization.
關鍵詞: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陸軍部隊
Key words: frog-leaping companion;equipment support;army force
中圖分類號:E2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3-0180-03
0 引言
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是與陸軍部隊蛙跳戰術相配套的一種保障方式。
當前陸軍部隊正按照信息化局部戰爭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要求,由區域防衛型向全域作戰型轉變,肩負著維護國家安全、維護和拓展國家利益的神圣使命,作戰地域廣闊,作戰樣式多樣,蛙跳戰術將會成為未來陸軍部隊作戰的重要戰法之一。
蛙跳戰術是直升機運載地面部隊采取分段起降、逐點突擊的方式,實施連續作戰的方法[1],思想精髓在于避開不重要的硬釘子,以特殊運載方式跳躍行動,直抵敵方核心或重要目標。蛙跳戰術最早誕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太平洋戰場[2],以行動方式類似“青蛙跳躍”而得名。1943年6月,美軍依托大兵團向菲律賓推進,首次使用蛙跳戰法避實擊虛,越島攻擊,深入日軍防線攻其要害,打破其防御體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戰效果。在太平洋戰區登陸作戰中,盟軍廣泛使用“蛙跳”戰術,直取其戰略縱深守備薄弱島嶼并建立保障基地,為后續進攻提供兵力中轉及物資彈藥供應,加快了戰役進程。二戰后,蛀跳戰術應用進一步發展。1983年,以美軍為首聯軍入侵格林納達,采用“蛀跳”戰術將空降兵越過格軍防御前沿,直接送到戰略后方搶占機場,達到了速戰速決目的。海灣戰爭中,美軍根據戰場己強敵弱總體態勢,大膽將作戰部隊及裝備彈藥等直接運送到戰場縱深區,不間斷蛙跳躍進,建立了不同類型的前進補給基地,有效策應了地面作戰部隊正面進攻和側面迂回。
現代作戰是信息化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聯合作戰,作戰節奏快,對抗強度高,裝備戰損傷增多,分布點多面廣,保障任務更艱巨。借鑒蛙跳戰術思想精髓和實戰經驗,在陸軍部隊地面作戰中開展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避開不重要危險區域,跳過無關緊要或與己保障任務無關的保障需求點,以保障分隊靈活有力地跳躍前進,直抵最終保障任務目標點,提高保障響應速度和精準保障能力,對提升陸軍部隊戰斗力具有重要意義。
1 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概念分析
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是伴隨保障力量圍繞保障對象,越過中間地域或環節,以蛙跳躍進方式快速到達保障需求地點,提供有效保障的一種裝備保障方式。當前國內對“蛙跳式”保障研究較多,較少提到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通俗講,“蛙跳式”保障通過多種運輸方式由后方保障基地直接向作戰區域部隊提供裝備補給供應和支援保障[3],更像是青蛙“大跳”;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是具體戰斗中以伴隨保障隊(組)等為主的保障力量進行形式多樣的躍進跟隨保障,像是青蛙“小跳”。兩者在行動上都有蛙跳特征,但有一些區別。
首先是躍進力量規模不同。“蛙跳式”保障側重在戰役及以上作戰中使用,動用運載裝備較多,保障力量躍進規模較大,如海灣戰爭“沙漠盾牌”行動中,美軍以“蛙跳式”保障方式前送了大量的戰略性保障物資,共向作戰的大洋彼岸投送了一萬多輛履帶式戰車、十多萬輛輪式車輛和三萬多個集裝箱。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多在戰術級作戰中應用,躍進力量多是伴隨保障隊(組),規模較小。
其次是躍進距離遠近不同。“蛙跳式”保障躍進距離一般較遠,中途休整時間短或不休整,如美軍在“沙漠軍刀”作戰行動前,動用上千輛運輸車和幾百架直升機,將處在沙特東部擔任主攻任務的重裝部隊及作戰物資器材快速調運至沙特西部,跳躍運轉距離達二三百公里。開展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保障分隊與保障對象之間距離較近,如果相距較遠,保障力量響應保障需求時間會延遲,降低了戰術作戰保障時效,但可以適當拉開一定距離,減少因距離近遭受打擊損失的風險,但拉遠距離要適度。
躍進時限要求不同。“蛙跳式”保障注重從整體上把握保障力量機動運送節奏,計劃性比較強,一般留有充足時間進行準備。進行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需要根據作戰態勢和戰場裝備戰損情況臨機指揮保障分隊躍進,對躍進速度和具體時間限制要求高,需要以蛙跳躍進克服“時間差”“空間差”,提高保障的及時性。
2 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主要特點
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在性質上屬于伴隨保障范疇,在行動上具有“蛙跳”特征,具體特點如下:
一是保障對象比較固定。對保障分隊會明確固定保障對象,合理區分并安排其保障任務,以便提前做好保障準備,與保障對象協調有關事項,提高保障針對性。
二是保障力量具備一定獨立綜合保障能力。蛙跳躍進方式要求保障力量具備快速機動跟進能力,部隊行軍到哪里,作戰到哪里,保障力量就要相機跟進到哪里,保障到哪里。蛙跳躍進方式能夠提高保障力量機動響應速度,但如果僅是反應時間快而無能力完成現地搶救搶修任務,保障無力度,蛙跳躍進也就沒有實際意義。所以,保障分隊一般會根據可能的保障需求進行模塊化編組,使其具備與所承擔保障任務相匹配的綜合保障能力,既能夠快速躍進到達保障需求點,又能有較強能力完成搶救搶修任務。endprint
三是行動方式靈活高效。針對具體作戰及保障需求情況,保障分隊可以選擇多種蛙跳機動方式,以機動實力決定配置位置。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通過大型運輸機或直升機輸送實施遠距離快速躍進,同樣能達到傳統緊跟伴隨保障效果。
四是保障任務以小修中修為主。如果把保障過程看成一個系統,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系統優勢在于通過蛙跳機動方式具備快速響應保障需求并承擔一定保障任務的能力。現代作戰裝備戰損出現輕損、中損、重損、報廢并存情況十分常見,如果保障分隊承擔較多中損及以上裝備搶修任務,會因為耗時較長降低持續保障能力,不利于再次機動蛙跳。所以,應對保障分隊任務進行區分,以搶救搶修輕陷輕損裝備為主,適當兼顧復雜戰損裝備。
五是存在消耗快、補充急的問題。為保持快速躍進能力,保障力量一般編配比較精干,攜帶物資器材有限,在為保障對象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快速消耗著保障資源,需要及時補充才能恢復一定的保障能力。因此,裝備保障指揮員要統籌做好保障和補充的工作,在保障分隊進行快速躍進和有力保障同時,及時為其補充人員器材,避免出現使用后伴隨保障能力大幅下降的情況。
總之,進行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無論保障力量怎么跳躍前進,響應保障需求的時間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確保保障對象始終處于被伴隨狀態,以便及時提供有力的裝備保障,確保作戰任務圓滿完成。
3 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基本行動樣式
根據裝備保障力量蛙跳躍進節奏、編組形式、與保障對象的位置關系等,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可以分為多種行動樣式,基本行動樣式有超前蛙跳、同步蛙跳、接力蛙跳等,其中,接力蛙跳具有代表性。
接力蛙跳是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的一種具體行動樣式,先將保障力量以隊組模式進行編組,編成若干個具有綜合保障能力的獨立保障組,配置在作戰部隊后方或周邊。當保障對象前進時,不是所有伴隨保障組都躍進跟隨,僅個別保障組同步跟近,就近負責保障對象當前作戰行動中產生的保障任務。當保障任務完成后,這些伴隨保障組不必跟隨保障對象繼續前進,而是做好后續工作(如協助進行報廢裝備后送等),同時進行人員器材補充,隨時準備接受新的命令再次躍進。
在前一批伴隨保障組跟隨作戰分隊向戰場縱深躍進同時,裝備保障指揮所會密切關注部隊作戰及裝備戰損動態情況,根據搜集獲取的情報信息和預定保障方案,及時進行判斷決策,指揮其它伴隨保障組適時蛙跳躍進,越過前一批蛙跳保障點而直接跳至下一保障目標點,為保障對象后續戰斗行動提供及時的裝備保障,接力躍進運行機制如圖1所示。
超前蛙跳比較注重保障行動的計劃性,在有利時機下指揮保障力量提前躍進至戰場縱深區,進行有計劃的臨時預置保障,保障主動性強。同步蛙跳強調保障力量與保障對象伴隨程度要緊密,雖然不要求保障力量與保障對象形影不離,行動節奏同頻共振,但要時刻盯住保障目標,根據保障對象運動情況相機躍進,不脫離度的范圍。
與超前蛙跳、同步蛙跳樣式相比,接力蛙跳樣式在指揮控制上更加靈活,通過各伴隨保障組有效協同配合,避免伴隨保障力量遭受集中打擊的可能,便于各保障組進行力量休整和資源補充,及時恢復保障能力。
4 小結
現代作戰面對地面戰場復雜的裝備保障情況,選對保障方式十分重要。蛙跳伴隨式裝備保障有許多優點,但也有保障力量容易分散、受地形地貌影響大等不足,在使用時需要揚長避短,合理區分任務,選擇好躍進時機,發揮其保障優勢,并與其它保障力量、保障方式銜接配合,提高戰場裝備保障整體效能,為打贏戰爭提供有力的裝備保障支撐。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1.
[2]朱政,沈田雙,賈伯軍.聯合奪控遠洋島嶼空降兵“蛙跳”戰術的運用[J].空軍空降兵學院學報,2015(8).
[3]庫桂生,黃成林.軍事后勤新變革[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