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和
正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為各國政黨交流治黨治國經驗搭建了一個平臺。大會主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美好世界:政黨的責任”,各國主要政黨代表聚會在中國,共商共議人類命運共同體和美好世界。僅此來說,它的意義在世界政黨史上也屬少見。
對話會為人們思考政黨政治文明的發展方向提供了新的視角。近代意義上的政黨是在西方對抗性政治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它同議會一起成為西方特色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英文政黨“party”一詞把“y”去掉就是“部分”(part)的意思,代表不同群體、階層乃至利益集團的政黨,為了獲得議會席位或執政地位,經常陷入“部分反對部分”的競爭怪圈。
這種政黨對部分利益的關注多于對全體利益的關注,對內政問題的關注多于對外政問題的關注,對短期議題的關注多于對長期議題的關注,票決政治則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現象。這使西方政治學說基礎上的政黨政治出現庸俗化、娛樂化甚至劣質化傾向。有意思的是,后來西方政治學說又把競爭性政黨政治和民主聯系在一起,將其視為民主的一個重要標準。實際上,這是對民主的誤讀,因為人們很難將民主同“部分反對部分”的政治聯系在一起。
相較而言,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學說乃至治國理政邏輯,同那些只代表“部分”的政黨的行為邏輯不一樣??梢哉f,中國共產黨重新定義了什么是先進政黨以及先進政黨的使命和責任,為政黨政治煥發生機提供了新的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次對話會不僅為各國主要政黨提供交流治黨理政經驗和做法的平臺,也起到促進許多政黨反思自身在當今世界中的角色、作用、責任的效果。
另外,對話會還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發展有關。中國政治的確定性和不少競爭性多黨制國家政治的不確定性形成愈發鮮明對照。而中國外交又回避不了同多黨制國家打交道,這使中國外交經常碰到“一對多”難題,結果就是對方國家的政黨輪替可能影響其與中國的雙邊關系。有時,中國甚至會莫名其妙地因為別國黨爭政治受損。
就此而言,對話會可在尊重別國內政的前提下,通過深入的對話和交流促進主要國家不同政黨對中國了解,甚至促成它們在對華政策上形成某種一致和共識,這將有助于避免別國因為政黨輪替而影響與中國的雙邊關系,為中國未來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
當今世界存在不少治理赤字和難題,政黨在治理赤字問題解決上能發揮更大作用。各國主要政黨借助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這個平臺交流互鑒,這是以前國際政治不可想象的事,可謂世界政治領域一個了不起的創舉。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正通過一個個實際舉措,切實推動人類政治文明往積極向善方向發展?!?/p>
(作者是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