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沙莎
以自己的名字為森林命名
周沙莎
印度瑪吉利島坐落在布拉馬普特拉河中部附近。因為氣候變化,島上優質土壤大量流失,成為一片死氣沉沉的沙洲。而現在,這里卻發展出了一座占地有550公頃的森林。森林郁郁蔥蔥,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無數動物藏身其中。
從沙洲到森林,瑪吉利島的巨大變化來自于吉達·費利蒙的堅守和努力。這片森林就是他用三十多年時間,從種下一棵棵樹苗開始,一點一點培育起來的。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吉達·費利蒙剛剛結束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回到位于瑪吉利島的家中。當時,瑪吉利島正經歷一場洪水。成千上萬條蛇被洪水沖到了島上。沒有樹木可以遮蔭,沒有草地可以藏身,這些蛇都被熱死了。樹木的缺失,不僅造成蛇的大量死亡,吉達·費利蒙還注意到,島上的鳥也越來越少了。他決定做點什么。
吉達·費利蒙找到當地的林業局,問他們能不能在島上種些樹。然而林業局里的工作人員對他說:“沙洲上什么都種不活的。如果你一定要種,我們有20棵竹子,要不你自己去種種試試吧。”
吉達·費利蒙帶著這20棵竹子回到島上,選好合適的位置,種下它們。他每天細心地給它們澆水。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一小片竹林誕生了。
不久,這里的社會林業部門突然又決定要在島上種植樹木,培育出200公頃的森林。無數工人報名參加了這個項目,吉達·費利蒙當然也報名了。
五年過去了,瑪吉利島上種下了大片樹苗。所有的工人都走了,除了吉達·費利蒙。他要留下來繼續照顧這些樹木,保證它們繁茂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森林的面積。



吉達·費利蒙搬到森林附近住下來,平時靠賣牛奶的微薄收入維生。每天天沒亮他就起床了,開始做些雜活,給牛擠奶,賣牛奶。10點左右,他會走進森林,開始照料森林里的各種植物。他不斷為這片森林引進新的植物。為了能讓土壤肥沃起來,他把螞蟻和蚯蚓帶到了森林里。因為一個人給這么一大片森林澆水實在是太費時間,他用竹子在每株幼苗上方架起一個底部有洞的陶瓷碗。往碗里倒滿水,這碗水就可以保證樹苗一個星期不會感到干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轉眼,三十多年過去了,樹苗長成了大樹,這里成了一片美麗的森林。面積超過550公頃的林區,有著包括鳳凰樹、紫薇、木棉在內的幾千種植物。森林逐漸擴大,吸引的動物也越來越多。鳥類、兔子、鹿、大象、犀牛等動物來到這里,甚至老虎都開始在森林中出現。不過,大量出現的動物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大象開始在森林附近的村莊出沒,破壞了村民的房子,傷害了他們養的家禽。于是,有的村民就開始對森林感到不滿,要求吉達·費利蒙減小森林的面積。吉達·費利蒙想了一個辦法。他在森林里種植了很多香蕉樹。香蕉樹把大象留在了森林里,這樣它們就不會出去搗亂了。
2008年,有115只大象出現在這里,它們破壞了周圍村莊的一些房屋后,走進了這座森林。當地林業部門的官員在尋找這115只大象的時候,發現了這片森林的存在。這時,吉達·費利蒙的故事才開始流傳開來。各種榮譽隨之而來。這座森林也以他的昵稱莫萊命名。
·芝麻播音臺·
隨著森林動物的增多,有些人來到這里獵取動物。我希望能在政府的幫助下,讓這片森林和這里的動物都能受到保護。這樣,我才能安心地搬出去,去創造新的森林。
——吉達·費利蒙

主持人語:
堅持不懈能帶來巨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