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的徐根寶再次創業,在上海成立了崇明根寶俱樂部,他希望5年內能率隊沖入中甲。15年前,徐根寶扎根崇明“十年磨一劍”,15年后,他再次出發,對于一名執著的足球人來講,他永遠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年維泗
足壇名宿、中國足協顧問
徐根寶是我帶過的國家隊隊員、國家隊隊長、國家隊教練,我們50年的交往從來還沒有間斷過。前30年我們同吃同住,同練同賽,同憂同樂。我很感謝我帶過的隊員,大概100位,其中徐根寶做事很努力,懂得堅持,所以他的好多故事依然刻在我的腦海里。很坦率地說,我佩服徐根寶,他不愧是佼佼者。
徐根寶仍然在為足球拼搏的路上,在青訓中付出他的努力。盡管相當艱難,但是他志存高遠。我給徐根寶提出三點建議:首先是要量力而行,健康第一。從馬洛卡到馬德里,從馬德里到上海,從上海到根寶基地,將近20個小時的路程,很辛苦,也很不容易。其次是需要總結經驗、傳經送寶。1992年我們開始職業化,1994年出現第一個高潮,從那時候到現在,如何解決體教結合,如何在校園足球發現苗子,如何在青少年里面發現優秀的球員,雖然我們做了很努力的探討,但是我認為至今還沒有完全解決。這就需要和有經驗的徐根寶一起探討,實踐比理論重要很多。努力擔當,相信時間。在我們這個社會,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都會有非議,需要忍受和接受。
最后,我送給徐根寶一句詩: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沖擊中甲是好出路
王占成
《青年報》記者
3年前將東亞一線隊賣給上港集團,意味著之前的成功都已經成為過去,徐根寶回到基地,開始培養1999-2000年以及2001-2002年出生兩個年齡段的青年隊。今年全運會上,崇明根寶U18第一次正式走入外界視線,拿到了冠軍,奪冠后徐根寶開始思考如何讓這批球員得到更好發展。他有西乙洛爾卡俱樂部的平臺,但因為政策關系,球員不可能集體去西班牙參加比賽,最終徐根寶決定組隊從中國低級別的聯賽開始打起。徐根寶說,“目標是5年沖上中甲聯賽?!?/p>
崇明十年磨一劍期間,徐根寶在 2006年組隊,第二年就升到了中甲,如今要先參加城市聯賽和中丙,對此徐根寶坦言困難不小,“先不說中超,現在乙、丙級隊最難打,由于中甲中超都限制年齡,歲數大的都下到這些球隊中去,升級的難度要比過去大得多”。在中國足球火熱的大背景下,選擇職業意味著開始投錢,崇明根寶俱樂部同樣不例外。曾經有一家企業要與徐根寶合作,提供1億元注冊資金,規劃5年內“站穩中甲,劍指中超”,但根寶沒有接受,他認為搞青訓是細水長流的事業,不能急于求成。
另一方面,隨著崇明富盛經濟開發區等本土企業的支持加大,堅定了根寶為崇明區專門打造區域專屬職業俱樂部的決心。這一決定得到崇明區領導的好評,他們多次到基地調研,最終雙方合作制定了切實的發展方案,在資金、人員等落到實處。
徐根寶的選擇不會錯
張昊
《揚子晚報》記者
徐根寶是名副其實的足球狂人,他在頂級聯賽取得過成績,更懂得青訓的重要,為了自己的足球訓練基地,他想盡辦法,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
起初,徐根寶搞基地投資的心理底線是800萬元,這是他的全部積蓄。但2000年6月1日,當第一鏟奠基土挖掘后,花費變得不受控制。2001年10月基地完工后,徐根寶的總投入已達到了3000萬元,不但全部積蓄投入殆盡,還向銀行貸款2000多萬元,一年光利息就要還140多萬元。
和其他足校不同,徐根寶不以招生賺錢為贏利。一名小球員一年至少要讓徐根寶花上2萬元左右。不得已,徐根寶開始四處“賣面子”:萬達老板王健林作為朋友,曾贊助過基地100萬元;美津濃、金嗓子、娃哈哈等企業無償贈予一些裝備。老徐也在努力開源:他和崇明旅游局聯系,把基地作為景點,游人參觀收5元門票,每月能有幾千元的門票收入了。足球賓館周末接待旅游會有一筆收入,還有足球周邊產品的售賣,甚至記者去采訪,也被告知住一晚就能專訪徐指導。回憶這段日子,徐根寶說:“我要陪客人拍照、簽字、吃飯,還有賣書、賣郵票……當然都要有我簽名的,我是有簽必應……”
零散收入不足以應付每年高額的貸款。2001年,徐根寶接受上海中遠俱樂部的邀請再度出山,臨走前,他跟隊員說:“我不是不管你們,是出去為你們賺錢!”
徐根寶是個有辦法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他都能以上海人特有的智慧化解。再出山,相信他經歷了足夠多的權衡,這也會成為他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