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陶
今年是中國公路自行車運動大事頻發的一年。四年一屆的全運會、首屆環廣西世巡賽、中國車手再度加盟頂級車隊、首支中外合辦的洲際車隊成立……在2017年即將結束之時,不妨來回顧一下本年度中國公路自行車運動的重要事件。
全運會的夢想與尷尬
盤點2017年一個主流運動項目在國內的發展狀況,就不能繞開一個關鍵詞──全運會。除了足球、籃球等個別已經職業化的項目之外,從事其他絕大多數項目的運動員和運動隊都渴望通過在全運會賽場上奪得獎牌,來為自身爭取到更多的資源和更好的待遇。自行車運動也同樣如此。
盡管近年來國內職業公路車賽事數量激增,中國車手也有了越來越多踏上職業賽場的機會,但是在這些職業比賽中取得的成績依然不足以支撐起他們的運動生涯。國內許多職業車隊雖然注冊為國際自盟UCI洲際隊,但仍然保留著省隊的管理模式。2017年,為了全力備戰全運會,大大減少了在職業比賽中的投入。與此同時,全運會公路車比賽的觀賞性和在車迷、媒體中的影響力,遠遠無法與這項比賽受到的重視和得到的投入相匹配。

誠然,山東隊在全運會男子公路大組賽上展現出強勁實力,馬光通年僅22歲,已經兩奪全運會金牌,前途無量。然而,全運會公路車比賽路線過于單調,賽場完全封閉,媒體報道嚴重不足,還是給車迷們留下了相當多的槽點。
此外,中國車手在全運會之前的幾個月里放棄了大量職業比賽。環青海湖和環邢臺這兩項在全運會不久前舉辦的國內職業多日賽,分別僅有6位和4位中國車手參賽,這樣的慘淡光景讓主辦方感到尷尬。本賽季由中國和澳大利亞年輕車手組成的綠刃中國發展車隊在上半年參加了不少歐洲職業比賽,隊中的中國車手全數缺席。全運會結束之后,中國車手要花很長的一段時間來恢復體力和重新調整狀態。以全運會后不到一周開賽的環中國賽為例,過往幾年,中國車手有著不錯的表現,但本屆環中國賽卻沒有任何一位中國車手進入賽段前10名或總成績前10名,這與他們的疲勞恐怕有不小關系。
總而言之,對中國自行車運動的整體發展而言,全運會與職業比賽的關系值得探討。
公路車世巡賽重回中國
如果說9月初的全運會是面向專業自行車運動員的賽場,那么10月中下旬的環廣西世巡賽則是所有中國車迷和媒體的集體狂歡。2011年到2014年舉辦過四屆的環京賽曾經是國內職業賽事的巔峰,但是空氣質量等問題在國際車壇頗受詬病。盡管這些并不是環京賽最終停辦的直接原因,但讓人們對于在中國再次舉辦頂級公路車賽事心生疑慮。2016年,萬達體育說服國際自盟UCI,再次將公路車世巡賽品牌帶到中國,這次選定的比賽地是山川秀美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經過一年的籌備后,首屆環廣西世巡賽交上了一份堪稱優秀的答卷。
在競技層面上,首屆環廣西賽邀請到多達16支頂級職業車隊參賽,車手陣容十分強大。UCI公路車世巡賽大擴軍,新增世巡賽不強制所有頂級車隊參加,在這樣的背景下,環廣西賽更為不易。比賽路線設置合理,既不會使賽季末的車手們太疲勞,也給狀態出色的車手充分展現實力的機會,皇后賽段馬山弄拉風景區的爬坡終點更被認為具有公路自行車運動代表性路段的潛質。
從比賽結果看,哥倫比亞天才沖刺手費爾南多·加維利亞贏下4個賽段冠軍,比利時一周賽名將蒂姆·韋倫斯贏下了弄拉爬坡賽段冠軍和總冠軍,本賽季唯一效力于頂級職業車隊的中國大陸車手王美銀在本土作戰,表現得極為積極,多次突圍,并兩獲賽段敢斗獎。頂級明星車手出盡風頭,最適合路線特點的車手摘得總冠軍,中國車手存在感超強,這樣的結果令人滿意。
比賽沿途的壯美景觀和民族風情給外國車手和媒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程的好天氣令人倍感欣慰。參賽人員的接待條件和賽事后勤保障服務也都到位。
僅有的兩點遺憾:一是6個賽段中僅有3個賽段制作了直播信號,環廣西賽因此成為本賽季唯一沒能提供所有賽段電視直播的頂級公路車賽事;二是現場車迷仍然沒能充分得到近距離欣賞賽事和在起終點與車手互動的機會,讓許多遠道而來的車迷感到些許失望。不過,組織者對環廣西賽的未來有著長遠的規劃和充分的信心,車迷應當對這項賽事多一分耐心和期待。
地區環賽尋求突破
環廣西賽的強勢崛起是中國自行車運動的大好消息,如何找好自身定位,謀求長期健康發展,是國內其他各項職業賽事必須思考的問題。
環青海湖和環中國這兩項國內老牌職業環賽,由于賽期與全運會過于貼近而無法獲得國內車隊和車手的重視,最終讓外國二三流車手搶盡風頭。經過多年的積累,環青海湖和環中國賽都已經形成了成熟的辦賽模式,但近年來也面臨著相似的困境:賽程過長,旅途勞頓,使得常駐歐洲的頂級或次頂級車隊不愿投入大量時間和人力來參賽,一成不變的宣傳方式和推廣渠道難以讓國內車迷提起興趣。本賽季,這兩點缺陷依然沒有明顯改觀。
近年來,環太湖和環海南島這兩項在沿海地區舉行的職業環賽發展勢頭顯然更好。一方面,更加緊湊的路線設置和更加合理的日程安排吸引到不錯的參賽車隊陣容;另一方面,高質量的電視直播和花樣翻新的周邊活動給車迷們帶來了更高的參與感。
今年的環太湖比賽共有8支洲際職業車隊參賽,整體水平達到歷史新高。環島賽繼續秉承“將賽事辦成節日”的理念,通過商業開發和現場互動,給車迷們帶來了更好的觀賽體驗。此外,環島賽還明確提出了“五年內升級為世巡賽”的發展目標。
然而,在本屆環海南島賽第七賽段結束后,出現了中國車手王鑫追打瑞士隊工作人員的惡性事件,現場視頻在海外媒體上迅速傳播,成為全球車壇關注的熱點。無論瑞士隊工作人員是否有過錯在先、是否態度蠻橫,王鑫不冷靜的舉動都是不可接受的。王鑫除了被環島賽立即取消比賽資格之外,還收到了中自協開出禁賽兩年的嚴厲罰單,他所在的科一Look洲際車隊則被禁止注冊一年。但是,無論多么嚴厲的處罰,也難以將這一事件對環島賽和中國車手形象造成的惡劣影響抹去。
中國車手誰領風騷
2016年末,中國僅有的兩位頂級職業隊車手計成和徐剛相繼退役。“環法賽場上何時能再出現中國車手”的問題被許多人提到嘴邊又咽回肚中。畢竟,連一位在頂級車隊效力的車手都沒有,參加環法賽又從何談起?

好在中國車迷沒有空等太久。2016年11月1日,剛剛成立的世巡賽新軍巴林-美利達車隊宣布與原恒翔車隊的中國車手王美銀簽約。王美銀2013年以馬來西亞環蘭卡威賽遠程突圍獲勝、包攬4件領騎衫的壯舉得到國際車壇的關注,2016年底,將滿28歲的王美銀終于得到了為頂級職業車隊效力的機會。
2017賽季,在完成全運會任務的前提下,王美銀代表巴林-美利達車隊參加了環加泰羅尼亞、環羅曼蒂和環廣西這三項頂級公路車多日賽。從環加泰羅尼亞第一賽段就被關門退賽到環羅曼蒂順利完賽,再到環廣西多次突圍贏得兩個賽段敢斗獎、沖刺積分和爬坡積分雙雙躋身前10名,王美銀已經逐漸適應了國際職業比賽的節奏。此外,他還在全運會幫助山東隊友馬光通和柳建鵬獲得男子公路大組賽金牌和銅牌,自己獲得第四名;在公路自行車亞錦賽男子公路大組賽和個人計時賽分獲第六名和第四名。下個賽季,他或許有機會向大環賽發起沖擊。
山東小將馬光通不僅蟬聯全運會冠軍,還獲得了亞錦賽U23男子公路大組賽第五名、環泰國總成績亞軍;同樣效力于恒翔洲際隊的柳建鵬在環海南島賽獲得總成績第七名和亞洲最佳車手藍色領騎衫;捷安特洲際隊剛滿19歲的沖刺手陳志文在環太湖和環福州的集團沖刺中多次進入前6名。
本賽季的女子公路自行車賽場上,中國車手也有建樹。梁紅玉和中國香港車手楊倩玉在亞錦賽分別贏得了女子個人計時賽和公路大組賽金牌,中國香港車手刁小娟在首屆環廣西女子挑戰賽獲得第七名。真正成為中國車壇的旗幟性人物,不僅要有撐得起腰桿的優秀戰績,還要有引領風氣的明星氣質,無論王美銀還是更加年輕的車手,需要提高的方面還有很多。
新模式的探索與啟迪
2017賽季的中國車壇,還有一些新風潮、新動向值得關注。其一是環法中國賽這一全新賽事品牌誕生,其二則是綠刃中國發展車隊這一全新建隊模式的嘗試。
環法中國賽,顧名思義,是環法組委會為了在全球推廣環法品牌而落地的賽事活動。今年的環法中國賽中,在長沙望城舉行的挑戰賽是完全照搬環法賽段組織形式的業余比賽,在上海浦東舉行的巔峰賽是邀請環法總冠軍弗魯姆等明星車手參加的繞圈表演賽。

與此前中國舉辦過的自行車賽事相比,環法中國賽既有品牌的官方背書,又有中國車迷從未體驗過的與頂尖明星車手零距離互動機會。得益于主辦方艾德韋宣集團此前運營時尚和奢侈品項目的豐富經驗,今年的環法中國賽在形象設計和宣傳推廣方面,都跳出了以往國內自行車賽事的傳統模式,由此帶來更廣泛的社會關注度,意味著更高的商業價值和更廣闊的未來發展空間。
綠刃中國發展車隊是由澳大利亞頂級職業車隊綠刃車隊發起,中澳兩國年輕車手組成并注冊在中國的一支全新洲際車隊,這種中外合作的建隊模式前所未有。
2017賽季,綠刃中國發展車隊中共有7名中國車手和7名澳大利亞車手。由于中國車手上半賽季的訓練比賽主要圍繞備戰全運會而展開,綠刃中國發展車隊在這幾個月里主要由澳大利亞車手在歐洲各地征戰,他們取得的成績和中國車手幾乎沒有關系。全運會結束后,綠刃中國發展車隊開始以中澳車手混編的陣容參加國內賽事。在11月中旬結束的環福州賽中,綠刃中國發展車隊的澳大利亞小將賈伊·辛德利摘得了皇后賽段冠軍和總冠軍,隊中的三位中國車手也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按照車隊計劃,2018賽季兩國車手將有更多共同參賽、尤其是共同參加歐洲賽事的機會,隊中的優秀車手還會輸送到綠刃車隊試訓,這將成為中國車手進入頂級車隊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