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紅
身邊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感慨,很多食物似乎失去了記憶中的味道。現在的豬肉不好吃,沒有豬肉香;西紅柿看起來紅艷艷的,但吃起來感覺木木的,不酸也不甜。是人們味蕾太挑剔,還是食物真的變味了呢?
果蔬沒味兒:生長時間短了,香味物質少了!很多人覺得現在果蔬的味道和以前比相差甚遠,為什么果蔬越來越沒味?現代化農業生產大大增加了果蔬產量,并縮短了果蔬的生長時間,但無疑影響了其中糖、有機酸和芳香類物質的含量,顯得不那么香甜了。
肉味兒:養殖方式變了,纖維沒長好!現在的豬肉似乎也不如以前香了。有研究認為,一方面現在一般養殖的都是瘦肉型豬,成熟快、脂肪少,因此口感變差。另一方面,養殖方式的改變也導致豬肉口感變差。過去養豬一般8個月到1年后宰殺,周期較長,豬肉的肌纖維較粗、筋腱多,嚼勁更大,而現在的豬一般5個月左右就出欄宰殺了。
另外,承受了高溫壓力的豬肉會以更快的速度變酸,其肌肉蛋白將會分解,從而導致肉的組織變得松散,不好吃。
英國、加拿大、瑞典等國家的研究稱,隨著海水吸收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海水的酸度上升,也會影響水產品的味道。
感覺沒味兒:你的心態變了,應慢慢品!現在的食物之所以味道發生改變,除了目前種植、飼養等影響因素之外,人們的口味改變也是重要因素。
現代人飲食豐盛,膏粱厚味、肥厚滋膩的食物吃得過多,早已沒有了貧困時對食物口味的感覺。肉類、蔬果天天能吃到,哪還會覺得肉好吃呢?
雖然如今人們感嘆食物沒有以前的香,但我們已經不可能回到從前的生活。因此,我們不能完全否定現在的食物,而是應該考慮如何讓食品變得更優質、美味和健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