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字君
詞牌名不是沒故事的女同學
★文/文字君
現在標題黨橫行,被套路得心好累!萬萬沒想到,詩詞的世界也不單純!就連作為詩詞格式出現的詞牌名,其中竟然也有不少的標題黨!它們產生的背景跟它們給人的第一印象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
雖然《望江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江南美景,不過這個詞牌名最初卻不是贊嘆好山好水好風光,而是在悼亡……
據《樂府雜錄》記載:“《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鎮浙西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其中的李太尉指的是唐朝著名“牛李黨爭”中的李黨領袖李德裕,而“秋娘”卻不一定是姑娘的名字。記得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一句:“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在唐朝“秋娘”是對歌妓女伶的通稱,所以“謝秋娘”可能只是指姓謝的歌妓。
至于“謝秋娘”為何要改名為“望江南”,有兩種說法。有說是因為李德裕創作這首曲子時正值其被外放為浙西觀察使,所以江南算是他們的定情之地;也有說是因為李德裕的《謝秋娘》曲實際上借鑒了隋煬帝所作的《望江南》調。但無論是哪種說法,都不能否認這位熱衷于搞黨政的鐵腕政治家,私下其實也是個情種啊!
風景都是騙人的,《賀新郎》這一喜氣洋洋的名字居然也欺負人。這詞牌名的畫風并不是歡歡喜喜的婚禮現場,而是美女出浴。
《賀新郎》原名“賀新涼”,因蘇軾《夏景》一詞中的“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而得名。四下無人靜悄悄,趁機偷偷看看傍晚清涼時剛出浴的美人,不看不知道,這美人的素手簡直跟凝脂白玉有得一拼啊!
所以說,大文豪蘇軾也像偷看趙合德的漢成帝一樣偷看美女洗澡咯?真沒想到你竟然是這樣的蘇軾!剛要批判,馬上就有粉絲跳出來幫蘇軾洗白。楊堤云認為事情的真相其實是這樣:“蘇軾知杭州時,府僚于西湖宴集,官妓秀蘭浴后倦眠,姍姍來遲受責,折榴花請罪,蘇軾為其解圍作此詞。”
愛豆明明就對妻子王氏一往情深,還有顆護花之心,你們不要黑他!
《六丑》是精通音律的北宋詞人周邦彥自創的詞調,自然也就把命名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大才子取的名字怎么這么辣眼睛?到底是在罵誰丑啦!對此,周邦彥在《浩然齋雅談》里是這么解釋的:“此犯六調,皆聲之美者,然絕難歌。昔高陽氏有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比之。”
周邦彥說他的這首曲子連續變換了六個曲調,雖然好聽是好聽,但因為難度太高很少人能唱出來。傳說昔日高陽氏有六個才華橫溢卻其貌不揚的孩子,在他眼中就正像曲中這六個美妙卻難唱的曲調。也就是說,周邦彥不僅沒有在罵人丑,反而是帶著敬佩的心在自賣自夸啊!
《念奴嬌》難道不是在說“好想念家里那個嬌滴滴的奴婢啊”?一看就能腦補出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有木有?但實際上,“念奴”不是一個動作,而是一個人。《連昌宮詞》寫道:“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念奴”是唐朝天寶年間當紅歌女的名字,連唐玄宗都是她的粉絲!
《開元天寶遺事》有載,曰:“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上。”不僅顏值在線,還技藝超群,放到現在簡直就是樂壇天后的角色啊!
念奴還是唐玄宗的鎮場利器,元稹在描寫念奴的《連昌宮詞》注曰:“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未嘗不悄然奉詔。”而且本來嘈雜的宴會,念奴一出場,立馬一片安靜,不是尷尬冷場,是因為她一唱歌,所有人就都豎起耳朵聽了!
念奴這么德藝雙馨,后來有人專門以她的名字作了詞牌名《念奴嬌》也就不奇怪了,意思也簡單粗暴,就是贊嘆“念奴好美”!
真沒想到,原來《念奴嬌》不是瑪麗蘇逆襲劇,而是女性勵志劇啊!
《卜算子》這個詞牌名總讓我想起那些開口就是將“哎,這位少年,老夫見你骨骼驚奇并非凡人……”掛在嘴邊的神棍。但實際上,“卜算子”其實很可能只是一個外號,而且這個外號的所有者我們還很熟,就是靠一首“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大小通吃的駱賓王!
可惜除了這首他七歲時寫的《詠鵝》,我們對這位初唐四杰真是知道得太少,不知道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癖好……
《詞律》引毛氏云:“駱義烏詩,用數名,人謂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長大后的駱賓王不再一言不合就“詠鵝”,但卻喜歡用數字作詩!寫家國要用數字“秦地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寫自己也要用數字“薄宦三河道,自負十余年”。可惜他這些詩沒有像“鵝鵝鵝”一樣出名到入選唐詩三百首,反而讓自己多了個叫“卜算子”的外號……
后來或許是因為他這種用數字表情達意的方式在詩詞界別具一格,人們為了紀念他就用《卜算子》用作詞牌名,也算是另一種圓滿吧……
突然發現,原來連詞牌名都不是沒有故事的女同學啊!
編輯/秦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