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 倉
不負老媽不負卿
★文/陳 倉
從1980年代至今,漢語文化圈的廣播電視節目中反復熱炒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當你老婆和老媽同時落水,你先救誰?”推而廣之,泛而化之,“當你女友和老媽同時落水,你先救誰?”“當你熱戀女友和老媽同時落水,你先救誰?”這個話題的核心論題,簡而言之,叫做“男子漢抉擇困境”。
關于“男子漢抉擇困境”,如果用道德、法律、感情三種尺度裁量,永遠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會有標準答案。法諺說,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法律也是道德底線與邊界。在《民法通則》基礎上,新頒布的《民法總則》細化了監護制度,為解決“男子漢抉擇困境”提供了制度標尺?!睹穹倓t》確立“家庭監護為基礎,社會監護為補充,國家監護為兜底”的監護制度框架,明確了家庭內部“順序監護”次序。在家庭內部,對于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監護責任人的順序依次為: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以及其他近親屬。據此,如果遇到意外事故,作為監護人的男子漢,如果必須做出艱難選擇,必須首先依據法定順序救助。在法定監護順序中,配偶是第一順位,沒有并列選項,必須無條件優先救助對方。作為第二第三順位,父母子女并列,兄姐也并列,當事人可以自主選擇,酌情取舍,局外人無可非議。當老婆和老媽同時落水時,如果老公先救老媽,后救老婆,且導致老婆溺亡,雖然符合“百善孝為先”的道德原則,但違背法律優先的世俗生活規則,可能遭到老婆父母家人的譴責與問責。按照《民法總則》規定,作為父母親,岳父母是老婆的第二順位監護人,他們有權維護女兒的合法權益,對女兒有監護權,對女婿有監督問責權。民法是國家與人民的約定,也是人民與人民的約定。2017年10月1日《民法總則》正式生效之后,當老婆和老媽同時落水時,作為監護人,老公必須忍痛含淚,優先救老婆,然后救老媽。
“當你女友和老媽同時落水,你先救誰?”這是法理與情理,人性與人情的內在沖突。按照《民法總則》和刑法有關司法解釋規定,作為法定監護人、特定義務人,危急時刻,男子漢必須義無反顧地優先救助老媽,否則涉嫌故意不作為的犯罪。男女朋友之間沒有法律關系,雖有道德責任,有強烈的感情聯結,有海誓山盟,有不離不棄的口頭約定,但沒有法律義務,迫于情勢,舍女友,救母親,不會涉嫌“不作為犯罪”。
“當你熱戀女友和老媽同時落水,你先救誰?”這個抉擇困境,首先是個心理學問題,其次是人性、人情、道德和法律問題。在明確法律責任、道德義務的前提下,這個問題本該有標準答案,其實不然。當一個人面對自己的本心,在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間做出選擇時,在“主我”“物我”與“鏡我”之間必須做出抉擇時,難免六神無主,痛心疾首。陜北民歌中有大量歌曲描述熱戀中的男女情態。熱戀中,“人里頭挑人就屬哥哥(妹妹)好”,這是人之常情。在個人感情譜系表中,熱戀男女彼此將對方并列第一,獨一無二。雙方海誓山盟,老天作證,上帝見證,生死相依,不離不棄:“百靈子過河沉不了底,忘了娘老子忘不了你!”“寧讓皇上的江山亂,莫讓咱二人關系斷?!鼻嗄耆颂幵谌祟愖匀槐菊娴臓顟B時,天理人情高于國法家規。一個男子漢,如果因為遵守法律,堅守道德,導致熱戀女友溺水死亡,作為海誓山盟者,面對死者,死者為大,面朝高山大海,擬或應該做出信守承諾的壯烈抉擇?。恐辽賾搶λ勒吒改副M必要的人道主義責任與義務。惟其如此,方可不負老媽不負卿,不欺本心不騙人。
(摘自《諷刺與幽默》)
編輯/劉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