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 勇
關于刑偵部門電子物證檢驗工作的分析
黨 勇
第一時間獲取線索是刑事案件能否破獲的決勝一步,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利用電子物證獲取偵查線索,逐漸成為刑偵部門獲取線索的主要方式。電子物證檢驗相較于其他檢驗技術,更加科學嚴謹,因此在日常刑偵案件的破獲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本文將對電子物證檢驗進行簡要分析,以期為刑偵部門的電子物證檢驗工作提供可供參考的理論依據。
刑偵部門 電子物證 檢驗
將在刑偵案件中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的信息以電磁或光電模式記錄在媒介中的方式,被稱為電子物證,而對其中信息數據及附屬品的檢驗就是電子物質檢驗。
信息檢驗機構鑒定人員在接收到檢材后,會將檢材進行獨立存儲,將其儲存在計算機和電子設備中,儲存完畢后,再將這些信息進行識別、提取和分析,最后將檢驗結果及檢驗過程記錄公布。這一整個系列就是電子物證檢驗,檢驗的最終結果可以以呈堂證供的方式為偵查提供證據或出示在法庭上[1]。電子物證在成為事實證據之前,需要進行系列檢驗。在確保物證信息真實后,事電子物證經過合法、規范的檢驗流程,最終獲得的檢驗結果,檢驗記過經過司法陳程序的審查、確認真實可靠后,才可以證據的形式出現在刑偵案件中。盡管電子物證檢驗相較于傳統檢驗更加高效、但由于信息技術本身所具備的易刪減和易修改等特點,因此電子物證的檢驗結果經常會受到真實性的質疑。隨著案件頻發及科學的進步,電子物證檢驗的身影頻繁地出現在刑事案件偵查中,而在利用電子物證進行檢驗時,也逐漸分為了電子物證檢查、電子物證現場勘查、電子物證遠程勘查以及電子數據鑒定等多種不同類型。
(一)為案件提供有力的偵查線索
刑事案件的偵破可謂是爭分奪秒,因此快速確定案件性質,準確描繪犯罪嫌疑人特征、查詢嫌疑人下落是案件破獲的重點,而根據公安部的統計,在刑事案件的偵破過程中,電子物證檢驗結果中有85%均為有效信息,為案件偵破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線索[2]。刑偵部門將刑事案件現場所有信息進行勘查后,將真實完整的信息記錄成電子物證,并將電子物證送至相應的檢查實驗室,并將最終的檢驗結果交由偵查部門。電子物證檢驗大大降低了檢驗時間,為刑事案件提供了最具有時效性的信息。
(二)快速確定刑事犯罪嫌疑人的行蹤
通過電子物證的檢驗,能夠準確快速地掌握嫌疑人行蹤,幫助刑偵部門縮小偵查范圍,有利于刑事案件的破獲。電子物證檢驗不僅可以提供嫌疑人在國內的行動方向,甚至對潛逃國外的犯罪嫌疑人,也能夠通過遠程勘查進行行蹤追查,使刑偵部門的破案率有了顯著提高。
(三)提供有效的司法訴訟證據
前文提到在電子物證檢驗所提供的信息中,有85%的信息為案件提供了作用,被稱為有效信息。然而所提供的信息的信息中,除去85%以外,仍有12%以呈堂證供的形式稱為了司法機關的訴訟證據。由此可見電子物證檢驗不僅能夠幫助刑偵部門快速破獲案件,其本身也是利用率極高的信息資料,然而目前由于關于電子物證的法律法規尚未建立完善,因此大多電子物證檢驗結果只能以輔助材料的方式出現,大大降低了其作用,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電子物證檢驗的不斷發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電子物證檢驗結果最終必然會成為司法訴訟中最有力最擲地有聲的證據。
(一)培養專業的電子物證檢驗技術團隊
電子物證在具有非常明顯優勢的同時,其缺點也無法忽略,那就是更容易被修改及損毀。而且如果所損毀的信息未及時復制,那么就意味著這些數據將永久滅失。不僅如此,在檢驗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數據的丟失或無法讀取。這些缺點都使得電子物證在檢驗過程中必須非常嚴謹仔細,不得有半點差錯。這要求所有參與電子物證檢驗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知識,且有豐富的經驗。
(二)規范電子物證檢驗流程
電子物證的檢驗主要在計算機上進行,因此在規范檢驗步驟方面尚不完善。因此必須建立健全的檢驗流程,使電子物證的檢驗趨于規范,只有這樣才能使檢驗結果得到保證,提高電子物證檢驗的可信度。不同的電子物證檢驗對應不同的程序,最終的檢驗結果也會受其影響而略有不同,然而目前由于市場的驅動性,電子物證的檢驗標準很難定性。面對這一問題,刑偵部門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建立電子檢驗的流程,使電子檢驗從法律層面上獲得肯定,提高電子物證的檢驗結果可信度。
(三)完善電子物證檢驗制度
目前電子物證檢查僅具備使用的權利,但在刑偵部門并未設定相應的檢驗機構,也沒有成熟的電子物證檢驗理論知識和先進的檢驗技術作為保障,因此電子物證檢驗很難發揮全部作用。刑偵部門針對這一情況應該提高對電子物證檢驗的重視度,建立專門的檢驗機構,完善檢驗制度,從而使電子物證檢驗能夠在刑偵部門更好的發展,更好地為刑事案件偵查提供幫助。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子物證檢驗逐漸成為刑偵部門勘查刑事案件時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之一。因此刑偵部門必須重視對電子物證檢驗的發展,制定健全的電子物證檢驗制度,使電子物證檢驗結果發揮最大作用,成為刑事案件偵查的重要助手。
[1]鄭前.電子物證提取與檢驗的人為負面干預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23):213~214.
[2]王震.關于刑偵部門電子物證檢驗工作的探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5):198~199.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13級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國防生中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