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沙莎
地球會變成另一顆火星嗎
周沙莎
本期主角:安賈麗·特里帕蒂
神奇咒語:關于地球,有太多令人驚奇的秘密。
安賈麗·特里帕蒂是一位天體物理學家,她致力于研究大氣逃逸現象。
什么是大氣逃逸呢?
我們從宇航員在太空為地球拍攝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地球環繞著一圈藍色的光。這個藍色的“圈”就是大氣層。大氣層里藏著多種氣體。某些氣體從大氣層中“逃”出來,“逃”往浩瀚的太空,這個過程就是大氣逃逸。
你知道嗎,每分鐘都有 400 磅的氫氣和將近7磅的氦氣從地球大氣層逃逸到外太空。這些氣體一旦逃逸,就不再回來。
氫氣、氦氣和很多其他氣體組成了我們所熟知的地球大氣層。正是圍繞著地球的這個氣體薄層,使我們安居的星球免于遭受過多來自隕石或類似物質的撞擊,保護我們不受太陽那令人眩目的光線的直射,讓地球萬物生長。
當這些氣體逐漸消失,大氣層將會變得越來越薄。
安賈麗說,大氣逃逸不僅僅在地球上發生,宇宙中的所有行星都可能發生大氣逃逸現象。 而這一現象發生的方式,揭露了行星自身的奧秘。
行星的一個基本特點,是它們自身由于重力的束縛而形成一個整體,也就是說,行星是一大堆物質在吸引力的作用下聚在一起的,因此它們是圓的。
行星的另一個基本特點來自于恒星的作用。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都圍繞太陽旋轉,而這從根本上導致了大氣逃逸現象的發生。恒星(太陽)為行星提供光和熱,這些光和熱就是導致大氣從行星逃逸的能量。
你知道熱氣球嗎?你放過孔明燈嗎?
熱空氣會將氣體向上推。如果你有足夠的能量和熱量,就像我們的太陽那樣,那么這些僅僅受到重力束縛的輕盈氣體就會逃向太空。無論在地球上,還是在其他行星上,大氣逃逸現象都在發生。

安賈麗在一次演講中說,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國家航天局的“動力探索者號”太空船透過紫外線為我們拍攝的地球照片,就向我們展示了逃逸的氫氣,即照片中紅色的光。 在照片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其他氣體的樣貌,如氧氣和氮氣,它們是照片中白色的微光。這些照片向我們展示了我們的大氣層并沒有被牢牢束縛于地球表面,它實際上還延伸到了遙遠的太空中。
火星是離我們最近的行星。它比地球小得多,借以束縛大氣的引力也小得多。因此,火星的大氣層比地球的大氣層薄得多。在火星表面,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火山口”。這些“火山口”表明,火星沒有可以足夠阻止隕石撞擊的大氣層。另外,火星是一顆“紅色行星”。通過研究,我們知道,火星以前比現在濕潤,甚至存在過水。當水獲得足夠的能量時,它就分解為氫氣和氧氣。較輕的氫氣會逃逸到太空中,留下來的氧氣氧化了地表,使火星的地表變成了這種我們熟悉的銹紅色。
如果我們對比太陽系的行星就可以發現,距離太陽較近的行星為巖態,而距太陽遠一些的行星體積更大,氣態程度更高。
安賈麗說:“在遙遠的未來,太陽會變得更亮。它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熱量。地球也會因此流失更多氣體。所以,在遙遠的未來,地球很可能看上去會更像火星——水分解產生的氫氣以更快的速度逃逸到太空中,氧氣氧化了地表,留給我們一個干燥的紅色星球。不過別害怕,最近幾十億年之內,這種情況還不會發生,我們還有時間做準備。”
·芝麻語錄·
我想讓大家意識到正在發生的事情——大氣逃逸不只是在未來,而是此時此刻就在發生。我們探索火星或是像熱木星這樣的系外行星的同時,發現了諸如大氣逃逸這樣的現象,從而大大增進了我們對地球的了解。如果你下次再覺得太空遙不可及,不妨想想我們的發現。
——安賈麗·特里帕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