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守國
主持人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科學分析了國內國際經濟形勢,闡明了經濟工作指導思想、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為我們開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徑。緊盯“追趕超越”目標,按照“五個扎實”要求,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統領。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堅持市場化改革,不斷夯實金融業發展基礎,為陜西實現追趕超越注入新動力。
這些年,中國經濟脫實向虛的趨勢比較明顯,并沖擊了制造業。以投資投機房地產與金融為代表的虛擬經濟過度膨脹,不僅給制造業帶來成本壓力,而且由于“資本造富效應”,導致資本和人力從實體經濟流向虛擬經濟。
近幾年,通過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制造強省,以高端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等為代表的新主體、新業態快速增長,成為推動陜西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同時,部分實體經濟因為外部經濟環境不穩定因素增多和新商業模式沖擊等原因,在發展中遇到不少困難。受此影響,一些原本做實業的企業開始逃離實體,把資金轉向金融、房地產等“來錢快”的市場,做投資或搞投機,使經濟運行中出現了十分明顯的“脫實向虛”傾向。
事實上,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滲透,是國際社會普遍面臨的問題。“脫實向虛”,不僅會擠壓實體經濟的生存空間,導致產業空心化和經濟整體競爭力的喪失,甚至還會威脅到社會穩定。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讓人們認識到虛擬經濟過度膨脹的弊端,主要發達國家發出向實體經濟回歸的信號。
在國內,2016年12月,習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以及隨后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明確提出要大力振興實體經濟。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將成為2017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石,振興實體經濟對于實現陜西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掀起發展實體經濟的高潮,培育出新的發展動能,將是我省實現追趕超越的戰略性措施。
一是以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為目標,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發展壯大新動能,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通過有序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幫助發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暫時困難的優質企業渡過難關,降低企業杠桿率。
二是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陜西實施意見》,加大現有政策措施的落地,以制造業為重點加大實體經濟投資力度,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三是針對實體經濟利潤率沒有虛擬經濟高這一“脫實向虛”的關鍵,進一步減輕實體經濟企業的負擔,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減少審批環節,降低各類中介評估費用,降低企業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勞動力市場靈活性,推動企業眼睛向內降本增效。隨著實體經濟利潤空間的不斷擴大,資本必然會擁抱實體經濟。
四是根據對房地產市場居住屬性的明確定位,通過房地產的剛性需求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抑制房地產的投機投資需求,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省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過度金融化泡沫化,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五是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發揮國有資本在實體經濟發展上的骨干作用。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加快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和員工持股試點,鼓勵國有企業通過出讓股份、增資擴股、合資合作等方式引入民營資本,給民營資本騰挪出更多的發展空間。積極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堅決淘汰“僵尸企業”,多措并舉盤活企業存量資產,提高資源整合和使用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