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佳珍 金黃斌
摘 要: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從體育美學的角度出發對云南滄源佤族甩發舞的魅力特性進行分析,旨在發現甩發舞的身體美、運動美、人文美。研究發現,甩發舞以時間、空間、運動的方式存在于民間,具有身體美、膚色美、服飾美。從體育美學視野下挖掘出滄源佤族特有的體育文化資源,鑄造良好的體育平臺。宣傳和發揚云南特有少數民族中獨樹一幟的民間體育舞蹈——甩發舞,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展現云南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精神。
關鍵詞:體育美學 云南滄源佤族 甩發舞
中圖分類號:J72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7(b)-0250-02
美是未來體育發展的利箭,體育美學指引著未來體育發展的方向,體育美學最早的研究始于20世紀下半葉。滄源佤族自治縣,隸屬于臨滄市,辛勤的阿佤人民用智慧的結晶編排了彰顯無比魅力的民間體育舞蹈。甩發舞,佤語稱“稿西尾給嘿”,是佤族人民依附日常生活原汁原味創建出來的民間體育舞蹈,也是佤族少女的一種自娛性舞蹈,今日,仍以獨特的方式傳承下來,秉持了佤族先民民族體育文化的精髓,是綻放在滇西邊陲上最美麗的花朵。
1 甩發舞的由來與發展
相傳在500多年前,甩發舞由一位名叫“依帶兒”的佤族姑娘首創。“依帶兒”帶著自己戀人“巖奇”到山上找竹筍,竹林里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蜘蛛網。“依帶兒”的頭發被蜘蛛網纏繞住了,為了將蜘蛛網清理干凈,“巖奇”用竹子做了一把梳子送給“依帶兒”,皎潔的月光下“依帶兒”用心愛的人送的梳子梳頭,再到水槽中沖洗,甩干頭發,最后終于把蜘蛛網全部清除。后來,每當明月深空的夜晚,兩人相約而至,他們歌唱,他們跳舞,于是,阿佤人民有了竹木梳、甩發舞[1]。
甩發舞瀟灑健美,起初甩發舞,多為女性參與,舞者自歌自舞。在演出時,有雙人演出也有集體演出。但演出人員一般為雙數,寓意成雙成對。舞伴手拉手圍成圈,邊唱邊跳,邊甩邊跳。后來在原來基礎上對甩發舞不斷摸索與創新,并對甩法稍作更改,有前后甩、左右甩、轉甩、跪甩等甩法,使甩發舞成為佤族民族力量的核心舞桿。
2 體育美學的科學闡釋
體育美學是在美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門邊緣交叉學科,以日本為最早的研究代表,西田正秋發表的《體育美學的提倡》一文開始將美學引進體育的探討[2]。在體育美學中形成以身體美為基礎、以運動美為標志、以人文美為導向三大美學作為體育美學審美對象,共同構建了雄偉壯觀的“體育美學大廈。”運動美依賴于身體美為基礎之上,身體美反過來通過運動美體現出來,二者受具有精神層面的人文美所制約。
3 甩發舞的身體美
3.1 健康美
擁有健康的身體是身體美的載體之一,健康美簡稱為健美,包括在身體上與精神上,泛指強健有力,預示平安之意。新時代的到來,人們長期坐落于電腦前,容易患頸椎病,身體僵硬。甩發舞是以頭發帶動頭部、頸部的扭動,肢體配合進行跳擺,使人全身輕松,加速血液的加速流通,既達到了健身的效果又防止了頸椎病的頻繁發生,所謂“甩甩更健康。”
3.2 膚色美
佤族是一個視黑為美的民族,阿佤人民黝黑的皮膚,烏黑亮麗的長發,是他們特有的美麗。在滄源,一年一屆的“抹你黑”在五一節如期舉行,是佤族文化的高調張揚,節慶上,跳起甩發舞,狂歡中人們互相涂抹當地生產的黃泥,泥土干后成了黑色,你最黑你最美,你最黑你最帥。淳樸的佤族人曾說:人生得意須盡歡,短短人生我們又能“黑”上幾次[3]。我們黑,我們美。
3.3 形體姿態美
體育美學的審視與完美的姿態息息相關,抬頭、挺胸、收腹一直是舞者具備良好姿態的表現能力,看上去能給人以生機勃勃、青春光芒萬丈之感。滄源位處云南邊境,據鄭連斌對佤族人民體質特征的研究中初步得出:佤族人的體質具有蒙古人南亞類型的體質特征,男女基本是中等身材、五官寬度值較大。纖瘦的身材突出佤族姑娘體型曲線美的特征,這為佤族人的先天性美麗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4 甩發舞的運動美
4.1 動作美
美的著力點在于動作的高質量、高水平完成上,甩發舞是節奏感很強的舞蹈,甩法簡單易學,動作主要集中在頭部,簡單的甩法有前后甩、左右甩。下肢動作分為一部跺、三步剁。原生態的甩起頭、跺起腳的優美動作體現了運動的自然性,一甩一跺的動作美,向我們展示了舞蹈表演最真實的一面,它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單純、最強烈的體現。
4.2 技術美
技術是體育舞蹈的一大基本元素,甩發舞在甩發的瞬間,甩法變幻無窮,輕跳重甩,制動結合,時而快、時而慢。穿插跺腳的技術,輕跳重踏,跺腳時而有力、時而輕柔,進而給觀眾在視覺上帶來新穎的刺激,滿足他們對美的追求。同時掌握好甩發與跺腳技術的規范性、銜接性及舞者恰如其分的表現力。正是這樣涵蓋技術性的舞蹈甩出了生命的活力,甩出了佤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幸福安康的甜美畫面。
4.3 服飾美
服飾是走動著的文化,不同的地區的少數民族之間,對服飾、配飾的選擇各不相同。如佤族民族服飾多以黑紅搭配、傣族服飾多以黃色為主色。佤族服裝的風格與舞蹈的風格、舞者的氣質要求和諧統一,烘托出佤族人民服飾美、和諧美。黑色的無領短褂、下穿帶有花紋圖案的佤族筒裙。佩戴以銀、竹為主的首飾,甩起舞來,遠遠望去就知道那是佤族人在跳舞。
5 甩發舞的人文美
體育的人文美展示了體育在傳播人類發展理想中蘊含的對體育人文的關懷。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文美將追逐它一生的人格魅力,體現人本位的價值取向。唐代《樂記樂象篇》中說:“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詩歌舞都是從內心中的力量爆發出來,側重心靈最純正的聲音,最終顯現出來,給人一種真善美的感覺。生活最大的樂趣在于發現美的真諦,愛美就要發現美,佤家的甩發舞以它原始的特性舞出了它的美,深受世界人民的喜好。
5.1 禮儀美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體育舞蹈也有自己的禮儀,禮儀是體育舞蹈特有的精神文化內涵,表現在對觀眾、裁判、服裝等方面的禮節。優美的、頭發會跳舞的唯一一個少數民族,佤族,2007年在臨滄茶文化博覽會開幕式上,上演了千人甩發舞,佤族姑娘妝容得體,美麗迷人,身著統一的佤族服裝,婀娜多姿、風度翩翩的舞動著她們的長發,禮儀美的瘋狂甩發舞也因此榮獲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榮譽稱號。
5.2 意志美
舞之動也,甩法舞屬于體育運動一種運動形式。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上下,歌舞升平,沒有人不為新中國的成立而歡呼,那首源自佤族民間的傳統歌謠《阿佤人民唱新歌》唱響了全國人的心聲。甩發舞最直觀的說法就是大伙甩起頭發來跳舞,實質上是借助甩發舞表達阿佤人民對待生活的樂觀態度,及對美好生活到來的熱愛程度。面對邊境地帶的滄源佤族人民,對生活的向往他們沒有向惡劣的環境低下頭,彎下腰。表達了佤家人民百折不撓、努力向上的意志品質。
參考文獻
[1] 王頌楊.云南省佤族甩發舞的核心價值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1):96-97.
[2] 胡小明.體育美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22.
[3] 謝罡.佤族的“抹你黑”[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月末版,2014(5):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