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打印技術的生產鏈重新設計
生產鏈是指將原材料轉化為商品的過程。為了將可用資源轉換成產品,就需要有許多必要且不同的生產步驟,如設計、規劃、制造和銷售等。3D打印技術的出現使得生產鏈發生了很大變化。介紹了采用3D打印技術使生產鏈過程發生的變化。
(1)產品設計變更。使用3D打印技術設計產品時,設計師只需要通過3D打印軟件繪制一個模型,確定模型的尺寸和打印切入的最佳層數,然后就可以打印制造。設計師進行修改時,只需要對初始文件進行配置修改,就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設計師與客戶之間的溝通得到改善。
(2)生產計劃變更。使用3D打印與傳統制造最大的不同是,要特別注重添加劑的制造與使用。
(3)產品制造變更。3D打印制造產品時,都會有個程序文件,產品的制造取決于這些文件,這些文件可以存儲和轉載。在產品需要維修時,通過3D掃描儀對破碎的產品進行掃描,將破碎的部分進行數字化設計。
(4)材料利用率的變化。3D打印技術是通過使用添加材料的制造技術,進行產品制造時需要逐層添加材料,這意味著可以使用更少的原材料,而且沒有廢料產生,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預算。
(5)庫存的變化。3D打印技術由于依賴于其數字程序文件,所以進行庫存管理時只需要儲存這些程序文件和原材料,并不用儲存很多的成品。
(6)零售市場的變化。未來3D打印技術的應用可以不需要實體店。消費者進行購買時,只需在網上點擊購買打印,數天后就可以獲得制造出的產品。如果有私人3D打印機,則客戶只需購買產品的數字程序文件即可。
刊名: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英)
刊期:2016年第7期
作者:Maria Mavri et al
編譯:陳少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