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強
南派牙雕的歷史淵源及工藝特色
胡 強
南派牙雕又稱廣州牙雕,其歷史較為悠久,是一項以象牙為原材料進行雕刻的民間手工雕刻藝術。該項工藝對雕刻者的技藝要求較高,雕刻品精巧美觀,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南派牙雕的歷史淵源、工藝特色以及工藝傳承等進行介紹,展現出南派牙雕的魅力所在,使更多的人了解南派牙雕這項傳統的民間技藝,使南派牙雕可以后繼有人,將這項技藝傳承下去。
南派牙雕;歷史淵源;工藝特色
南派牙雕的歷史較為悠久,最遠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該項雕刻工藝的特點主要在于其精細的雕工以及色彩搭配,加之原材料的特殊性,使其雕刻品呈現出獨一無二的美。但由于我們對野生動物保護觀念的加強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加之這項雕刻技藝本身的復雜性,使得現在南派牙雕的未來不容樂觀,所以,加大宣傳力度,并通過政府部門的政策扶持,保證牙雕技藝的可傳承性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南派牙雕的歷史較為悠久,最遠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而到明清時期,其工藝水平不斷提高,生產規模也逐漸擴大,越來越為人們所知。而清朝以后,南派牙雕發展達到了一個鼎盛的時期,尤其是在民國以后,無論是從牙雕行業的從業人員數量還是其市場情況來看,南派牙雕在此時期的發展達到一個頂峰。有據可依的南派牙雕歷史是從1983年在我國佛山地區出土的象牙制品開始的。1983年,我國考古人員在佛山地區新石器晚期的人類遺址中發現了一個象牙制的飾品,經專業人員鑒定后證實,此物品距今應超過4000多年。在這件文物出土后不久,在廣州地區的西漢越王墓中我們也發現了象牙制的各種器物,這就證實了在秦漢時期,南派牙雕就已經發展的較好。
(一)品種分類
南派牙雕的品種較為豐富,表現形式多樣,其以鏤雕牙球為主要代表。南派牙雕的產品主要分為三類:首先,南派牙雕作品中數量最多的就是欣賞品,主要就包括裝飾品、有紀念意義和代表性的作品等,具體的有象牙球、花瓶、山水、人物等;第二類為日用品,主要就是將南派牙雕作為裝飾,體現在日用品上。具體的有折扇、筷子、圖章等;第三類就是首飾,南派牙雕的首飾來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象牙本身為材料的首飾,另一種是牙雕作為裝飾,鑲嵌在原本的首飾上。南派牙雕的首飾主要有項鏈、手鐲等。另外,按照雕刻技藝,南派牙雕又可分為雕刻、鑲嵌、編制三種基本的表現形式,其中雕刻的形式最多,并且雕刻中的鏤雕最為常見。這主要與廣州潮濕的氣候有關。氣候的潮濕使象牙材料的脆性降低,鏤雕更容易實現。
(二)工藝特點
南派牙雕的雕刻技藝較為復雜,對雕工的要求較高,尤其是其鏤雕技巧,更是復雜精妙。除了對雕工的要求外,南派牙雕也很講究雕刻品的色彩搭配,所以其作品多以原材的瑩潤和色彩的整體布局合理見長。南派牙雕的所有雕刻品都無比精美,因為其材料的特殊性,又顯得玲瓏剔透,有若隱若現之美。另外,很多象牙雕品是以鑲嵌的形式體現的,這種鑲嵌的處理,可以增加圖案的層次感,使雕刻更顯立體,給人以精美的感覺。
牙雕是一項復雜的技藝,它對雕刻者雕工的要求很高,沒有個十年八年的訓練,是不能夠掌握雕刻技法的,另外由于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人們對于南派牙雕這項技藝的了解程度不夠,導致南派牙雕出現了后繼乏人的現象。另外,隨著我們對野生動物保護觀念的增強和相關法規的制定,我們利用的象牙資源也在減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南派牙雕的發展。
南派牙雕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民間技藝,其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見證了我國社會文化的發展過程。南派牙雕作品精巧美觀,深得國人的喜愛。但是由于這項技藝對雕工的要求很高,加之社會環境的變化,我國的南派牙雕文化面臨著即將失傳的狀況,所以我們應該加大對該項文化的宣傳,使更多人能夠了解南派牙雕文化并愿意將其傳承下去,另外我們應該盡量爭取政府部門的扶持,利用現有的有限的象牙資源創造出更精美的作品,使牙雕技藝得以深入發展。
[1]黃丹曉.現在時·“秘技”:廣東象牙球雕刻技藝細節與傳承[J].紫禁城,2011(12):72-79.
[2]宋俊華,林斯瑜.嶺南人文圖說之三十五:廣州牙雕[J].學術研究,2012(11):149.
胡強,1994年進入東莞橋頭超群工藝廠學習木雕、牙雕技術,就此走上工藝美術行業的道路,多年的磨練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熟練地掌握人物、花鳥、動物的雕刻技法。2013年進入中山市聚藝堂工藝品有限公司跟隨牙雕大師翁耀祥、熊重生等學習至今,在大師的指導下,雕刻技術和藝術審美都有長足的進步,也在大師的指導下制作出了一批牙雕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