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南通分局,江蘇 南通 226006)
海安縣水資源管理現代化建設成效與經驗
辛朋磊
(江蘇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南通分局,江蘇 南通 226006)
本文介紹了海安縣水資源管理現代化建設的試點內容,總結了水資源管理現代化建設的成效和經驗。通過試點,全縣用水總量得到有效控制,水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水資源管理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水資源管理的現代化。
水資源管理;現代化;成效;海安
水資源管理現代化是各級水行政部門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和現代化技術等手段,對大氣水、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進行系統分析和統一規劃,并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配置、節約和保護進行統一科學管理[1],將水資源管理工作提高到現代化水平,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現階段,我國水資源管理現代化的主要內容包括:對水文氣象基本演變規律、水資源生成、遷移、轉化機理及調控、管理規律等基本理論的研究;建設高素質的水資源管理人才隊伍;進行水資源管理體制的改革,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建立和完善水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和水資源運行管理制度;健全水資源管理的目標責任制;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水市場,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優化配置水資源;建立以“數字流域”和“數字管理”為特征的水資源基礎數據庫[2]等方面內容[3]。
海安縣位于江蘇省中東部,地處蘇中平原。近年來,隨著“長三角經濟一體化”和“江蘇沿海開發”兩大國家戰略的實施,海安縣經濟社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全縣的水資源需求形勢呈現新的變化,“水質型”缺水導致的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社會經濟發展對水資源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為加快解決新形勢下海安縣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水問題,提高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水資源管理能力,根據水利部及江蘇省水資源管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部署,按照“大膽實踐創新,實現重點突破,體現試點亮點,創造鮮明特色”的原則[4,5],2012年7月,海安縣以全省首批八個水資源管理現代化建設試點縣之一的身份開始了水資源管理現代化建設的探索。
海安縣以水資源管理現代化建設試點為契機,主要從完善制度建設、落實目標責任、充實人才隊伍、提高信息化水平、健全管理網絡等方面進行了探索,成效顯著。
2.1 完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帶動水資源管理體制的改革
試點期間,海安縣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制定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三條紅線”控制目標,將“三條紅線”控制目標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縣政府每年3月底前將考核任務分解下達至各區(鎮)、各部門。各區(鎮)及各部門按照下達的年度考核目標,合理確定實施計劃和年度目標,于每年4月底前上報縣政府。縣政府考核組于次年1月底前對各區(鎮)及縣各部門上報的年度自查報告進行核查和現場檢查,確定考核結果。考核結果作為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資源環境審計的重要依據。考核不合格的區(鎮)及部門,須提出限期整改措施,限期整改不到位的,由監察機關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通過將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帶動了水資源管理體制的改革,構建了和諧統一的水資源工作機制,解決了水務一體化管理的問題。
2.2 實施縣域水環境區域補償,激發地方政府治污的主動性
試點期間,海安縣探索制定了《海安縣新通揚—通榆河水環境區域補償實施方案(試行)》,以“誰超標、誰補償,誰達標、誰受益”為原則,以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三項指標作為水質考核因子,在新通揚—通榆河跨區鎮交界斷面實行“雙向補償”,見表1。上游區鎮出境斷面水質指標超過功能區水質目標的,由該區鎮按照超過水質目標值部分和相應的補償標準向縣財政繳納補償資金,通過縣財政對下游區鎮進行補償;上游區鎮出境斷面水質好于斷面水質目標的,由下游區鎮按照好于水質目標情況和相應的獎補標準向縣財政繳納補償資金,通過縣財政對上游區鎮進行獎補。這種上下游“超標補償、達標受償”的方式,不僅推動了水污染防治責任的落實,還激發了地方政府領導治污的主動性,海安縣的水環境質量也由此得到了明顯改善。
表1 2013—2015年新通揚—通榆河沿線各區鎮水環境質量區域補償資金核算匯總 (單位: 萬元)
2.3 完善水資源管理的監控體系,提高水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試點期間,海安縣結合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需要,以供水、取用水、排水等水資源利用循環主要環節為對象,以供水水源地、主要取用水大戶、集中供水系統、排水系統為監控重點,完善了與水資源“三條紅線”控制相適宜的監控體系,實現了轄區雨量、水位、重點取水戶和重點入河排污口的實時監控,建立了常規監測與自動監測相結合、定點監測與機動巡測相結合、定時監測與實時監測相結合的現代化監測模式。在水文應急監測方面取得較大進展,引入便攜式氣質聯用儀、便攜式流動分析儀、便攜式重金屬快速測定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便攜式紫外熒光測油儀、便攜式紫外光譜法COD測定儀、便攜式多參數水質分析儀、紅外分光油分析儀、雙頻ADCP等水污染應急快速測定設備,成立應急監測隊伍,提高了轄區水資源應急監控處置能力,提高了水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2.4 加快基層水利服務體系改革,健全水資源管理網絡
試點期間,海安縣圍繞“機構健全、定編定員、職能明確、財政保障、能力提升”的目標積極推進駐鎮水利服務站的建設和改革,將鄉鎮水利站專職水資源管理人員51人納入事業編制,明確各鎮水利服務站以海安縣水利局的名義行使水資源管理職能,實施轄區內淺層井(負20m內,年取水量小于1萬m3)及工業用水少量取用地表水(年取水量2萬m3內)水資源管理。水資源費征收也由海安縣水利局直接征收改為委托駐鎮水利服務站屬地征收。各鎮水利服務站按照“有一名以上同志專職負責、有一間專門辦公室、有一臺電腦、有一組檔案柜、有一套辦公桌椅、有一套管理制度”的“六有”標準建設。
通過對基層水利服務站的改革和建設,充實了海安縣水資源管理的力量,全縣水資源管理的能力和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2.5 實施水資源費征收體制改革,積極調整水費征收標準
試點期間,海安縣實行了水資源費征收體制的改革,委托各駐鎮水利服務站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組織征收,并將水資源費征收納入駐鎮水利站年度考核。對轄區水資源費征收標準進行了調整,取消了南水北調工程基金的征收。對工業和服務業用水實行超額累進加價制度,對超計劃取水部分,按照累進加價原則加收水資源費,即對超計劃用水戶按不同的加價幅度累進收取水費。在超計劃幅度在5%以上不足10%的部分加收一倍水資源費;超計劃取水10%以上不足20%的部分加收兩倍水資源費;超計劃取水20%以上不足30%的部分加收三倍水資源費;超計劃取水30%以上的部分加收五倍水資源費。
水資源費的使用全額納入縣財政進行預算管理,由海安縣財政局按照批準的部門預算統籌安排。部門預算由海安縣水利局水政水資源科會同有關部門按規定編制水資源費收支預算,并納入部門預算報海安縣水利局財務科進行審核。海安縣財政局按照海安縣水利局以及水政水資源科履行水資源節約、保護、管理職能以及水資源合理開發等需要,核定預算支出。
海安縣通過水資源費征收體制的改革,進一步規范了水資源費的征收、使用和管理,落實了水資源管理的經費保障。海安縣水資源費征收調整標準見表2。
表2 海安縣水資源費征收調整標準
海安縣通過水資源管理現代化試點建設,全縣水資源管理能力明顯增強,用水效率顯著提高,水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水資源供給能力與用水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至試點期末,全縣年用水總量下降至4.28億m3,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到74.3m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至5.7m3,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63,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率達100%,主要指標均達到水資源管理現代化建設標準要求。
[1] 左其亭, 竇明, 吳澤寧. 水資源規劃與管理[M].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5.
[2] 陳陽宇, 王現方. 數字水利——中國水利現代化必由之路[J]. 人民珠江, 2002, 23(1): 52-53.
[3] 張亮, 張金萍, 陳衛賓. 關于我國水資源管理現代化建設的幾個問題[J].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 2011, 32(1): 14-16.
[4] 季紅飛, 馮志祥, 游洋, 等. 關于江蘇水資源管理現代化建設的思考[J]. 水利發展研究, 2013(3): 53-57.
[5] 張秝湲. 江蘇省水資源管理現代化建設實踐[J]. 水利發展研究, 2016(5): 20-23.
EffectandexperienceofwaterresourcesmanagementmodernizationconstructioninHai’anCounty
XIN Penglei
(JiangsuHydrologicalandWaterResourcesSurveyBureauNantongBranch,Nantong226006,China)
In the paper, the pilot content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Hai’an County is introduced. The effect and experience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re summarized. Total water consumption i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rough the pilot progect.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improved notably. The cap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reby basically realizing moderniz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effect; Hai’an
10.16616/j.cnki.10-1326/TV.2017.011.003
TV213.4
A
2096-0131(2017)011-0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