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聞網編輯部
劉世勛1976年與老伴王思榮結婚,一家四代13口人生活在吉林省磐石市東寧街道東風社區。大兒子劉在文和大兒媳婦在新時代附近經營修鞋擦鞋店,孫女劉琪睿已結婚生子,與孫女婿兩人都在市醫院工作。二兒子劉在武與二兒媳婦自主創業開了一家擦鞋修鞋店,孫子劉禹成是國防科技大學的學生。三兒子劉在斌和三兒媳婦在河南街經營一家農藥商店。孫子劉鴻見現在磐石市一中讀書。劉世勛一家人遵規守法,相親相敬,和睦相處,其樂融融,營造了文明、和睦、溫馨的幸福之家。2016年劉世勛家庭被評選為“吉林好人·最美家庭”標兵。在2016年12月12日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劉世勛家庭獲得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用心經營家庭,用愛維護親情,融洽的家庭氛圍是家族興旺之本。家庭和諧,社會才能和諧。在劉世勛和王思榮夫妻倆的言傳身教下,長輩愛護晚輩,晚輩孝順長輩。父子和諧,婆媳親近,夫妻親密,兄弟、妯娌之間互相關愛,這么多年來一家人從來沒有因家庭瑣事紅過臉兒,逢年過節,全家聚會、文藝聯歡更是其樂融融。劉世勛與老伴王思榮之間沒有海誓山盟,也沒有甜言蜜語,他們攜手走過了半個世紀,如今孩子們都已成家立業。現實安穩,歲月靜好,他們用時光細細雕刻“愛”字,在細沙長流間慢慢變老。
在企業改制的大潮中,劉世勛的兒子兒媳婦陸續成為了下崗職工,他們文化水平不高,沒有專業技術,難以找到一個理想而又體面的工作。兒子和兒媳婦的情緒低落,劉世勛老兩口鼓勵他們:“不要急,不要慌,只要肯吃苦、肯用心,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國家提倡改革開放,下崗不可怕,總會找到出路的。”在他們的支持鼓勵下,兒子兒媳婦們學會了修鞋,并在街邊搭起了修鞋攤。他們一開始都有些不好意思,總覺得修鞋不是長臉的活兒,劉世勛和老伴就經常到修鞋攤,和他們聊天,給他們打下手,讓他們明白憑雙手掙錢,靠勞動致富,沒什么丟人的。慢慢地孩子們建立了信心,將精力都用在了小小的修鞋攤上,他們的手藝越來越好,不但鞋修得好,而且服務態度也好,回頭客越來越多了。
如果說誠信是基石,那么質量就是保障。為了給顧客提供更加專業和全面的服務,劉世勛鼓勵兒媳婦自費外出學習,提高修鞋水平。就這樣從小小修鞋攤到幾十平方米的商鋪,“擦鞋修鞋店”被更多的石城人們所熟知,良好的口碑引來了大合作,二兒子家的“華師傅擦鞋修鞋店”成為了磐石“大興鞋業”指定售后服務處。二兒媳婦石繼華作為巾幗典型還接受了磐石電視臺“創業之路”欄目的的采訪。現如今大兒子和二兒子家的修鞋擦鞋店生意紅火,效益可觀。三兒子夫婦,在激烈競爭的農藥市場,也占有了一席之地。王思榮一有時間就到兒子們的店中,幫著打掃衛生,整理店鋪。
退休在家的劉世勛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他總是有新的想法,總是每天都充滿朝氣。雖然已是古稀之年,但歲月似乎只在他的臉上留下了痕跡,他的身體里永遠有一顆永遠充滿活力的心。
劉世勛的家人都很喜歡文體活動,他們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說是文藝之家一點兒也不為過。有的能編能寫,有的能歌善舞,有的會攝影錄像,有的還會唱二人轉呢。大兒子是長跑隊協會的骨干成員,大兒媳婦是磐石飛躍跳繩的核心人物。他們家豐富的文化活動受到了新聞部門的重視,磐石市電視臺多次采訪、播出關于他家文化生活情況的新聞報導。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不論離家多遠,人們都會盡量趕回家吃團圓飯。劉世勛想辦個家庭春晚,讓一家人過個與眾不同的春節,老伴和孩子們積極地表示支持。在反復討論后,確定了節目名單,全家總動員,經過精心策劃,認真排練,以及在親朋好友大力支持配合下,劉世勛家庭成功地舉辦了羊年家庭春節晚會。現場錄制的晚會視頻經過后期精心制作,還上傳到了優酷網、搜狐網上。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講話精神,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生動有效的家庭教育有機結合,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與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聯合開展“我愛我家”——2015年全國家庭情景劇展示活動,劉世勛家庭積極響應。在婦聯組織的指導下,以“弘揚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為主題,劉世勛家庭自編自演、自導自拍的家庭微型情景劇《順者為孝》通過省、市婦聯層層推薦,成功入圍全國《我愛我家》家庭情景劇展示活動,并獲得了全國優秀作品獎,這也是吉林省唯一獲獎作品。
(摘自山西新聞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