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雪+王華麗+穆彬彬
摘 要:為了研究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議對居民生活狀況的影響,本文以新疆農村居民消費為研究對象,測算、比較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的變化特征,詳細分析了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狀況和食品消費結構的變動趨勢,發現新疆農村居民生活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關鍵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消費結構;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議
中圖分類號:F126.1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7.11.006
Abstract: In order to discuss Central Xinjiang Work Forum's influence on residen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in Xinjiang, Engel's coefficient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Detailed analysis of rural residents' fluctuant trend in consumer expenditure and food consumption structure reflects that rural residents' living condition improves dramatically.
Key words: rural resident; Engel's coefficient; consumption structure; Central Xinjiang Work Forum
黨中央分別于2010年和2014年召開兩次新疆工作座談會議,對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做出了重要部署。尤其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對于新疆的經濟發展要落實到改善民生上、落實到惠及當地上、落實到增進團結上[1]。由此中央出臺了一系列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的重大舉措。
為了深入研究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議以來新疆居民的生活狀況,本文特別以新疆農村居民為例,根據《新疆統計年鑒(2010—2016)》中農村居民生活消費的有關數據,通過測算恩格爾系數大致了解其基本生活狀況,分析消費結構變化現狀與趨勢,以期評價中央政策對新疆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
1 恩格爾系數與新疆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測算
1.1 恩格爾系數及其評價標準
恩格爾系數(Engels coefficient)是食物支出總額占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是由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提出的,具體表述為: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則會下降。推而廣之,一個國家越窮,每個國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隨著國家的富裕,這個比例呈下降趨勢[2]。總結這一居民生活消費的變化規律就是恩格爾定律,現多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生活水平或富裕狀況。
聯合國糧農組織用恩格爾系數作為確定生活水平發展階段的標準[3],恩格爾系數由食物支出金額在總支出金額中所占的比重來最后決定。具體來說,恩格爾系數達到0.59以上為貧困,0.5~0.59為溫飽,0.4~0.5為小康,0.3~0.4為富裕,當恩格爾系數低于0.3時,為最富裕。
1.2 新疆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的測算
根據新疆維吾爾治區統計局網站公布的已有統計年鑒數據,整理、計算出了2009—2015年期間新疆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表1),發現2009年以來新疆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的變化具有以下兩個顯著特點。
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整體上高于城市居民,反映出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于城鎮居民這一現實。2009年,在中央新疆工作會議召開前,新疆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是0.36,已達到富裕水平;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是0.42,雖已基本達到小康水平,但仍高于城鎮居民6%。到了2015年,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是0.34,高于城鎮居民兩個百分點。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11、2012、2013這三年,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反而分別低于城鎮居民2%,2%和1%,這說明一方面在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之后對新疆農村地區加大了實物救助尤其是食品類救助的力度[4],另一方面全國各省市對口援疆轉移性支付增加。
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總體呈現明顯下降趨勢。2009—2015年6年的時間內,新疆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了4%,最終達到2015年的0.32,富裕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由2009年的0.42下降至2015年的0.34,下降幅度為8%,其中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會議召開后僅僅一年的時間里,新疆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就降低了4%。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的幅度快于城鎮居民,并且與城鎮居民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相對富裕程度逐漸提高。
2 新疆農村居民消費結構變化分析
消費結構是指在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人們在消費過程中所消費的各種不同類型消費資料的比例關系[5],是一定的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相互作用的產物。消費結構的良性變動反映為:生存資料在消費支出中的比重逐步下降,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的比重逐步上升[6];在各種消費形式的支出中,食品比重逐步下降,衣著、用品的比重逐步上升;食品的支出比重中,主食品的比重下降,副食品的比重上升。在這里主要分析新疆農村居民各種生活消費支出和食品支出比重這兩種消費結構變化情況。
2.1 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結構變化情況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年鑒》所顯示的分類,把新疆農村居民生活消費結構分為食品、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障和其他商品及服務這8個部分,通過整理、計算得到2009—2015年新疆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狀況(表2)。endprint
2.1.1 生存資料消費支出狀況 (1)食品消費比重逐年下降,衣著支出總額不斷增加。新疆農村居民食品消費占比(即恩格爾系數)從2009年超過40%下降到2015年34.07%,基本達到富裕水平。但不能忽視食品支出仍然并且長期是農村居民消費的重要部分,因此有必要以膳食結構為切入點,這會在后面一部分詳細論述。(2)人均衣著支出增長超過兩倍,從2009年的261.26元增加到2015年的691.27元,占比略有小幅波動。(3)住房消費增長近3倍,從2009—2013年比重不斷增加,基本與全國房價上漲趨勢吻合,但2014年住房消費比重比前一年下降了7個百分點,這說明在全區開展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對解決農村居民住房需求初有成效,農村居民住房狀況得到改善。(4)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衣著、住房消費會大大增加,但經過一段時期,這兩種消費得到較好的滿足以后,它們在消費結構中所占的比重會較少,逐步趨于穩定[7]。這表明新疆農村居民滿足吃、穿、住為主的生存型消費需求階段仍未結束,消費結構依然偏向低層次消費,人民生活水平質量有待提高。
2.1.2 發展資料消費支出狀況 (1)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絕對值從2009年人均107.28元增長到2015年的396元,增長幅度超過3倍,所占比重也穩步上漲,說明農村居民生活選擇消費越來越多。(2)交通通信消費支出不斷增加,從2009年人均319.39元增至2015年的1 031.63元,所占比重也僅落后于食品和居住消費,位列第三,說明近5年來新疆農村地區交通通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民生活出行更加便利。
2.1.3 享受資料消費支出狀況 (1)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增長近4倍,其中2013—2014僅一年的增長幅度就接近兩倍,這正是因為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議提出對南疆地區實施12年免費義務教育,故農村家庭用于書籍、文化用品等教育方面的支出增加。(2)醫療保健支出穩步上升,所占比重波動下降。一方面說明農村醫療條件改善,能夠解決農民醫療需求;另一方面,不考慮物價等因素的影響,新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推進和補貼標準的不斷提高,使得醫療消費占總體支出比重基本保持下降態勢,農民實際醫療支出并沒有增加[4]。
2.2 食品消費支出結構變化情況
依據《新疆統計年鑒(2010—2016)》的數據,筆者選取糧食、豆類及豆制品、蔬菜及菜制品、食油、肉禽及制品、蛋及制品、食糖以及干鮮瓜果類這8種主要食品類型,整理得到新疆農村居民家庭人均主要食品類消費量(表3)。
從表中不難看出,首先,糧食類消費量不斷減少,但仍在食品消費總量中占絕對比重。在這里糧食類消費包括小麥、稻谷、薯類等我們通常所說的主食,對糧食消費量減少說明農民對其他食品消費量增加,膳食結構不再單一。其次,蔬菜及菜制品、干鮮瓜果類消費量基本保持平穩上升。再次,高營養的肉禽類和蛋類消費量不斷增加,這不僅表明農民更加注重均衡營養的膳食結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收入不斷提高[6]。最后,豆類及豆制品和食糖的消費量比重一直較低,一方面可能與農民飲食習慣有關,另一方面可能也說明供應量偏小,可獲取的方式單一[7]。
3 結論與討論
3.1 結 論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增幅大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生活消費支出比大幅下降,城鄉消費差距逐漸縮小。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穩步下降并逐漸趨于穩定,生活水平由小康逐步進入相對富裕階段。
新疆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發生明顯改善,盡管生存資料消費支出仍占絕對比重,但發展和享受資料消費,例如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化娛樂消費增長較快,說明農民生活消費選擇項越來越多,消費層次不斷提升。除了吃飽穿暖基本需求外,更加注重均衡營養膳食,消費結構更加合理。
3.2 討 論
由于南北疆經濟水平發展不同,導致新疆不同地區間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差異巨大,而本文主要采用統計年鑒中農村居民消費的總體數據,并未實地調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結論的可靠性。
本文只是對消費支出和結構的情況進行簡單的描述分析,并未對影響消費結構變動的因素進行量化分析,分析過程缺乏深度。
參考文獻:
[1]吐爾文江·吐爾遜.乘風破浪正有時——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解讀[J].中國民族,2014(7):14-17.
[2]陳強強,孫小花.甘肅省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與消費結構評價[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8):2441-2442, 2462.
[3]羅偉雄.中國農業經濟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481.
[4]宋高燕.新疆城鄉居民消費增長與結構優化路徑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3.
[5]尹世杰.消費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3.
[6]吳薇.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變遷分析[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9,13(6):50-53.
[7]龔曉菊.北京市居民消費結構及其變化趨勢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2,26(3):93-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