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報編輯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針對特定人群的商品層出不窮。超市商家宣傳兒童醬油是“天然釀造低鹽淡口的醬油”,很多家長給孩子買這種專用醬油。那么,兒童醬油真的適合3歲以上的兒童嗎?
相關調查顯示,兒童醬油的成分含量與成人醬油無異,不具有宣稱的“低鈉減鹽”等特點。兒童醬油是否適合兒童,與兒童食品相配套的國家標準何時出臺,兒童食品市場如何整頓,引發業內和消費者關注。
不久前,深圳市消委會聯合市品質消費研究院等機構發布了5款市售兒童醬油比較試驗結果。5款兒童醬油整體情況較優,但與成人醬油相比售價更高的5款兒童醬油的含鹽量、氨基酸態氮含量并無優勢。
據悉,本次比較檢測樣品源于醬油消費調查中消費者喜愛的醬油品牌,均為工作人員在商超模擬消費者購買。5款兒童醬油均于深圳購買。
根據檢測結果,5款醬油整體情況較優,未檢出配制醬油冒充釀造醬油的情況;重金屬、微生物指標、食品添加劑、危害物、生物毒素檢測結果均符合相關標準。
兒童醬油自帶“淡口低鹽”光環。據5款同品牌成人醬油與兒童醬油的比較顯示,3款同品牌兒童醬油含鹽量高于成人醬油。兒童醬油售價是成人醬油價格的兩倍,但對比質量指標(食鹽含量、氨基酸態氮),兒童醬油的品質并未優于成人醬油。
深圳市消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家暫未出臺兒童醬油相應生產標準和執行標準。由于兒童醬油標準缺失,兒童醬油與成人醬油的品質無法有效區別,消費者沒必要為“兒童”兩字付出更高價錢。
據國家高級營養師劉慶囡介紹,2013年發布的新版中國居民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其中鈉的部分有幾點重要變化:成人每日攝入量從2200毫克下降到1500毫克;大幅下調了0~1歲嬰兒的鈉攝入參考量;50歲以上老人的鈉攝入量也進行了下調。這次調整的背景是中國居民膳食中鈉嚴重超標,人均鈉攝入在4000毫克以上,超標的原因正是過度添加鹽、醬油、味精這些調味品。
針對這樣的需求,一些商家推出了兒童醬油,希望用更健康的概念來贏得市場。
某衛生監督所相關工作人員說:“其實,如果我們能夠仔細看看營養標簽,就能發現其中的真相。”在市場上隨機選擇的某“有機醬油”品牌下的嬰幼兒型和成人醬油,通過比較可以發現,兩種醬油成分含量幾乎一模一樣,兒童醬油并沒有該品牌宣傳的低鈉減鹽的特點,只是多標注了鈣和鐵的指標而已。
而更有些“聰明”的廠商,為了防止家長一眼能看出來兒童醬油并不低鈉,開始在細枝末節上動手腳。如某品牌的兒童醬油,乍一看每份中鈉含量523毫克,比成人914毫克低很多,但是仔細看就會發現,成人醬油的成分是按照一份15毫升計算的,而兒童醬油是按照10毫升計算。換算成同樣標準,兒童醬油含鈉量和成人款相差無幾。
該工作人員介紹,按照國家標準《GB 28050-2011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要求,達到“低鹽”要求,必須是鈉含量≤120mg/100g。可見,市場上的兒童醬油往往達不到這個要求。而在蛋白質與氨基酸指標上,兒童醬油的優勢同樣不明顯。營養成分表顯示,兒童醬油的蛋白質含量在8.2~10g/100ml之間,與普通醬油并無差異。
需要注意的是,鹽(含有大約39%的鈉)是醬油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醬油中的鈉含量在6%左右,兒童醬油中的鈉含量并不比普通醬油低;即使是鈉含量為普通醬油一半的低鈉醬油,鈉含量依然不低。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吃鹽要少于5克(大約2克鈉),兒童應更少。如果每天吃一勺普通醬油(約15克),攝入的鈉就接近成人推薦量的一半了。如果認為多吃兒童醬油有利于健康而肆無忌憚地給孩子吃,日久天長,鈉攝入量就難免超標,給孩子的健康埋下隱患。
網友“幸福一生6199”說,很多兒童醬油只是普通釀造醬油,并非所標示的兒童醬油,也缺乏兒童醬油作為兒童食品的科學依據;網友“現實男孩”對如何判定某個產品是兒童醬油,什么樣的產品可以標識兒童醬油有很多疑問;更有網友尖銳地指出,普通醬油非要宣傳適合兒童食用,說白了就是為了提高利潤。
有關專家表示,孩子在半歲左右添加輔食后,如果消化與發育均較好,可以適量攝入一點調味品,但量一定要少。一般來說,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適當吃一點鹽,3歲以內的嬰幼兒最好不吃醬油、胡椒、味精等調料。兒童醬油即使含鹽量少、營養成分高,也應慎食。因為兒童尤其是幼兒,其發育尚未完全,臟器很嬌弱,而醬油等調味品所含的鈉會造成腎臟負擔。嬰幼兒的味覺也正處于發育過程中,對外來調味品的刺激比較敏感,加醬油、鹽等調味品易造成嬰兒口味重,挑食、厭食。兒童飲食應以清淡為主。
專家建議,家長應該對兒童醬油抱以理性態度,不要被商家的營銷行為所左右。成人也好,兒童也罷,醬油畢竟只是調味品,還是要盡量少吃,兒童醬油中氨基酸含量的多少對孩子健康起不到決定作用。
對此,專家表示,人從調味品中所能攝取到的營養極微,蛋白質等營養元素絕大多數來源于菜肉蛋米等日常食用的食物,醬油中含有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對營養的貢獻可以說是完全可以忽略的。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魚肉類、蛋類和水果,均衡營養,這樣更有利于保障他們健康成長。
從表面上看,兒童醬油似乎是一個健康的選擇,可通過比較發現,無論是所謂的低鹽高蛋白,還是所謂營養純天然,其實都是商家的噱頭。
食品打上“兒童”的標簽來吸引家長購買,這個套路由來已久。市面上常見的有兒童醬油、兒童面條和兒童牛奶等。
針對兒童食品的安全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發布消費警示指出:在我國,除3周歲以下嬰幼兒的必需食品外,尚無其他有關兒童食品的概念和相關食品標準。即使標注“兒童”字樣或印有兒童頭像(卡通)的食品,也只能按普通食品標準進行管理。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我國有針對嬰幼兒奶粉、輔食的安全標準,年齡層次覆蓋的是0~3歲。對于3歲以上的兒童,我國目前并未出臺兒童食品標準。對于兒童食品添加劑,目前的標準使用的是成人食品安全量,其添加量并沒有考慮兒童身體的安全因素。兒童的身體尚未發育成熟,排解能力差,按照成年人的標準攝入添加劑,無疑給兒童健康帶來了更大的風險。
專家提醒家長們,不要被眼花繚亂的“兒童專用”迷了眼,選購時仔細看營養標簽和成分表,并不難判斷其高價是否合理。“兒童健康成長的關鍵是營養均衡,比如小孩平日攝入蛋白質較多,那么在兒童食品上就該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若小孩只吃富含維生素的菜而不吃肉,則應補充蛋白質。”
(摘自《中國食品報》2017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