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萍
上個月,“新晉姥姥”佟阿姨伺候女兒月子,又是抱寶寶,又是忙著給大人孩子洗衣服,忙得不亦樂乎。這幾日,當她準備想要打掃屋子時,突然發現手指疼痛異常,就診后才發現自己患了腱鞘炎。
專家指出,干家務活過于勞累,會使手部積勞成疾,患上腱鞘炎。專家提醒,干家務活不要過度勞累,干活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手部健康。
做飯、刷碗、抱寶寶、伺候月子……剛過去的一月里,佟女士的女兒給佟女士生下了孫子,“新晉姥姥”忙得不亦樂乎,既要準備家人的一日三餐,又要專門給女兒準備月子餐。除了餐食,還要照顧剛出生的小孫子,換尿布、洗澡、喂奶……樣樣不能耽誤,雖然又忙又累,但是佟女士心里比蜜甜。
這幾天,佟女士想要打掃衛生,右手抓不穩笤帚,感到手指疼痛,于是來到醫院就診,發現是得了腱鞘炎。“這幾天感覺手指有些伸不直,動一動關節處還有彈響。”佟女士說。
據城區某醫院骨科王醫生介紹,現在佟女士這樣的腱鞘炎的患者很多,其中,絕大多數是中年女性。“腱鞘是套在肌腱外面的滑膜管,是保護肌腱的滑液鞘。肌腱長期在此過度摩擦,即可發生肌腱和腱鞘的損傷性炎癥,引起腫脹。如果不治療,有可能發展成永久性活動障礙。”王醫生說。
為什么長期做家務容易患腱鞘炎?王醫生解釋,人的每根手指都有一根伸肌腱和一根屈肌腱,屈肌腱掌管手指的彎曲,而保護它的外面那個“套子”,就是腱鞘。當手指重復或過度活動時,肌腱和腱鞘之間過度摩擦,就會造成腱鞘和肌腱的慢性損傷,并引起腱鞘的無菌性炎癥。在這種情況下,手的屈肌腱在腱鞘內活動時,會由于內腔過于狹窄而受到壓迫,肌腱在腱鞘內滑動時就會出現疼痛和運動障礙,這就是腱鞘炎。簡單地說,腱鞘炎就是一種運動傷害,而慢性勞損或急性損傷都是它發病的主要因素,寒冷刺激則會加重癥狀或誘發此病。
王醫生介紹,狹窄性腱鞘炎常發生在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尤其是50歲左右的女性。她們在生活中往往承擔著大部分家務,手部經常受涼水刺激,由于血管收縮,加重了腱鞘滑膜的水腫,久而久之,腱鞘入口處會增厚變硬并壓迫肌腱,肌腱也容易形成壓痕及結節,致使肌腱滑動時不能或難以通過狹窄的腱鞘,從而在手指伸屈活動時發生彈響或手指無法伸屈。“現在一些愛玩手機、電腦的人,也是腱鞘炎的高發人群。”王醫生介紹。
王醫生認為對于疾病最重要的是預防,腱鞘炎的發生有著非常重要的預警信號。“比如說大拇指的屈肌的腱鞘炎,早期不會那么疼,早期只會有一些輕微的不舒服。有的時候大拇指彎曲伸直的過程中,就‘咔嗒彈響一下,我們醫學術語叫‘扳機指,好像扣了一下扳機一樣,咔嗒彈響一下,雖然不是很疼,但是過程不順暢,這就是早期腱鞘炎的征兆,說明肌腱還能在隧道里通過,只不過稍微有點腫脹,有點卡了。早期輕度一點的不舒服,手指咔嗒有彈響的時候,就提醒我們一定要注意休息了。”
如果真的得了腱鞘炎,也不用過分慌張。王醫生說:“這個疾病大多數可以通過保守治療的方式得到緩解或者治愈,只有很少的需要手術來治療。”王醫生建議,凡是勞損性的疾病一定要反過來,過度勞累一定要過度休息一下,對于拇指的腱鞘炎,需要大拇指持續用力的工作一定要注意減少、避免;對于手腕的腱鞘炎,需要手腕持續用力地活動,包括大拇指用力都要避免。另外一個方面,勞損性疾患可以經常對局部進行熱敷,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血液循環的改善也能減輕癥狀的發生。
(摘自《眉山日報》2017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