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市扶貧和移民局黨組書記、局長 廖 燕
打贏脫貧攻堅戰 助力撫州小康夢
□撫州市扶貧和移民局黨組書記、局長 廖 燕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作為一名扶貧工作者,我們深感脫貧攻堅,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近年來,撫州市集中多方面的力量打好脫貧攻堅戰,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全省排名保持先進。2016年,在全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評價中,撫州市連續第三年被評為“A類先進單位”。二是資金投入大幅增長。2016年投入市級以上財政扶貧資金3.45億元。其中:投入中央、省級財政扶貧資金3.25億元,較上年增加1.16億元,增長54.8%;撫州市本級財政投入扶貧資金2000萬元,較上年增加1150萬元,增長135.3%;爭取各類社會扶貧資金4.2億元。三是減貧目標任務高質完成。全市貧困人口由2016年初的12.6萬人減少到6.8萬人,凈減少5.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3.9%下降到2.1%。64個貧困村實現脫貧退出,貧困村由223個減少到159個。第三方評估撫州市貧困戶滿意度達98%,貧困村滿意度達100%。四是貧困群眾收入穩步提高。2013年底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3545元增長到4098元,增長15.6%,超出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個百分點(2016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447元,增長8.8%)。五是貧困人口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全市高標準建設移民集中安置點22個,對4523個貧困人口實施了扶貧移民搬遷。全市223個貧困村完成了村級衛生計生服務室標準化建設。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完成購買大病醫療補充保險工作。
成績已然成過去,脫貧攻堅正當時。當前,撫州市扶貧工作進入了全面攻堅的關鍵時刻。下一步,撫州市將深入學習好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結合實際,緊扣2017年的脫貧目標,勇于擔當,真抓實干,凝心聚力,全面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進一步提升貧困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打好“攻堅戰”,推進“百日行動”。當前,重點要按照脫貧攻堅“百日行動”總體要求,落實產業扶貧全覆蓋、健康扶貧再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再精準、教育扶貧再落實、貧困村村莊整治再推進,統籌推進“十大工程”,扎實推進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確保進一步筑牢貧困群眾脫貧基礎。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力加勁,再添措施,補齊短板,把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抓得更細更實,確保高質量完成今年脫貧摘帽任務。
聚集“多要素”,形成攻堅合力。一是凝聚資金整合合力。抓好資金整合,將已明確的中央、省、市47項資金納入整合,重點用于實施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項目。二是凝聚社會資源合力。統籌社會資源,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貧開發,促進社會資源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聚集。三是凝聚行業扶貧合力。強化督促檢查,引導各行業各部門制定差異化扶持政策,將資金傾斜投向貧困村和貧困人口。
堅持“精準細”,完善評估考核機制。一是健全動態管理機制。堅持動態跟蹤識別貧困人口,逐戶摸清情況,遺漏的、返貧的重新納入,脫貧的堅決退出,造假的切實清退,確保扶真貧、拔窮根。二是健全脫貧退出機制。建立由統計調查部門主導開展的市級第三方評估機制,嚴格按照退出標準和工作流程,切實做到脫真貧、真脫貧。三是健全目標考核機制。加強考核獎懲,制定、健全和完善相關脫貧攻堅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實行細化量化的精準考核。
架設“高壓線”,推進廉潔扶貧。一是加強干部作風建設,推進開展“廉潔扶貧”行動,陽光操作,嚴格落實項目資金專款專用制度,公告公示制度,招投標制度,竣工驗收制度。二是開展“黨建+精準扶貧,爭當貧困群眾貼心人”主題實踐活動,把機關黨建與脫貧攻堅工作、黨員干部結對幫扶、轉變干部作風緊密結合起來,使全局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著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三是開展扶貧資金項目管理大排查,研究解決扶貧資金滯留和資金整合難題;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扶貧資金項目管理制度,提高扶貧資金使用績效。
報告中對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提出明確要求,這些要求是撫州市扶貧和移民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作為扶貧系統的一名干部,我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堅持以貧困群眾為本,力求務實、擔當實干,多干一些讓群眾真正受益的事,并把每一件事干好、干成,同全市人民一道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為實現撫州與全國全省同步小康的宏偉目標而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余忠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