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李茂鳴
實力/王瓊輝 圖
老家是一種方向
四川◎李茂鳴
實力/王瓊輝 圖
每年風都從老家趕來,向城市的每一扇窗口,送去明亮的問候。
順著風吹來的氣息,我們看見越來越枯瘦而延伸的藤,像道路與河流,沿著生命的記憶,成為老家永不磨滅的方向。
多年前從老家帶來的梨,一直放在抽屜里,今天突然看見,卻像一個久遠的概念,剩下一層枯干的皮,只有一口泉眼的井,卻在我的背上流淌浸潤,讓我的足跡總是濕濕的,時常向著老家的方向,生根發芽。
一代一代的人,從石拱橋上走出,最后,留下彎曲的背影,像一張弓,將大家射向遠方,卻難再有另外的弓將大家發射回去。家鄉,至今存留著冬天里白鵝般的雪,以及春風燕語,柳樹和我寫給春天第一行翠綠的詩句。
其實,除了老家是一種方向,我不知它還應該是什么。
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失去方向,行走于一片無邊的蒼茫之中。
河流一拐彎,就拐出一個村莊。
因此,許多的村莊,不是站在河的之字點上,就是生活在河流的臂彎里,幸福得就像早晨剛睜開眼睛的一滴露水。
許多的魚,也因此找到上岸或岸邊產籽的理由,尤其是在汛期與洄游產卵的魚不期而遇。
村莊總顯得格外熱鬧。
站在時間的河岸上,蘆葦一直目送著流水遠去,沒有太多的話要說。
蘆花有時是我漂亮的女兒,有時是我賢惠善良的妻子,她們總在等我、盼我……
河流不斷地拐彎,串起無數的村莊,像項鏈掛在大山的脖子上。
一片石頭,總是托舉著另一片石頭。
山里的石磨,一生咬合著,像一對日夜廝磨的老夫妻。此刻,他們靜靜地停放在老家的屋檐下,如一對生活的啞巴,過著平淡而實實在在的日子。
她們一生咀嚼著莊稼與貧困,牙齒磨光、磨平,又長出新的牙齒,她們吃盡了生活的勞累,但從不抱怨。
石磨,說過的話都成了粉末,沒有說完的話,也許還會從磨心里鉆出來,重新發芽。
月光下,一對石磨來自同一座山里,她們以媒為婚的愛情,天長地久,牢不可破。
她們的兒女都去了遠方,并且都安了家。
山里的石磨,依然停放在那里,從不驚動外邊的風雨。
素面朝天,也不用蓋蓋子。一滴屋檐水,掉在里面,永遠也不會干涸。
這些水缸,總是清靜無為地躺在屋檐下,也讓鄉下的日子更加清靜無為。
一砣石頭,鑿出的水缸,與水井平起平坐,也永遠受到兒孫的尊重。
一口水缸,把鄉下的日子,簡單成一鍋稀飯。
把貧空的日子過到底,這是鄉下人的愛情。
所以,鄉下盛水的缸子也盛月光和愛情,讓鄉村古老的辮子長得更長。
在鄉下,我敢肯定,沒有一只麻雀,不是喝屋檐下水缸里的水長大的。
火柴顯得有些落伍,跟不上時代,但在一些高檔賓館,能看見火柴精美的包裝,火柴的身份、地位已變得十分高雅。
優雅地劃一根火柴,舉在眼前,直到灼痛記憶的手指。
我卻看見鄉村一個貧窮的夜晚,一盞富有的油燈,聽見長夜里,那一聲明亮而又遼闊的雞鳴。
一根經常發呆的木柴棍,也總在夜晚到來時,撞擊夜的磷面,讓靈魂開竅,更加聰明地展開苦讀,直到考上大學,成為鄉村廣播里最大的喜訊。
一根火柴,把村莊上上下下團結得十分緊密、不可戰勝,火柴還常常作為老師手中的教具,拼出各種各樣的幾何圖形。
記憶里的火柴,也是國家的棟梁之材。
竹子,是我遠方的親戚,最愛住在鄉下的竹子,不肯進城,許多的竹子站在一起,形成的海叫“竹海”。
竹海總愛在夏天戴墨綠色的眼鏡。
竹葉沙沙響動的聲音,也總在夜里,牽動著一個人的神經。
竹林總在房前屋后,站成等待的風景。
竹林深處,總有一雙眼睛注視著我們走動的腳步。
竹影,落滿母語的村莊;竹笛,總是描述著一個少年心中的愿望。
竹笛的清脆之聲,常常越過人浪,
抵達城市的居處,并為我們開啟另一扇窗口。
我是鄉村那片竹林之中走散的一棵竹子,在城市總感到特別地孤獨,竹子是我遠方的親人。
這棵黃桷樹下,每隔一個小時就響起鈴聲,上課的鈴聲與下課的鈴聲,把時間分成一小段一小段的。
鈴聲也讓地里的玉米站得很直,國歌聲中,也同樣升一面紅色的旗幟。
在這里有個叫娟娟的城里來的女教師,聲音特別清脆。
山坡上,連啃草的羊群也特別愛聽她給孩子們朗誦課文的聲音,她也特別愛吃村里人種的蔬菜。
后來她被一輛小車接走,走那天早晨下著小雨,同學們都哭了,老師也哭了,小車在不停地吼叫、催促。
后來又來了一個戴眼鏡的男老師,同樣每隔一小時就響起鈴聲,同樣把時間分成一小段一小段的。
農忙時節,上課的鈴聲便稍微放慢一點,下課的鈴聲,也稍微有一點提前。
一所懸崖邊的鄉村小學,鈴聲有時也會中斷……
斷電的夜晚,同學們立刻拿出準備好的蠟燭。
艱難的日子,常常破開一道道口子,露出張張饑餓的嘴巴。
貧窮的燈芯燃盡落下,稍不留神,也會把夜色,燃一個窟窿。
這時,母親要為找到一塊合適的布料發愁,為把小塊補丁巧妙連接,常需要母親上下打量,反復比對合適的布料與顏色。
之后,坐在低矮的屋檐之下,挽起油燈或月亮的光線,一針一線細心補綴。
一塊黑色的補丁,穿在身上,也沒有人笑話。親愛的補丁,原來也是母親的杰作。
陽光明媚的日子,幸福,已不需要補丁照耀,但在夜里,我卻時常看見那一塊明亮的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