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馬鞍山市公路運輸管理局 蘇高平
新形勢下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現狀與發展對策
安徽馬鞍山市公路運輸管理局 蘇高平
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是指對道路運輸車輛在保證符合規定的技術條件和按要求進行維護、修理、綜合性能檢測方面所做的技術性管理,其目的是保持良好的車輛技術狀況,保證道路運輸車輛的運行安全,為運輸生產經營活動提供高效、安全、優質的保障服務。交通運輸部修訂重新頒布的《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規定》(簡稱新規定)已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執行。新規定明確了要對道路運輸車輛進行定期檢測,并對檢測周期做了詳細的規定,檢測結果成為道路運輸管理部門進行車輛技術管理、核定車輛經營范圍的重要依據。因此,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已經成為加強車輛技術管理、保證道路運輸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新規定實施以來,給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帶來較大影響。
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站是保障道路運輸車輛良好技術狀況的技術支撐,在發展開始大多都是由交通管理部門主辦,但隨著體制改革的逐漸推進,檢測站發生了由管理型向技術服務型的轉變,檢測站也被定義為自負盈虧的技術服務企業。新規定實施后,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營收大幅下降,以前每年二級維護竣工車輛檢測收入占本年度的60%左右,現在只占不到10%。據不完全統計,二級維護和技術等級評定檢測總數比同期下降60%以上,其中,二級維護檢測同比下降高達90%以上,因二級維護檢測車輛數占全部檢測數量約2/3,對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的營收造成較大影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二級維護”落實不到位。新規定出臺后,對二級維護竣工車輛,不再強制要求到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上線檢測,而由具備維護竣工檢驗條件的經營者自行檢驗,并對檢驗合格者簽發竣工出廠合格證。由于道路運輸經營者對新規定的錯誤理解和經濟利益的驅使,造成實際情況是維護不到位,或者是不再進行“二級維護”,加上宣傳沒能及時跟上,運輸經營者沒有真正領會新規定的內涵,認為營運車輛不再需要進行二級維護了。
(2)運輸經營者安全觀念淡薄。目前車主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80%以上的個體運輸經營者沒有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識,更沒有主體責任的意識,只要車輛能跑動就沒有必要去修車,二級維護并沒有在他們腦中形成較強的概念,如今不用強制到運管部門備案正好可以擺脫管制,省錢、省事、省時間更是求之不得。
(3)受檢測周期頻次的制約。新規定實施前道路運輸車輛必須每年進行車輛技術等級評定和2次~3次二級維護檢測。新規定實施后,客車、危貨運輸車自首次經國家機動車輛注冊登記主管部門登記注冊不滿60個月的,每12個月進行1次檢測和評定;超過60個月的,每6個月進行1次檢測和評定。其他運輸車輛自首次經國家機動車輛注冊登記主管部門登記注冊的,每12個月進行1次檢測和評定。
(1)加強監督檢查,督促運輸經營者落實各項制度。新規定要求運管部門對道路運輸經營者車輛技術檔案、車輛維護記錄及車輛定期檢測和評定的執行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檢查結果納入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范疇,并與運輸車輛審驗直接掛鉤。所以運管部門應加強監督檢查,督促運輸經營者落實各項制度。一是要求運輸企業根據車輛數量和經營類別合理設置部門,配備人員,對車輛擇優選配、正確使用、周期維護、視情修理、定期檢測和適時更新實施全過程管理,按照國家有關汽車維護標準、車輛維修手冊、使用說明書等技術文件,結合車輛類別、車輛運行狀況、行駛里程、道路條件、使用年限等因素,自行確定車輛維護周期,自覺實施維護。二是建立車輛維護制度,督促道路運輸經營者落實各項制度,加強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工作,明確對綜合性能檢測機構、機動車維修經營者、道路運輸經營者的車輛技術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各項職責,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
(2)強化技術培訓,提高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檢測水平。檢測行業是一個技術行業,如果從業人員素質低、人員流動頻繁,加上競爭激烈,從業人員沒有從業榮譽感,不能為投資者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這些都是行業不穩定的根源。所以,新形勢下對檢測站人員素質要求應提高,檢測員須相關專業的國家全日制教育部門認可的專科以上文憑,引車員還應該具有相應駕駛執照,相關管理者須中級及以上職稱。一是要從檔案管理、繼續教育、培訓等方面加強管理,制定獎懲措施,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企業長遠長久要靠人才隊伍支撐,要培養有水平、有能力的人,多培養一些在省一級掛得上號的檢測人才。二是在檢測行業中形成在崗為崗、在崗盡責、在崗研崗、在崗憂崗的良好氛圍,從而確保綜合性能檢測行業可持續發展。
(3)抓住監管重點,規范綜合性能檢測站。新規定改變了原有的車輛分類原則,將“兩客一危”車輛列為管理重點,嚴格了此類車輛綜合性能檢驗周期和頻次,其中重新界定了危貨車輛承修條件。因此,運管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把“兩客一危”車輛作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并兼顧一般。一是采取各種形式擴大宣傳力度,對維修企業、客運、貨運道路運輸主體單位按區域輪訓,通過新聞媒體、網絡和培訓班等形式,做好對各類維修、運輸企業的宣傳解釋工作,讓其了解不進行二級維護的危害性,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主體責任的重要性。要主動占領輿論陣地,善于引導輿情方向,為綜合性能檢測站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輿論環境。二是針對管理相對較松散的普貨運輸業戶,把車輛技術狀況納入道路運輸車輛年度審驗內容,認真查驗車輛技術等級評定和客車類型等級評定證明。三是采取“雙隨機”方法進行嚴管重罰,定期不定期地對重點運輸企業進行抽查,對不嚴格執行二級維護的企業重罰的同時,在信譽考核上、客運線路招標上、新增車輛指標上給予一定的懲處;并通過相應建立協調溝通機制、檢測抽檢核查機制等,來確保營運車輛技術性能。
(1)做好檢測行業的發展規劃,促進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健康發展。應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積極做好汽車檢測行業發展規劃,檢測站的設置一方面要考慮市場需求、經營成本,另一方面也要綜合考慮檢測站所具有的公益屬性,如檢測站的覆蓋率、檢測便捷性需求等。
(2)以市場化改革為導向,分類進行檢測資源的合理化整合。目前,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營收大幅下降經營壓力大,因此,應加強檢測站“三站合一”建設,在國家推行機動車安全檢測、環保檢測和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市場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對各類檢測資源進行整合和重新布局是大勢所趨,避免多頭檢測,降本增效,發揮綜合性能檢測站現有的人員、社會影響力、技術等優勢,只有通過整合,才能增強綜合性能檢測站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后勁。同時,運管部門要建立并嚴格執行定期抽查、明察和暗訪相結合、信息化監管等一系列監督和檢查制度,加強對受委托檢測站的動態管理,并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在檢查中發現的組織不力、制度落實不到位、違規操作等問題,將給予重罰,從而確保綜合性能檢測站健康有序發展。
隨著汽車檢測技術進步和國家對相關政策的調整,將有助于汽車維修檢測行業和全體營運車輛車況的提高;鑒于道路運輸車輛品種多、車型多,技術配置不統一,運行環境差異大,運行強度和使用年限不一致,要確保良好的車輛技術狀況,行業主管部門只有因勢利導,針對新形勢,采取應對措施,才能為道路運輸車輛的技術性能提供相應的保障,從而營造一個“適度競爭,有序發展,服務質量,科學規范”的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市場。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