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年代,大多數人都在平凡的環境中過著平凡的生活,轟轟烈烈的英雄鳳毛麟角。人們心中的英雄情結和崇高信仰雖然從未消逝,但都被平凡的現實生活所淹沒。在這樣的前提下,回顧當年刀尖上行走的革命前輩,首先要解決的是信仰問題。

《密戰》有效地講述了關乎信仰的故事,林翔、蘭芳和梁棟等形象的塑造拉近了“英雄”與“平民”的距離,符合受眾的審美心理,同時還使受眾感受到對現實的超越,體會到最真實、最平凡的英雄情懷和人生信仰,進而反思并探尋自我生命的價值和人生信仰。
上世紀40年代中期中國就有了諜戰片,如《天字第一號》等。1949年后,諜戰電影多以驚險片、反特片的形式存在,發展至今已形成自身的社會主義電影美學特征。而在新千年之后,諜戰類型橫跨了大銀幕小熒屏,尤其在《潛伏》《風聲》等作品出現后逐漸升溫,深受觀眾喜愛,成為津津樂道的公眾話題。
改編自紅色經典《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密戰》正順應了這幾年諜戰片的發展趨勢,創作者將鏡頭對準了“孤島”時期的上海,借助地下工作者林翔(郭富城 飾)和蘭芳(趙麗穎 飾)的故事,為觀眾繪制出一幅民國版的“清明上河圖”?!肮聧u”充斥著各色人等,有特務、漢奸,也有平民,林翔受命來到危機四伏的上海,重建慘遭敵人破壞的地下抗日戰線,單純卻有正義感的蘭芳被組織安排為林翔的“臨時妻子”。在戰火紛飛中,“漢奸”梁棟(張翰 飾)逐漸意識到家國的重要性,隨同林翔、蘭芳展開與日本侵略者及偽政府特務驚險刺激的生死較量。
空間設置是解讀《密戰》的重要參照系,創作者為觀眾分別設置了革命根據地、孤島弄堂地區以及奢華的敵偽地區三個空間。革命根據地作為影片的敘事起點,暖黃的色調預示著革命充滿著希望,林翔作為紅色政權的符號奔向上海,即將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民眾。
影片敘事的重點在于地下工作者與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抵制敵偽政權的過程?!肮聧u”作為戰爭時期的獨特文化現象,多元化的特點是其最外在的體現。其中,弄堂是上海特殊的混合社區,五光十色的攤店寓所如骨牌般密集排列,構成袖珍型都市社會,也造就了生于斯長于斯的廣大市民群。林翔的地下工作和生活基本都在弄堂之中,當然也包括各種與敵人的打斗和追逐。弄堂空間的設置讓林翔這一英雄形象多了點柴米油鹽的味道,更能引發觀眾認同;而敵偽生活的區域則顯得奢華艷麗,與另外兩類空間形成強烈對比。
紅色經典既是歷史敘事,也是歷史本身,《密戰》的出現是一次歷史意識、價值取向和生活趣味的展現。商業化、大眾化與紅色主旋律的有機融合使得《密戰》充滿人性、傳奇性和懷舊娛樂性等元素。
郭富城飾演的林翔無疑是影片中的絕對主角,他沉穩、冷靜、機智,處事從容淡定。最關鍵的是,他和電視劇《潛伏》中的余則成等人物一樣,擁有堅定的理想信仰。對于日軍和偽政府特務,他始終不顧個人安危,深入虎穴,多次探得情報并設法營救革命同志。影片較為成功地以林翔這一人物的民族精神和個性形象,形成引發觀眾共鳴的有力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