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溫等離子體的柴油機NOx排放研究
隨著對發動機NOx排放要求的日益提高,各種針對減少NOx排放的技術被不斷地提出和研究。但是,采用單純的NTP(低溫等離子體)對汽車廢氣中低濃度NOx的轉換效率不高,而且帶來的能量損失較多,不適合對能源消耗的要求。針對這個問題,日本提出一種新的系統,將NTP和NOx吸附材料相結合。該系統不需要貴金屬催化劑或有害的化學物質,如尿素和氨。在該系統中,汽車廢氣中的低濃度NOx被吸附劑(如MNOx)不斷吸收,當吸附劑達到飽和時,高溫廢氣被引入吸附室,使得此時高濃度的NOx被解吸,而NOx吸附劑則隨著NTP的不斷消耗而被循環吸附與解吸,從而達到吸附劑的循環使用,同時也能夠充分利用NTP。
被吸附的NOx會隨著空氣循環再次進入發動機進氣歧管,即通過EGR(廢氣再循環)技術來降低NOx水平。使用一臺標準的柴油機做了一系列試驗,該系統中2個吸附室被交替使用,并將NTP與EGR相結合,大大提高了NOx的轉換效率。試驗表明,吸附劑的平均吸附效率達到49.4%(最大59.4%),NTP的使用效率達到66.8%(最大70.6%),同時由于系統中EGR的作用,總NOx轉換的能量效率達到154g/kW·h,連續轉換效率達到70.3%。通過試驗數據可以看出,上述柴油機后處理裝置的加入僅會增加1.0%的燃油消耗,但卻能大大減少NOx的排放水平,完全能夠滿足現行的日本排放法規。所提出的NOx后處理裝置正處于初始研制階段,還需要更近一步的研究來加強其穩定性和轉換效率。
刊名: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英)
刊期:2016年第308期
作者:Takuya Kuwahara
編譯:苗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