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左
親王相殺被烤死
◎于 左
太安二年(303年)八月,西晉河間王司馬颙、成都王司馬穎起兵討伐長沙王司馬乂。雙方從八月一直廝殺到十月,每天死傷的人數接近一萬。大臣們從中調解,認為司馬乂與司馬穎兄弟之間可以互相妥協,共治天下。
司馬乂也寫信給司馬穎,讓他以大局為重,主動退兵,為天下造福,保全兄弟之間的骨肉親情。司馬穎不肯答應,聲稱自己與司馬颙的兵力超過百萬,已經團團圍住京城,要求司馬乂主動殺死身邊的奸臣,放下武器,自求多福。
年輕氣盛的司馬乂怎么會答應這樣的要求?雙方妥協不成,只好繼續打,守城的一方先后殺死司馬穎六七萬士兵。可是圍城日久,城中糧草斷絕,兵疲將憊。困境之中,司馬乂一直小心照顧著晉惠帝,不失臣子的禮節,將士們誓死效忠,但這場惡戰似乎看不到盡頭。
就在這關鍵時刻,城中的東海王出賣了司馬乂,派人偷襲,擒拿司馬乂,將他關押到金墉城中。隨后東海王秘密通知司馬颙的部將張方,張方原本已經生出退意,打算帶兵返回長安,聽到這個消息,立刻派出三千兵馬直奔金墉城,把司馬乂押解回軍營。
可憐的司馬乂落入敵手之中,被活活烤死,受刑時痛苦的嘶喊聲傳出去很遠。重圍之中的三軍將士聽到他的慘叫,無不為之流淚。那一年,司馬乂只有28歲。

編 輯 / 夕 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