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雪萱
二戰日軍:瘋狂屠殺無人性
◎呂雪萱
1941年12月,日本侵略者突襲夏威夷珍珠港,同時進犯菲律賓和馬來亞(當時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在馬來西亞半島一帶)。此外,因新加坡是英國重要軍港,日本空軍對其輪番轟炸,不久,馬來半島上的防線一道道崩潰。在這危急時刻,新加坡人民(主要是華人)紛紛組織、武裝起來保衛新加坡。但由于英軍缺少斗志,節節敗退,新加坡淪陷了。
1942年2月18日,即日軍占領新加坡的第三天,街頭貼出了以“大日本司令官”的名義發布的布告,命令:“凡住在昭南島(日軍把新加坡改稱昭南)的華僑,年齡在18歲以上,50歲以下者,應于2月21日中午以前,各自攜帶飲用水和食物,到指定地點集合,如有違犯規定者,必將嚴厲處罰!”
群眾看到布告后,猜測紛紜,有的說這是要分片開會;有的說是要登記、頒發“良民證”;有的說是要發給救濟金,因為原新加坡幣已被日本軍用券代替,居民陷入一貧如洗的境地。
憂心忡忡的50萬華人遵照日軍的安排,走出各自的家門。他們到達指定地點后發現,到處都是荷槍實彈的日軍。原來,日軍事先已把六個集中地點周圍用沙袋筑起了圍障,僅留一道出入口,派兵把守,人們進去以后,不準再出來;對徘徊不敢進去的人,日軍立即過來驅趕入內,不聽的就用刺刀威脅,或用槍柄毆打。
從21日早晨起,集中地點陸續進人。擠在圍障里面的人個個曬得滿身臭汗,兩眼昏花。這里沒有廁所,人們不得已而就地便溺。日軍布告雖說是集中18歲以上、50歲以下的華人,但許多人不放心把孩子、老人拋在家中,于是扶老攜幼而來。半天曝曬之后,嬰孩的哭聲、老弱者的呻吟聲混成一片。




中午過后,布告發出的限期到了,日軍派出一隊隊兵士到每一條華人聚居的街上搜索,把所有留在家中的人,不論老的、小的,殘廢的、生病的,一律強行趕到附近的集中點去。有些馬來人站在馬路邊看熱鬧,也被日本兵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強行趕了進去。
接著,日本人對被圍困的華人進行“大檢證”。憲兵頭子在桌子前坐下,旁邊站著翻譯官和兩名持著裝有刺刀的長槍的士兵。首先受“檢證”的是中青年男子。日軍強迫他們蹲在地上,一聲令下,挨個匍匐前行,來到憲兵頭子面前接受“審問”。憲兵頭子通過翻譯,問道:“蔣介石、汪精衛誰好?”如果回答“汪精衛好”,他就哼一聲,揮手放行;如果遲疑不答,憲兵頭子就怒氣沖沖,命令受審者站到另一邊去,把他劃為“不良分子”。
“你知道陳嘉庚(新加坡華僑抗敵動員總會主席)嗎?認識他嗎?”這是憲兵頭子發出的又一問話。如果回答不知道,他馬上拍著桌子罵:“說謊!”如果回答“知道,但不認識”,他就吼叫:“不老實!”還叫日本兵對回答者拳打腳踢。有人看見回答不認識要挨打,心里害怕,就說認識,不料竟被用麻繩捆綁起來,拴在奔馳的軍車后面活活拖死。
有的憲兵頭子誆騙人們說:“你們中誰是當老板的?舉起手來,是老板的都可以出去。”許多老板便舉手,結果也成了日軍屠刀下的慘死鬼。盡管很多商人只知道經商賺錢,但在日軍眼中,當老板的華商都“狡猾”,會資助抗日分子,所以也要殺死。
日本侵略者知道,抗日分子中,知識分子和工人最多,所以這兩種人被視為“檢證”的重點對象。他們特別注意戴眼鏡的、相貌斯文的、身體健壯的、會用英文書寫的……日軍在對話時觀察他們,稍有可疑之處,馬上叫到一邊,用車集中運走。
逃過日本法西斯鬼門關的幸存者,在飽受恐嚇、毆打、辱罵以后,口干唇焦,饑腸轆轆,最后由日本兵在臉上、手臂上、大腿上或胸膛上蓋上一個“檢”字,才能從集中地的出口,再經崗哨復驗,獲得允許,拖妻帶兒回家去。
在幾天的“檢證”過程中,喪心病狂的日軍還從集中地強拉了許多青年婦女,押送到侵略者的兵營去“慰勞”日軍,任其踐踏。失去了母親的幼童無人照管,在烈日下烤曬,在大雨中被淋,又缺少食糧,死亡不少。老年人經不住折磨,含恨死去的事天天都在發生。
那些被卡車運走的華人遭遇了什么呢?一車一車的華人被押送到野外溝渠邊,那里已堆放著鐵鎬、鋤頭、丁字鎬等。日軍迫令人們挖掘土坑,挖完以后,又迫令人們跳進去,排列成行,等待日軍用刺刀刺死。日軍還把手無寸鐵的人當靶子。規定憲兵每人只刺一刀,一聲號令,刺刀寒光閃閃,日本兵野獸般號叫著,用刺刀向坑里的人刺去,頓時坑內鮮血噴流。許多一刀未被刺死的,倒臥坑內,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掙扎一天才斷氣。有的被害者站在坑里被迫服下毒藥;遇到不肯服毒的,就槍殺或刺死。在海邊,晝夜都有船將雙手反縛的華人載到海上,再把兩人背靠背綁緊,推入海中。七八天中,日軍殺害的華人有三四萬之多。
日軍對華人的屠殺,絕不止新加坡一地。在馬來亞的柔佛、馬六甲、文律等地,也相繼發生慘案,其瘋狂程度與新加坡的日軍并無兩樣。
1947年,有七名參與殺人的兇犯被送上了戰犯法庭:其中兩人被判絞刑,其余五人被判處無期徒刑。殺人不眨眼的惡魔,終于受到正義的懲處。
而今,新加坡海濱公園里的“日本占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莊嚴地聳立著,時時在提醒人們:記住這一頁歷史,不要忘記日本法西斯發動的侵略戰爭和殺人罪行,任何時候都要對軍國主義分子保持警惕。
編 輯 / 燈 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