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子
蘇軾:真正的朋友是“無用”的
◎周公子

1080年春,人到中年的蘇軾風塵仆仆地奔波在貶遷黃州的路途中。行至湖北歧亭鎮(zhèn)山嶺之下,忽見簇簇梅花凌寒吐蕊,不由詩意大發(fā),隨口吟道:“春來幽谷水潺潺……不辭相送到黃州?!?/p>
“何人吟此好詩?”蘇軾聞聲望去,四目相對的一刻,雙方都怔住了,原來是在此地隱居的老朋友陳季常。二人寒暄一番后,陳季常邀請?zhí)K軾去他家小住幾日。
蘇軾此時是戴罪之身,曾經(jīng)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們唯恐被連累,別說安慰他了,就連蘇軾寄來的信都當沒看到。而從前并不算深交的陳季常卻一點也不嫌棄,請他到家里一住就是五天,好吃好喝招待。這讓剛剛死里逃生,又在異鄉(xiāng)舉目無親的蘇軾十分感動。
說起來,陳季常也是個很有意思的人,身為官二代,在洛陽有豪華別墅,在北方有良田千畝,可是他卻統(tǒng)統(tǒng)舍棄,跑到這深山僻谷參禪悟道。就這樣,兩個有趣又有閑的人湊到了一起。
此后在黃州四年,蘇軾到歧亭找陳季常玩耍三次,而陳季常去找他七次,每次都會在對方家里住上十天半月。兩人在一起有做不完的趣事,談論佛法、吟詩作賦、寄情山水、撫琴高歌……好不快哉。
林語堂曾說,陳季常是蘇軾在黃州時最好的朋友,好到可以隨便開玩笑。“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本瓦@樣,蘇軾隨便一個玩笑,陳季常就落了個怕老婆的名聲,“河東獅吼”也成了悍婦的代名詞。而且,這首詩是寫給他人的,給另一個人寫信還要捎帶說說陳季常,可見當時兩人的關系之好。
后來蘇軾被赦離開黃州,送行者眾多,蘇軾登船后眾人皆散去,只有陳季常不舍得走,從湖北一直送到了江西九江。
四年之后,陳季常又千里迢迢跑到京城開封來看他,那時蘇軾正一路開掛,站在個人政治生涯的最高點,而陳季常也不是來討官做的,但求知己故交的重逢之樂而已。
1094年,蘇軾被貶嶺南惠州。陳季常來信數(shù)封,說要去看他。蘇軾急忙回信勸阻。陳季常在蘇軾現(xiàn)存的詩賦中能夠找到的痕跡至此而終,貶居惠州之后,有生之年他們應該沒有機會再見一面。
編 輯 / 子 玉
鏈接
朋友的老爹真煩人
蘇軾剛?cè)胧藭r,曾在山西鳳翔任職,頂頭上司是陳季常的父親陳希亮,陳希亮為人嚴厲刻板,跟傲嬌不羈的蘇軾完全不搭,二人因此常常唇槍舌劍。后來戰(zhàn)況升級,陳希亮還彈劾過蘇軾,說他抗命不從。再后來,陳希亮建了一座觀山的高臺,請?zhí)K軾就此作賦一篇刻在石碑上。
蘇軾心中那復仇的小火苗早就按捺不住了,他不僅狠狠秀了一番文采,還趁機抖了一把小機靈:先是嘲諷陳希亮此前居然不知城外有山,然后借助歷史興衰的典故,說別看這高臺現(xiàn)在修得漂亮,指不定哪天就變成一片廢墟,要是有人想借此滿足自我膨脹感,那是指定會落空的。
出人意料的是,陳希亮卻沒有生氣,還讓人把這篇《凌虛臺記》刻在了石碑上。原來,陳希亮面冷心熱,擔心蘇軾年少成名而驕傲,所以有意挫挫他的傲氣。而蘇軾看到對方不再接招,心里也明白了幾分。蘇軾調(diào)離鳳翔后每想到這件事情,還總覺得有點對不住陳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