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禾
今年10月下旬,《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公布的2018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上,芝加哥大學僅次于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大學,排在全球最佳高校第3位。作為一所非常春藤盟校,芝加哥大學自1890年重建起,就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常年位列各大學排行榜前十。在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機構排行榜上,芝加哥大學位列全球最佳大學第9位。
芝加哥大學的前身是由美國浸信會建立的老芝加哥大學,學校在1886年由于財政問題而倒閉。1890年,在石油大王約翰·洛克斐勒慷慨捐助后,該校在20世紀初成為世界級的一流私立大學。這次捐款也被洛克菲勒本人稱為“最明智的一次投資”。1892年10月,芝加哥大學正式開課。當時學校最初建立的學院有商學院、法學院和東方研究所等。
在芝加哥大學第五任校長羅伯特·哈欽斯在任的24年里,芝加哥大學經歷了許多重大變革。哈欽斯提出的教育宗旨在防止學術課程和職業課程過分專門化的“芝加哥計劃”,對其他美國大學的本科教育計劃產生了巨大影響。他建立了沿用至今的本科生核心課程計劃,并將研究學院重組為現在的四個學部。在他的帶領下,芝加哥大學渡過了經濟大蕭條難關。由于芝加哥大學以開放、兼容并包的精神,結合獨特的組織理念、研究理念和教學理念,使其在短時間內就成為美國乃至世界一流大學,被譽為“第一所美式大學”。
美國物理學家阿爾伯特·邁克爾遜1892年到芝加哥大學物理學系任教授,他首先進行了光速的測量,并發展了同位素年代測定法。二戰期間,大量物理學家聚集芝加哥大學,更奠定了芝加哥大學在自然科學界的地位。費米及其助手于1942年12月在芝加哥大學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核裂變鏈式反應堆,使它達到臨界狀態,產生可控的核裂變鏈式反應,為兩年后的原子彈誕生奠定了基礎,芝加哥大學也因此被稱為“原子能誕生地”。
芝加哥大學在學術研究上的地位與貢獻,讓它在眾多美國名校中脫穎而出。很少有一所大學像芝加哥大學那樣在各個學科領域均創立了赫赫有名的“芝加哥學派”,其中包括著名的芝加哥經濟學派、芝加哥社會學派、芝加哥建筑學派、芝加哥氣象學派、芝加哥文學批判學派、芝加哥數理分析學派等。芝加哥大學也是行為主義政治學和法律經濟學的誕生地和搖籃。
自196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以來,芝加哥大學就產生了20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德曼與戴維德等學者被譽為芝加哥學派,對經濟學研究有著深遠影響。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被授予了芝加哥大學教授理查德·塞勒,以表彰其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成就。美聯社說,這所大學之所以經濟學人才輩出,是因為它能吸引并留住已有或未來的經濟學明星。
截至2017年,芝加哥大學有92位教師和校友曾獲得諾貝爾獎,獲獎人數位列世界高校第五。另有10位菲爾茲獎得主,4位圖靈獎得主,22位普利策獎得主在芝加哥大學工作或學習過,還有15位教授獲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現任教授中有近70人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院和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前總統奧巴馬曾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任教12年。同時,芝加哥大學也是華人學者熱衷就讀的美國頂尖名校,三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崔琦都是芝加哥大學的畢業生。
芝加哥大學主校區位于芝加哥市南的海德公園地區。老校園被稱為“主四合院”,其許多建筑均采用與牛津大學類似的哥特式建筑,如芝加哥大學的米切爾塔是以牛津莫德林塔為藍本;哈欽森廳復制牛津的基督堂大廳。這使得學校猶如一座歐洲中世紀城堡。此外,芝加哥大學還擁有全美最大的大學出版社——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全美第九大圖書館系統。
芝加哥大學開設有8個學院,包括1個本科學院(分為數理學、生物學、人文學、社會科學和交叉學科五個方向),1個研究生學院(由生物科學系、人類學系、理學系、社會科學系和分子工程研究所組成),6所職業學院(醫學院、布斯商學院、法學院、神學院、公共政策學院、社會服務管理學院),以及1所繼續教育學院。芝加哥大學沒有工程學院。目前學校建立有140多個研究中心和研究所,被卡耐基高級教程基礎評為最活躍的研究機構。
根據US News的最佳學院排名,芝加哥大學的商學院排名全球第3位,法學院排名全球第4,生物科學系排全球第14位,地球科學排第20位,經濟學排全球第7位,歷史學系排第6位,數學排第5位,政治學排第12位,公共事務排第13位,社會服務排第3位。其中會計、金融、市場營銷、理論化學、古生物學、國際政治學、文化史、文學批評與理論、勞動經濟學、公共財政學、社會學等專業都是芝加哥大學非常強勢的專業,其學術水平均位于全球前十的行列。
芝加哥大學現有本科學生約6000人,研究生10000多人,其中國際學生比例約為21%。學校的師生比例為1:6,因此學校所有本科課程中有約77%為20人以下的小課,50人以上的大課僅有5.7%。許多課程都是由鼎鼎有名的全職教授授課。
芝加哥大學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本科核心基礎課程,大一大二必須修完學校指定的所有15門核心課程學分,此外還要熟練掌握一門外語,通過游泳測試,以及最多三門體育課。核心課程體系確保學生的知識不僅僅局限于所學專業,也幫助學生們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到了大三大四,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專攻學校提供的約50個領域的專業課程。芝加哥大學的本科課程以嚴苛的標準、繁重的學業壓力以及學術難度而著稱,其GPA成績也給得非常低,GPA的中位數在3.3左右。
而且學校按季度劃分學期,一年分四個學期,但學習內容并不比那些一年分兩個學期的學校安排的課程少多少。因此學生要花很多時間去努力學習。有人調侃說,芝加哥大學是個熱愛學習的地方,熱愛知識就熱愛不了身體。正因如此,芝加哥大學是一所申請難度非常大的名校,2016年秋季學期有31000多人申請該校本科學位,但錄取人數不足2500人,錄取率只有8%。
對于國際學生來說,除了語言要求,即托福成績不低于100分,雅思成績不低于7分,芝加哥大學還要求國際學生提供SAT或ACT成績。根據芝加哥大學本科錄取情況,其錄取學生的SAT成績中位數是1460—1550分,ACT成績中位數是32—35分。學生在申請芝加哥大學的本科項目時,不需要指定專業和學院,大一統一就讀于本科學院,到了大二結束之后才開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
芝加哥大學每年都能獲得極為豐厚的資金贊助,其所得資金捐贈規模在美國高等教育機構中排第12位。因此芝加哥大學向國際學生提供的助學金覆蓋率達到72%,但如果不是真的有資金需求,國際學生最好不要申請助學金,否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錄取。
對于國際學生來說,選擇芝加哥大學的一大優勢就是,畢業生就業機會比較多。學校所在的芝加哥是美國第二大商業中心區,世界財富500強公司就有十幾家的總部設立在此,如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芝加哥股票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以及擁有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和道瓊斯指數的CME集團等;波音公司總部也于2001年搬到了芝加哥,卡夫食品和麥當勞總部位于芝加哥的郊區,聯合航空總部也位于芝加哥。而且芝加哥擁有美國第二大勞動力市場,制造業、印刷業、出版業和食品加工業等實體經濟行業比重也較為突出。
作為芝加哥最著名的大學,芝加哥大學畢業生憑借良好的學術聲譽、自由又嚴謹的學風,在就業市場上頗受歡迎,其畢業生的起薪中位數是54400美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