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余譯芙
我在小學時曾讀過一篇有關銀杏樹的文章,說銀杏是一種很古老的植物,于是,我就開始關注外婆家的那棵銀杏。
在我眼中,這是一棵歲數(shù)不怎么大的銀杏,因為它的枝干很細。和書上說的一樣,這種樹的葉子就像一把小扇子,看上去金黃金黃的,有不少人喜歡把它的葉子做成書簽,細細把玩呢。
人們都愛說“花季”一詞,認為“花季”是燦爛美好的象征,所以,我也常常盼望著能看到銀杏開花。可是,爸爸告訴我銀杏樹要一百年才能開花呢。雖然不知道這話是真是假,但我一直盼著,盼著……
一年過去了,銀杏樹的葉子青了又黃了,黃了又落了,枝干折了又長了,但它并沒有要開花的跡象。
兩年過去了,外公、外婆兩鬢生出了白發(fā),弟弟長大了,我也因為各種原因,來外婆家的次數(shù)變少了;即使來,也只是吃一頓飯,沒有再將目光放在銀杏樹上了。外公外婆在經(jīng)過銀杏樹時,連枝頭也不瞟一眼,或許是放棄了吧。當然,銀杏樹依舊沒有要開花的意思。
三年,四年……我一直盼望著銀杏開花,不知外公外婆是否也在盼望,盼望著有一天清晨,一朵小花綻放在枝頭。
外公外婆雖已年過六旬,但或許,這棵銀杏已經(jīng)種下許久。他們可能在兒時就感到奇怪,為什么銀杏樹從來不開花?
前兩年,阿太(曾祖母)去世了,我不知道,她是否見過銀杏開花?是否也曾期盼著能看到銀杏花?一場生命的較量,終究還是人輸了。
也許我們一直在盼,盼著某個東西出現(xiàn)。但不知為何,我們所期盼的東西,最終還是由我們先放棄了,或許是因為等待的時間太長,也或許是因為我們急于求成吧。
人生如夢,白云蒼狗,事物總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fā)生變化。過去的都已過去,未來的也終會來臨,現(xiàn)在能做的,唯有珍惜現(xiàn)在,活在當下。
作文的出彩之處在于運用了“一線串珠法”,以“銀杏”的物象貫串始終,按照時間順序,將外公外婆的生活和銀杏的姿態(tài)交叉進行描寫,不僅小作者在盼,父母在盼,外公外婆也在盼。不過,他們期盼的到底是銀杏開花,還是懷念當初在樹下度過的點滴瞬間,抑或是對生活、未來的美好憧憬呢?
當然,作文也存在著以下問題:
第一,內(nèi)容有些空洞。細讀作文,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棵銀杏樹和家人的聯(lián)系不夠緊密,它的來歷,它的生長過程,它的存在意義其實可以再強化些。如它對我們生活具體的影響,我們?nèi)胰藶槭裁炊荚谄诖_花,這幾個方面可以再細寫一下,相信會使作文內(nèi)容更加飽滿。
第二,對“銀杏”這個物象的描繪可以再豐滿點。隨著時間的推移,銀杏前后的變化應寫得再細膩生動些,可使作文的結構更加清晰,所抒發(fā)的情感也會更加順暢。
我在兒時曾讀過一篇關于銀杏的文章,說銀杏是一種很古老的植物,于是,我就對外婆家的那棵銀杏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是一棵歲數(shù)不怎么大的銀杏,因為它的枝干很細。和書里說的一樣,這種樹的葉子不像楓葉那樣,一到秋天,就換上火紅的盛裝;也不像松柏那樣,在冰天雪地里綠得更加挺拔;更不像芭蕉那樣,葉片大而寬。不過,銀杏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到了秋天,它沒有像大多數(shù)樹葉那樣變黃、卷曲、枯萎,而是變成了燦爛的金色,遠遠看去,就像天邊出現(xiàn)的一抹金色的霞光。
人們都愛說“花季”,認為“花季”是燦爛美好的代言詞,所以,我也盼望著銀杏的花兒能快快綻放。可是,爸爸告訴我銀杏要數(shù)十年后才能開花。雖然不知道這話是真是假,但我一直盼望著,盼望著……
一年過去了,銀杏的葉子青了又黃了,黃了又落了,枝干折了又長了,卻依舊沒有要開花的跡象。
兩年過去了,外公、外婆老了,弟弟長大了,我也因為學業(yè)繁忙,來外婆家做客的時間少了;即使來,也沒有再將目光放在銀杏樹上。外公外婆在經(jīng)過銀杏樹時,連枝頭也不瞟一眼,或許他們在想,如果花開了,抬抬頭,一定能聞到那股清香的吧。
就這樣,一家人圍坐在銀杏樹下賞月、聚餐的時間越來越少,家里的小孩也不再去爬那棵“營養(yǎng)不良”的樹了……
三年,四年,我一直盼望著銀杏開花,卻不知其他人是否也在盼望,盼望著有朝一日,一朵雪白的小花在枝頭傲然綻放。
外公外婆已年過六旬,但或許,這棵銀杏在他們出生前就已經(jīng)抽芽了吧。他們也許在兒時就感到奇怪,為什么銀杏樹從來不開花?抑或是因為花很小,沒有看到?
前段日子,阿太(曾祖母)去世了,我不知道,她是否見過銀杏開花?但這場生命的較量,終究還是我們輸了。
也許我們一直在盼,盼望著某個東西出現(xiàn)。
但不知為何,我們所期盼的東西,最終還是由我們先放棄了,或許是因為等待的時間太長,或許是因為我們急于求成吧。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時候過于浮躁,過于求成,過于見花求果。其實,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學會等待,懂得等待的人,才會具有持久的耐力和寬廣的胸懷。
等等,再等等……相信總有一天,銀杏枝頭定會冒出零星的、嫩白的花骨朵;相信那一刻,我們的臉上洋溢著的將是淡淡的笑容……
(浙江樂清市樂成第一中學七·6班)
【案例總結】
經(jīng)修改,這篇作文在細節(jié)的處理上細膩了許多。
小作者由書中的描寫引出外婆家的銀杏樹,按照時間順序,展現(xiàn)了銀杏樹的變化和家里人生活的改變,但不變的是我們對銀杏花季的期待。那份期待中,或許包含著“我”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敬畏,抑或是對童年的回憶,對時光飛逝的感慨,讀后令人回味。
結尾敘議結合法的運用,將小作者對“等待”的獨到見解淋漓盡致地抒發(fā)出來;再加上想象手法的靈活運用,使作文的情感得到升華,引發(fā)讀者的共鳴。
運用“一線串珠法”寫作,有一點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即“珠子”的選取要巧妙,要恰當,要為中心思想而服務;且“珠子”要盡可能多穿一些,起碼要三個或三個以上,否則,作文內(nèi)容就會顯得單薄。
對此,同學們可以先列出一個提綱,要用到哪些“珠子”,怎么排列,如何呈現(xiàn),都應做到心中有數(shù)。想得越仔細,寫起來自然會越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