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聚焦
統計局解讀4月經濟運行:穩的主基調沒有改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邢志宏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穩”是主基調,“進”是關鍵詞,“好”是總態勢。
第一,穩的主基調沒有改變。4月份雖然有部分經濟指標當月增速出現了回落,但是國民經濟總體延續了穩中向好的態勢,穩的主基調沒有改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經濟增長穩定;二是就業穩定向好;三是物價總體平穩。外匯儲備連續三個月上升,4月份達到了30295億美元。經濟增長、物價水平、就業狀況、國際收支,這是我們判斷宏觀經濟運行的四大重要指標,從4月份這四大重要指標的表現來看,可以說中國經濟繼續的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穩的主基調沒有變。
第二,進的力度在加大,好的因素持續增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三去一降一補”扎實推進,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二是結構調整持續推進,轉型升級勢頭良好;三是創新引領作用提升,新動能持續發展壯大,創業創新勢頭良好。
邢志宏認為,4月份經濟運行當中“穩”是主基調,“進”是關鍵詞,“好”是總態勢。下一階段,我們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新常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狠抓創新驅動,加快新舊動能的轉化,進一步鞏固目前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摘自《中國財經》)
國土部回應地價過熱:供地數量與房價并無必然關系。國土資源部日前發布實施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辦法》提出,城鄉建設、區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各類與土地利用相關的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
針對當前一二線熱點城市地價、房價過熱的現象,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司長莊少勤指出,供地數量與住房價格并沒有必然的關系。他說,房價上漲緣于多個環節的綜合因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住房供應體系。“房價過熱的城市,往往是大量投資性需求尚未得到合理抑制,干擾了市場。”
據介紹,2017年全國土地利用計劃已下達,與去年相比,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總量略有下降。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副司長周建春指出,考慮到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以及各地的庫存和房地產市場情況,對指標進行了相應壓減或者增加。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 105個主要監測城市住宅用地供應同比增加,供地結構進一步優化。“供應結構方面,住宅用地供應量占比、房地產用地供應量占比均明顯提升,達到近兩年最高值。”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地價所所長趙松說。
此前,國土部、住建部聯合出臺的調控政策規定,各地根據商品住房庫存消化周期,適時調整住宅用地供應規模、結構和時序,對消化周期在 36個月以上的,應停止供地;36~18個月的,要減少供地;12~6個月的,要增加供地;6個月以下的,不僅要顯著增加供地,還要加快供地節奏。
(摘自《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