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柳諭
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推動國有企業科學發展
□陳柳諭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支柱。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1月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通過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成為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為實施‘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的重要力量,成為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為我們黨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用“六個力量”來定位國有企業,無疑給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理論支撐。如何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建立國有企業黨建科學化評價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織及廣大共產黨員的作用,促進企業科學發展,成為各級黨組織著力探討的一個十分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一)評價指標設置缺乏科學性
一是指標設置的科學性不強。黨建工作不同于生產經營工作,可以進行數字化統計。同時,黨建工作由于各種原因在短期內不一定能取得明顯成效。這就涉及到如何判斷和評價黨建工作在企業生產經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看待和及時彌補黨建工作中的不足,從而更好地推動工作。但是,在現實工作中,盡管各級黨組織設計了一些評價指標,但絕大多數缺乏統一標準,缺乏前后一致的衡量尺度,從而在指標設置上缺乏科學性。二是定性指標多,定量指標少。黨建工作的特點決定了不能像企業的生產經營那樣,可以用定量指標評價,目前絕大多數企業的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仍然習慣于對黨的工作進行定性評價,而缺少定量的指標。因此,在對企業黨的工作進行評價時,導致憑印象打分,憑喜好打分,反映不出企業黨建的真實水平和效果。
(二)評價方法程序缺乏創新性
當前,針對黨建工作的考核多是采用聽述職報告、群眾座談、查看資料、聽取匯報等考核方法,在程序上存在缺陷。一是述職報告不能完整反映述職者的工作狀況。盡管述職報告客觀反映了述職者一年來或一段時間以來的主要工作成果,取得的成績、存在的不足,但由于工作本身的復雜性及多樣性,過濾后的述職報告不可能完整反映述職者的工作狀況。二是有些群眾座談實效不明顯。一些座談對象由于利益及利害關系所致,不愿、不敢吐露真實情況,從而形成了個別談話中“了解情況的不愿講,不了解情況的講不出”的局面,導致了考評計分的模糊化,考評結果的偏離度較大。
(三)評價結果運用缺乏激勵性
一方面,黨建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尚不完善,考核結果缺乏與之配套應用的相關制度作保障,考核結果運用更多體現在精神層面,而與黨員干部最關心的政治待遇、升降去留等相關性不強,對黨員干部起不到普遍激勵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的單位用考核領導干部手段代替黨組織考核,準確、合理、及時運用黨建工作考核結果的意識淡薄,缺乏對表現優秀的正面典型的宣傳以及對問題嚴重的反面典型的剖析,使黨建工作考核走過場,無法發揮其應有的管理、監督作用。有的甚至不是以實績考核結果為主要依據,而是搞平衡、搞照顧,使考核結果的運用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考評工作失去應有的意義和作用。
(一)建立國企黨建科學化評價機制的標準
標準是方向,是目標,是構建黨的建設科學化評價機制的前提和基礎。應確定“四個有利于”作為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評價標準。一是有利于實現企業的生產經營任務,推動企業科學發展;二是有利于國有企業黨組織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鞏固黨組織在企業的地位;三是有利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黨的生機活力;四是有利于團結和帶領廣大職工群眾,維護企業的和諧穩定。
(二)國企黨建工作評價應采取的方法和程序
建立黨建科學化水平的考評機制,應做到“三個結合”。首先是單位自評與組織考評相結合;其次是定期考評和不定期考評相結合;第三是組織評價和群眾評價相結合。考評的具體程序和方法是:
1.工作準備。考評工作開始前,制定考評實施細則,組建考評組,組織考評人員學習或培訓。向下級黨委或黨組織發出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定性評價指標和定量指標評價說明,把考核的內容、程序、方式等情況告知各級黨組織和相關負責人,并將評價指標向黨員群眾公開,發揮群眾在評價中的監督作用。
2.民主測評。民主測評主要了解各級黨組織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狀況,通過召開考評大會,結合黨組織主要負責人述職報告進行民主測評,參評人員填寫《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民主測評表》,民主測評可以按照政治核心作用發揮、黨組織自身建設、黨員隊伍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和員工隊伍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內容設定評價項目和權重分值。
3.個別談話。個別談話通過對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和黨員群眾的談話,深入了解基層黨組織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狀況。根據個別談話的不同情況,分別確定談話范圍和重點,擬定談話提綱,并提前向談話人員發出談話預告。在個別談話過程中,根據需要,可以進行實地調查和延伸考察。
4.實績分析。實績分析主要根據民主測評和個別談話等內容,分析基層黨組織在一定時期內黨建工作的成效。根據有關測評統計數據進行計算處理,獲得具體數值,并結合民意調查反映的群眾滿意度情況,形成量化結果,分析評價各基層黨組織推動黨的建設科學化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5.綜合評價。綜合評價主要對民主測評、個別訪談、實績分析的結果,以及對階段考評、年度考評的情況進行分析比較,相互補充印證,客觀公正地對各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工作成效做出評價。綜合評價時,要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運用量化方法進行分析比較,形成既有定性評價、又有定量結果的綜合評價意見,切實提高綜合評價的效果。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由考察組集體研究,形成考察報告和考察材料。在認真、深入分析比較的基礎上,最終形成評價等次。綜合評價結果可以分為優秀、較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
(三)建立國企黨建科學化評價機制的主要內容
要緊緊圍繞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和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主要任務來確定評價內容,針對評價內容設立評價項目,根據評價項目細化形成評價指標,從而構建起具體完備的評價體系。根據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和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主要任務,可以把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評價機制的主要內容設定為:政治核心作用的發揮、黨組織自身建設、黨員隊伍建設、員工隊伍建設、黨風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設等五個評價項目。
政治核心作用發揮主要包括:建立健全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機制、有效參與企業重大決策、精神文明和企業文化建設三個評價指標。
黨組織自身建設主要包括:領導班子建設、黨組織機構健全、干部隊伍建設三個評價指標。
黨員隊伍建設主要包括:黨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黨內主題活動開展兩個評價指標。
員工隊伍建設主要包括:人才隊伍建設、群團工作、維護企業和諧穩定三個評價指標。
黨風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設主要包括:黨風廉政制度建設、黨風廉政教育、違法違紀案件查處和效能監察三個評價指標。
(四)國企黨建科學化評價結果的運用
做好黨建工作考評結果運用是考評工作的必然延伸,應當作為被考評企業主要負責人及相關人員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激勵約束的重要依據,營造鼓勵先進、開拓進取、奮力爭先、積極向上的氛圍,形成促進企業科學發展的環境,達到考評工作的根本目的。
為提高考評結果的權威性,要建立健全以考評結果為基礎的升降獎懲機制。一是建立綜合分析制度。堅持及時將各種考核結果梳理歸檔,對相關情況進行全面分析,辯證看待當前與長遠、顯績與潛績、近績與遠績、主觀努力與客觀條件的關系,全面衡量領導班子集體、正副職、黨員群眾等各自發揮的作用,并且堅持定期分析黨組織、領導班子、干部隊伍思想狀況制度,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和改進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意見,作為黨組織平時工作動態信息補充,確保考核工作深入實際、注重日常、監督長遠。二是健全獎懲升降制度。堅持把考核結果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評先評優、選拔使用、調職晉級等重要依據。考評中,確屬黨性觀念強,作風扎實、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的,要委以重任;作風飄浮、績效一般的,要予以教育引導,屬于黨建知識欠缺的可以安排培訓學習,屬于組織經驗不足的可以安排輪崗鍛煉;對黨性觀念淡薄,德才平庸的,要予以調整;對因失職瀆職而造成重大事故、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的,要依法依規嚴處。真正營造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局面,彰顯考核機制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三是完善巡回檢查制度。對上次考核情況,特別是發現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要跟蹤巡訪,定期檢查,督促黨組織及黨員領導干部積極整改,抓好落實。要建立重要問題預警巡察反饋制度,對問題整改不及時,甚至發現新情況新問題時,要啟動預警機制,及時通過組織程序提醒勸誡,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四是建立考評通報制度。要定期將有關黨建工作考評結果在行業內部通報;向被考評企業的有關組織人事、黨務、紀檢等部門通報,實現考評信息資源共享,充分發揮考核評價機制的導向、管理、教育、鞭策和監督作用,為提高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注入蓬勃生機和活力。
作者單位:重慶望江工業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