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海濱 寶駕出行副總裁
破解分時租賃盈利難題的“六脈神劍”
文 王海濱 寶駕出行副總裁
分時租賃(Car Sharing)是一種新型的短租共享模式,是指基于互聯網的、以小時甚至分鐘計費、隨訂即用的自助式新型服務租賃方式。在上世紀90年代興起于歐美國家,2010年后在中國市場起步,由于中國經營性租賃業務遠遠落后于歐美國家,使得分時租賃在國內得到爆發式增長,截至2017年,我國已有370余家分時租賃運營商,車隊規模約3萬輛。根據羅蘭貝格的預測,“汽車分時租賃”將持續升溫,并以超過50%的增速飛快發展。
分時租賃作為一個新興的快速發展的產業,一方面,難免會遇到來自產業、業態、自身各個方面的困難和障礙,主要是涉及車、樁、位、線下運營,技術平臺,業態的開放性等環節,造成了投入成本高、規模小、增收難、運營企業普遍虧損的情況。另一方面,當前,汽車分時租賃市場玩家越來越多,紛紛跑步進場,主要有整車企業、汽車經銷商、互聯網創業公司、傳統租車公司及分時技術服務商等,競爭日趨激烈。
分時租賃作為共享經濟的前沿,互聯網+的重要實踐,分時租賃運營商如何破解難題,突破束縛,搶占先機,贏得未來的市場顯得更有價值。寶駕出行作為分時租賃的參與者,在自身實踐及合作伙伴的共同發展中,總結出應對當下困境的“六脈神劍”,供大家參考。
截止到2017年,我國已有370余家分時租賃運營商,車隊規模約3萬輛。
分時租賃選擇的運營車輛可以分為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可是,無論從國內“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戰略考慮,還是從分時租賃主要還是日常代步為主的特點考慮,我們都建議選擇新能源汽車作為分時租賃用車主要車型。
另外,在選擇具體的車型上,需要著重考慮兩個因素:一是冬天的續航能力,二是充電效率。尤其是在冬天的充電效率,這個方面的差異直接影響最終用戶體驗和公司盈利能力,試想一輛車運營時間一天只有24小時,如果1/3的時間都在充電或是開往充電的路上,那盈利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建議在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用續航遠,充電效率高的車型。
自2014年5月國家電網開放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以來,各方力量已積極參與到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中,按不同企業經營類型來看,大致分為純互聯網化或是“互聯網+充電設施”。這兩種類型的區別在于純互聯網充電運營商是輕資產模式,往往會代理建樁,可并沒有真的自己生產設備。“互聯網+充電設施”充電運營商是重資產模式,自己生產電樁,自己投建,自己運營。
對于分時租賃運營商來講,排除自建充電樁之外,選擇哪一類運營商并不關鍵,關鍵要考量充電運營商所提供的樁的分布,直流樁、交流樁的配比,使用是否方便。也就是說,在所運營的城市,分時租賃運營商需要重點考慮以下幾點:
(1)依據網點分布的規劃,選擇匹配度最高的一家或多家充電運營商合作,或者投建后可以滿足網點分布規劃的充電運營商合作。
(2)依據車輛投入的數量,可以依據車輛/直流樁=6/1,車輛/交流樁=3/1的經驗值來選擇可以滿足要求的充電運營商。
(3)依據使用的便捷性,比如是否有具備企業賬戶管理,是否可以開設子賬號等。
分時租賃的終極目標是,用戶通過手機,隨時隨地取還車,這也是碎片化的汽車共享模式的最大魅力所在。但是,很少有運營商可以提供這樣的服務,主要原因就是分時租賃企業拓展網點的成本過高,導致密集程度不夠。
停車位作為社會公共資源,現在除了本身數量的約束,還有使用效率不高也無形中增加了分時租賃運營商的運營成本。因此,在車站選擇停車位選擇時需要遵循幾個原則:
(1)由于城市核心區域的公共停車場資源有限,建議分時租賃運營商可以和相關物業通過業務分成、利益綁定的形式,形成長期合作。
(2)加強與政府合作,享受更多的土地、停車場和稅收等優惠政策,比如成都、江蘇、廣州陸續出臺了免費停車或者免費停車兩小時的政策。
(3)挑選主流的停車場運營商合作,將來停車位共享,停車場間的互聯互通,停車場運營商與分時租賃運營商之間的互聯互通必將成為主流。
一個完整的分時租賃解決方案包括車聯網硬件終端和分時租賃軟件支撐平臺。車聯網終端實現車與運營平臺的鏈接,通常可以讀取到車輛的GPS位置信息,車門狀態、門鎖狀態、電量(油量)/續航里程、充電狀態、小電瓶電壓等。分時租賃軟件支撐平臺是核心運營平臺,包含駕客端APP,車管端APP,實時告警監控系統,分時租賃管理系統四部分組成。
隨著分時租賃市場的不斷升溫,越來越多平臺供應商紛紛涌入,這個新興市場同時也正在變得擁擠、層次不齊。所以,如何尋找一個熟悉行業,匹配自身業務的分時租賃平臺提供商,需要考慮幾點:
(1)選擇完整的平臺。一方面,平臺提供商同時具備自主研發的車聯網硬件和分時租賃軟件平臺為佳。這樣可以規避,在今后運營中出現故障后,軟件平臺和硬件終端相互扯皮、互相推諉的隱患。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支撐后續的高效運營,優選平臺供應商具備運管端APP,實時告警監控系統。這兩部分是很多平臺提供商不具備的。
(2)選擇源自實踐的平臺。分時租賃業務是個重運營的業務,最好優選那些實際的做過運營,產品源自一線真實經驗的平臺提供商。
(3)選擇成長的平臺。分時租賃是個新生事物,分時租賃平臺也是新生事物,平臺在發展 過程中需要頻繁的迭代,不斷地完善,這是衡量一個平臺提供商是否緊跟行業,或是引領行業的重要評判標準。
運營模式是一個運營企業的核心,如何選擇當下適合的和未來主流的運營模式直接關系到一個企業的成敗。分時租賃行業也是如此。目前,從運營模式上講可謂百花齊放,孰優孰劣,尚無定論。比如,有B2C模式,B2B模式。特別是B2C模式中又有站點模式,自由流動模式及站點結合自由流動混合模式。
隨著網點數量的逐漸增加,站點模式能滿足絕大多數分時租賃用戶的使用需求,在2020年前后,站點模式將會成為絕對主流模式。同時,可以選定需求量大且集中的特定區域廣泛布點,甚至采用自由流動模式。自由流動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用戶體驗,降低調度成本。
眾所周知,政府的利好表態,資本市場的熱情,創業者的勇氣,萬億級的市場,都使得大家對分時租賃充滿期待。但是,當下的分時租賃市場還是很骨感,行業處在“三重三難”的階段。“三重”即重資產,重運營,重資源,“三難”即難停車,難充電,難盈利。
作為分時租賃的上下游參與者,特別是汽車租賃公司、私家車主、汽車主機廠、汽車經銷商、交通運營商、充電運營商、停車場、第三方出行平臺、車聯網技術研發單位、大數據和云計算服務商等需要積極應對難題,避免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領域各自為政,重復建設問題,以“共建、共享、共贏”的思維重新定義“共享經濟下的綠色出行”,共同改善人們的出行方式,大力推進汽車共享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努力建設綠色出行的城市智慧交通,共建、共享、共贏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