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汪蕓 袁雅茹 于婧禹
財務共享中心的優勢及問題探析
李汪蕓 袁雅茹 于婧禹
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跨國企業和國內大集團日益增多,傳統的財務核算組織形式已經不適用于部分大企業集團,財務共享中心的出現給這些企業帶來了機遇。本文將以財務共享中心的含義和發展歷程為起點,闡述其給當今社會所帶來的機遇,最后總結了財務共享中心在應用中遇到的問題。
財務系統;降低成本;加強控制;機遇
財務共享中心是指一些跨國性公司或大集團公司,以公司整體的角度出發,將分散在公司不同地區不同子部門中的財務崗位進行整合和專業化分工,其中相似的財務崗位由原先的多人承擔轉變為一人承擔,企業的財務核算工作也由小區域自治轉變為了總部統一多條線性管理。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質量,還可以加強企業內部控制。以寶鋼集團為例,寶鋼集團的財務共享中心是在2009年設立,是共享中心領域的典型示范。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影響了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在此大背景下,我國市場經濟所提供的自由經濟環境,導致了我國企業也處于大風險環境中,競爭壓力大和風險的靈活不確定性,使得寶鋼對推進管理變革有著迫切的要求。在此變革中,寶鋼引入了財務共享中心。他將其分為八個部分,分別是采購至付款室、銷售至收款室、費用室、稅務單證室、專項服務室、總賬和報表室、系統支持室和運營室,將公司整體的財務流程則細化為了242個子流程,由242個人擔任其崗位。由此可見,財務共享中心可以推動一個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但是它在企業的實際應用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
1.財務共享中心只是增加業務量的工具。
財務共享中心是在90年代初期集團企業大規模發展的浪潮中產生的。在此次浪潮中,由于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技術開發層出不窮,大型集團企業開始采用互聯網來實現供應鏈上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以及企業內部的財務信息共享,同時企業也開始直接通過網絡進行采購。在這一階段,財務共享中心主要被企業作為增加業務量的工具。
2.財務共享中心引入管理。
20世紀末期,經濟危機在全球爆發。資本家發現市場達到了飽和狀態,因此企業要想安全渡過危機,就必須通過提高企業內部的管理效率來加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至此財務共享中心的職能也轉移到了企業管理過程中。
3.財務共享中心的廣泛應用。
鐘邦秀在《大型跨國集團公司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構建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到的:“目前全球70%以上的財富500強企業正在應用財務共享服務,90%的跨國公司正在實施共享服務。”現如今,很多企業也在研發適合自身的財務共享中心,甚至有些企業將財務共享中心服務當做產品銷售給其他公司。
1.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會計崗位的設立本身就帶有一些客觀的局限性,職責分離規定了很多崗位不相容,必須由不同的人承擔。對于一個企業集團來說,一個正常規模的子公司或子部門通常要設立四到五個會計崗位,而這些崗位的工作內容大多數與其他子公司是重復的,或有些子部門規模小業務少,沒有必要設立專門的成體系的會計崗位,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會計人員龐雜,浪費現象嚴重。財務共享中心的設立,可以將大量類似工作集合到一個崗位上,減少大量不必要的從事會計核算工作的人員,釋放大量會計人員。
對于跨國大企業或大集團公司來說,很多的子公司或子部門都是分散在多處,由于不同地區勞動力工資水平相差較大,因此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將部分要求不高的財務功能轉移到欠發達地區或者用人成本較低的地區,以降低企業整體的運營成本。
2.有助于順應信息化發展趨勢。
財務共享中心是會計信息化大背景下的產物,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推動了會計信息系統的研發,為財務共享中心的產生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條件和外部環境。但是另一方面,若適用于財務共享中心的企業能夠及時引進這一管理技術,迎合當今社會會計信息化發展趨勢,通過加強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來完善企業財會系統數據庫,能夠更好地與其他企業進行交流與協作,推動企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3.人工分配更加合理。
傳統的會計核算崗位占用了大量財務會計人員,有些專業知識和經驗很充足的員工也只能從事一些非常簡單的核算工作,并沒有發揮到他們真正的效用,沒有給企業創造最大的剩余價值。財務共享中心節約了大量會計人員,企業可以及時的將其中的高精尖員工轉移到管理會計崗位或者其他需要高級人才的地方,從而可以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提升企業生命力。
4.財務流程標準化,加強企業統一管控。
如今的大企業內部,由于擁有眾多跨地區和跨行業的子公司,企業總部無法對子公司的財務核算行為進行完全掌控,不可控因素以及不確定風險過多,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通過設立財務共享中心,可以有效地加強企業內部控制。企業對財務工作進行統一管理,可以掌握子公司的第一手資料,并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使得會計信息更加可靠,內部控制體系更加完善。
企業集團子公司的財務核算水平不一致,工作標準不統一以及財務體系繁雜,造成企業財務關系混亂,管理工作的負擔不斷加重。而財務系統又是一個公司的核心,其工作結果反映著公司的經營情況。因此要追求企業整體的效益,就必須完善其工作流程和內容,規范其工作行為,否則不利于企業正常的持續發展。而財務核算中心是從源頭使用統一會計口徑來對財務核算進行集中管理。通過對子公司的財務處理流程進行詳細了解、細分和整合,除去冗余環節,優化核算流程并形成企業整體標準的財務處理體系,以提高企業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推動財務核算向規范化方向發展。
5.增強企業人員專業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傳統的會計崗位設置中,一個會計人員要擔任不同的相容崗位,處理不同的業務。這樣會使得他們對一項工作的專業化程度不高,知識體系比較散,對工作研究不深,熟練度也有所欠缺。在財務共享中心的設立下,會計人員只要執行來自不同單位的同一種工作。重復執行一項工作,會計人員可以更加透徹地去研究這方面相關的問題,大大增加了專業化程度。與此同時,他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時間,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企業穩定性遭到挑戰。
財務共享中心的設立不僅會造成企業管理方式上的改變,還會造成人員的崗位流動和裁員。相對于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財務共享中心則是企業組織方式中的一種巨大的變革。在變革的同時,企業管理層以及員工可能會依然秉持著傳統的組織觀念,不能完全適應新方式所帶來的沖擊,而對企業造成不滿。企業領導層可能也會考慮到企業的凝聚力和穩定性而動搖設立財務共享中心的想法。財務共享中心是站在企業整體利益立場上的長期發展行為,因此企業管理層要樹立長遠的目光,將企業的持續發展放在首位,克服變革中的困難,推進企業人員適應新事物的引進。
2.加大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難度。
財務共享中心使得公司內部所有相同崗位由同一個人負責,那么負責不同業務的會計人員的水平要求則會出現很大的差異。例如負責往來賬崗位的會計人員知識水平則要求相對較低,而負責報表項的水平要求相對較高,這就使得企業不僅在安排員工方面,要考慮到每個崗位的難易度,再考量每位會計人員工作能力,將其安排到適合的崗位上去。同時,在招聘時也要考慮公司需要的會計人員水平,這使得公司內部的員工管理難度加大,對人力資源部門的要求提高,增加了其負擔。
3.地區差異性加大執行難度。
對于設立財務共享中心的跨國企業,他們的子公司都處于世界上的不同區域。首先,不同時區有著不同的時間,時間的差異導致了財務工作上的很大的不便利性。其次,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法律法規,會計準則要求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不同規定導致會計處理必須采用不同的標準,因此這嚴重加大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難度,對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也提高了,他們需要熟知子公司所在國的會計處理方法。最后,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語言,這也加大了財務工作難度,也需要復合型人才來進行財務處理。
4.造成部分員工幸福感減弱。
財務共享中心看似合理,其實其中也有些地方缺少人性化。部分崗位的員工每天需要處理重復而又簡單問題,日復一日,他們會對工作產生嚴重的厭煩情緒而選擇辭職。這也使得財務共享中心的員工流動率很高,員工幸福感不強。
綜上所述,財務共享中心可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優化財務工作流程,提升企業整體的運營效率,有利于跨國集團和跨地區大公司的財務系統的持續健康發展。但是,財務共享中在應用中也要考慮到企業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引用到公司管理中,實現企業整體的最大效益。同時,財務共享中心還存在著一些缺陷,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
[1]顧洪林.中國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探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3,(1).
[2]張慶龍.中國企業集團財務共享中心——案例啟示與對策思考[J].會計之友,2015,(22).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