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海
(渭南師范學院,陜西渭南714099)
以市場為導向的美術專業創新實踐人才培養策略探析
——以渭南師范學院為例
王月海
(渭南師范學院,陜西渭南714099)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美術專業人才培養要重視繪畫基礎,同時也要有創新和實踐能力。要培養新時期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新型美術專業人才,就要與時代接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重視實踐教學,推動創意文化產業的發展。
市場經濟;人才培養;實踐能力;創新意識
如今,傳統的美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如果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培養學生的基本功而忽視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那么最后培養出來的人才是不可能滿足市場的需要的。渭南師范學院莫斯科藝術學院美術教學部自成立以來,各項工作均有條不紊地開展、進行。該院發揚“敬業、務實”的優良傳統,以自強不息的精神探求藝術真諦,肩負創辦高水平地方師范大學、高水平美術專業的重任,開拓創新,堅定不移走國際化合作辦學藝術教育之路,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在市場經濟下,美術專業人才的培養要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探索適合市場經濟發展需求且能夠滿足市場需要的人才,這才是當務之急。美術專業人才的培養要不斷地放眼市場,市場經濟下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就著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不言而喻,市場經濟下,各行各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當下,高校開設美術專業已經司空見慣,除了專業培養美術人才的美術學院之外,大多數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也已經陸續開始美術專業招生和培養。因此,市場經濟下美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應該如何定位,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所有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競爭的核心是對于高層次創新人才的競爭。市場是一直處在不斷變化之中的,因此,傳統的美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才是當下所迫切需要的。
(一)穩打基礎
雖然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對美術專業學生尤為重要,但是有一個好的基本功也是必要的。所以,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過程中也要重視學生基本功的訓練。繪畫基礎扎實、繪畫基本功過硬是我們開展其他各項工作的前提條件。美術教學部的教學核心說直白了就是畫畫。老師愛畫畫、能畫畫、會畫畫,學生就會效仿老師,學生的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先說愛畫畫。從感興趣到喜歡再到熱愛繪畫是美術專業學生要經歷的基本過程。我們的教學現狀是大學三年級才開始劃分油畫、國畫專業,所以學生的專業選擇很大程度上來自老師的引領示范。學生愛畫畫其實是從學生愛老師開始的。再來說說能畫畫。美術專業的學生經過大學本科階段的專業學習要具備扎實的素描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現能力,具體體現在空間透視觀念、結構觀念、體積觀念、色調觀念、整體觀念這五大觀念的健全以及筆墨語言、色彩語言的自如運用上。我們可以看到,在課堂教學中,油畫專業和國畫專業的一部分學生采用拍照(或將畫冊、照片放大)、打印、復寫過稿的方式解決前期造型的問題,甚至這一方法延續到了學生的畢業創作當中。這是值得我們憂慮和深思的事情。造型能力弱是我們不能回避的事情,但投機取巧、拔苗助長、注重表面效果卻不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來講會畫畫,做到這一點確實比較難。我們的老師各有各的繪畫風格,鼓勵大家創新,多搞創作,多參展,積極加入省美協、國家美協,這樣我們學院的繪畫氛圍就會越來越濃,學術研究才有了活源之水,不然整天的搞課題項目必然流于紙上談兵。學院多出幾個教學名師、繪畫名家才是強院之道。
(二)鼓勵創新
市場經濟下,創新性人才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競爭的核心,然而在藝術的道路上要有所創新實屬不易,為此,我們著力于培養學生的“主動造型”意識。
“主動造型”意識的培養是我們繪畫專業的術語。要說創新、創造,繪畫的過程體現得最為充分,創新性思維方式的訓練理所當然的應該貫穿于繪畫教學的始終。現實的情況是機械化的高考應試教育造就了照貓畫虎、囫圇吞棗、千篇一律的繪畫模式,把繪畫規律簡單化、教條化、公式化成了高考制勝的秘笈。循著這條路子走近大學校園的美術學子們,急需要恢復自己客觀觀察世界的眼睛,急需要調整自己的繪畫思維方式。
“主動造型”首先體現在動手能力的培養。繪畫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從打掃教室衛生、準備繪畫材料,規范繪畫過程開始,從與人為善、助人為樂,擺置靜物模特開始,以小見大,處處引導學生勤動手,會動手,養成良好的動手習慣。依托良好的動手習慣,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大學生實體創業項目,這些舉措也在我院開展的如火如荼。其次是學會觀看。看比畫更重要,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看似不是問題的問題卻極大困擾著我們的繪畫教學,明明是非常鮮明的色彩偏偏畫得很灰暗,明明現成的模特卻視而不見。我們要扔掉有色眼鏡去看世界,不僅要看,而且要仔細去看,看得具體,看得真切。
(三)重視實踐
美術專業有外出采風、畢業實習、畢業創作等很多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重視實踐教學歷來都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以畢業創作為例談談如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畢業創作是高等師范院校美術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實踐課程,是對學生四年所學繪畫技能,體驗生活、感悟藝術,發揮創造力與想象力的最好鑒定,對學生今后走向社會,走上工作崗位獨立進行繪畫創作具有啟明燈的作用。為此,高效務實的開展畢業創作教學工作,努力提升美術創作的精神內涵,增強畫面表現力,成為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市場經濟下,多元文化交匯,不同價值觀、人生觀以及就業壓力、生活壓力、社會負面問題已嚴重侵襲著學生。草率、應付、速成、過分依賴圖片、抄襲、生硬嫁接,幾乎快成了畢業創作的常態。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安靜下來,用真情實意去對待自己的畢業創作。藝術的內核是情感,藝術追求真、善、美,充滿了感情的作品是創作者的孩子,而毫無感情投入的作品只是創作者蒼白無力的描述。大學生青春年華、飽含熱情,積極向上、陽光燦爛,追求真、善、美,發揮正能量正是我們的榮耀。關注身邊的人和物,關注平凡的生活,認真搜集創作素材,醞釀情感情緒,悉心經營組織畫面,以情感人、以情動人。
畫什么?這是畢業生搞創作首先面臨的難題。平時作畫,靜物、風景、人物各種題材都有涉獵,作畫也很有想法。可臨近畢業,滿腦子的想法卻無法在畫布上實現,手頭上的創作素材僅有幾張干癟的照片或是網上找來的攝影圖片,更有甚者是將別人的作品拉過來拼接臨摹,這是很讓人揪心的事兒。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知識結構,有自己擅長的繪畫語言表現形式,但還要大量占有創作資料,要兼顧主客觀各種條件,避免選擇的沖動與盲動。畢業創作的選題應該是那些用我們自己的能力和條件可以完成的課題,要有新意、角度要新,繪畫技法語言要有新探索,能體現我們的專業水平,為今后的繪畫創作做好鋪墊。
創作要立足于寫生。簡單的描摹照片是違背繪畫的創造性原則的。照片、圖片只是我們借題發揮的參照點,在創作中追求繪畫語言的鮮活性、生動性、直接性,純粹性,著力挖掘畫面的精神內涵,這是我們創作的正確方向。為此,我們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立足于現實生活,有自己的真情實感,踏踏實實的探索繪畫的本體語言。關注點線面的構成、畫面肌理、虛實、節奏、韻律等等,將這些元素特定的視覺效果主動地組織在一起,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發揮繪畫語言的獨特魅力,讓畫面的精神表現力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以一當十,以少勝多,四兩撥千斤,這是藝術的辯證法,體現的是繪畫創作中的取舍概括,沒有概括就沒有藝術。取舍概括,實際上是我們主動經營畫面的過程。它是制造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貫穿于繪畫的全過程,無論是畫面中的主次關系、虛實關系、強弱關系、冷暖關系,還是畫面中的節奏、韻律等都體現出取舍的意義。
精益求精是繪畫創作者的重要心理品質。經過幾年的學習實踐,畢業班的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油畫表現方法,對形體、色彩的觀察理解能力有很大提高。但此時很容易出現自我滿足的情緒,久而久之,繪畫認識水平停滯不前,自己也會感到索然無味,煩躁、郁悶的情緒便會應用而生。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提高審美修養,通過參觀展覽、研讀畫冊、親自示范,結合創作實踐,不定期地組織學生召開專題研討會,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創作熱情。創作是最能彰顯學生個性,培養創造性思維,錘煉油畫語言的有效途徑。
總之,市場經濟下,要想培養出高水平的美術專業人才,不僅要重視學生的美術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努力培養學生的繪畫興趣,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重中之重,因此要重視實踐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推動創意文化產業的發展。
[1]王朝虹.試析美術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設——以材料設計基礎系列課程教學為例[J].藝術教育,2016,(1).
[2]洪琪,段輝,歐陽瑰麗.打破傳統模式培養創新人才──“高師美術教育專業水彩畫符號、圖式建構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總結[J].云夢學刊,2001,(1).
[3]魯明.人才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探究——高職電腦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研究[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4).
[4]楊乃定.創造學教程[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 柯黎]
G642.0
A
1673-291X(2017)26-0093-02
2017-05-20
渭南師范學院2015年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201520);渭南師范學院2015年校級教育科學研究課題(2015JYKX009)階段性研究成果
王月海(1982-),男,甘肅白銀人,講師,從事油畫技法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