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互聯網金融助力我國經濟轉型升級路徑的分析
王雪然
互聯網金融作為金融創新發展的新型業態,其本質仍然是金融。互聯網金融能夠發揮支付結算和資源配置的金融功能,通過促進消費金融、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支持跨境電商、助力創業創新的方式,而成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礎和引擎。
互聯網金融;經濟轉型升級;路徑
普惠金融和服務實體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兩個重要目標。由于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仍然是金融,基于金融對經濟發展發揮的功能,互聯網金融助力經濟轉型升級的實現路徑就是圍繞普惠金融和服務實體為中心,通過發揮支付結算和資源配置的手段,最終實現經濟創新發展的目的。
1.互聯網金融促進消費升級
消費升級也叫消費結構升級,驅動消費結構發生改變的動力是消費需求的變化。消費需求可以劃分成三個層次,一是以生存為基本的溫飽類需求,二是以“安全”和“娛樂”為代表的服務型需求,三是以“認同”和“尊重”為核心的自我實現型需求。當消費者的購買力逐步提升,這三類需求會從底部向上依次被滿足。同時,溫飽、服務和實現三類需求在的個人消費需求中的占比也會隨著社會整體購買力的提升發生結構性變化。
隨著我國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相對提高,以“認同”和“尊重”為核心的自我實現型需求正在逐步占據人們消費觀念的主導地位。法國社會學家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中指出,當人類社會從 “生產主導”邁入“消費主導”后,消費本身就被賦予了越來越重的“符號意義”:體現個人身份和社會地位,即追求“認同”和“尊重”式的“身份消費”將逐步凸顯。
從互聯網金融市場來看,科技與金融相結合的消費金融通過向個人提供消費貸款的金融服務,能夠助力這種“身份消費”所帶來的消費升級的需要。尤其是第三方支付業務規模的迅速擴大,為消費金融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價值空間。消費金融公司基于對第三方支付數據分析客戶偏好及償還能力,繼而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提供借貸服務。尤其是當前國內市場中的支付數據和借貸服務還未實現充分銜接,一些有支付數據的公司沒有借貸服務,而有借貸服務的銀行卻沒有相關的大數據,這為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以技術和數據驅動的消費金融公司將互聯網與傳統金融的特征集合一身,利用大數據分析模型和傳統FICO評分模型,結合傳統金融業務能夠滿足“身份消費”的需求,這也為普惠金融的實現提供更多方式。過去的2016年是互聯網消費金融迅速發展的一年,消費升級會逐步擴大消費金融新興市場的體量,這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具備大量用戶和流量資源的非金融類互聯網公司進入消費金融領域。比如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這些互聯網公司在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支持下與金融服務進行有效融合,能夠成為助力我國消費轉型升級的一大亮點。
2.互聯網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有助于破解融資難
理論上來說,資金都是有成本的,尤其是隨著經濟增速放緩、投資回報率下降,導致傳統金融提供的金融服務更偏好于房地產、股市等領域,而不愿意貸款給經營風險大幅上升的中小企業。這其中有一定合理的成分,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因素。
一是長期以來的利率管制,導致市場利率低于均衡水平。在改革開放之初,政府為維持國有企業的生存發展,便通過向國有企業提供廉價的信貸、土地、能源等方式壓低正規市場利率水平。資金成本的降低反過來刺激銀行貸款需求增加,最終政府只能通過適當的信貸管制來平衡信貸市場供求,使得能融到資金的是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而非國有企業和中小企業被排擠在外。
二是我國仍然是以商業銀行為主的金融體系,間接融資占據主導地位。一方面,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風險評估成本規模偏大;另一方面,銀行對信貸風險控制的手段之一是評估資產負債表和索要抵押品,這都導致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授信更加謹慎。事實上,當前我國的金融體系并不利于眾多中小企業的發展,但中小企業往往更具創新活力,而創新正是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面對新的經濟結構變遷形勢,金融體系也必須隨之改變,通過為更多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渠道,才能真正做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能夠打破當前的金融“壟斷”,通過多種創新融資模式,進一步擴大金融服務的覆蓋范圍。目前適合我國中小企業的互聯網金融融資模式主要有三種:
(1)互聯網小貸。它是利用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方式,通過數據挖掘和云計算技術,將電商平臺和網絡支付平臺積累的海量交易和現金流數據轉化為企業或個人的“信用評級”,以評估借款人的資信狀況、償債能力,并將其作為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依據。
(2)P2P融資模式。它是以互聯網信息技術作為支持,利用互聯網平臺對接借款人和投資人實現借貸融資服務的模式?;ヂ摼W平臺充當網絡信息中介,將民間閑散資金與借款人需求直接對接,門檻相對較低,審批時效快,更加符合中小企業的融資特點。
(3)眾籌融資模式。中小企業或個人利用互聯網平臺向公眾展示自己的創意,以此來籌集從事某項創業或活動的資金援助,并由項目發起人向投資人提供一定回報的融資模式。眾籌具有金額小及大批量的特點,同時門檻相對較低,申請過程比較透明、簡單,為有創造能力但缺乏資金的人提供融資渠道。
在國家大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經濟增長方式下,互聯網金融能夠滿足中小企業、中低收入階層的投融資需求。在盤活民間資金的同時,引導民間金融規范化,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
3.互聯網金融支持跨境電商發展,重塑外貿格局
近幾年,隨著我國外貿增速放緩,跨境電子商務正在成為外貿發展的新突破口。作為新的外貿方式,跨境電商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電商運營環境的改善以及國家相關扶持政策更是為跨境電商提供了發展機遇。國家支持跨境電商發展,也給眾多中小型外貿企業提供了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
跨境電商是借助互聯網渠道實現不同關境交易主體進行商品交易活動的過程。由于跨境電商與互聯網金融有著共同的媒介屬性,互聯網金融能夠很好的解決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支付結算、融資、物流等環節的問題。
首先,第三方支付機構可以通過與電商平臺的合作,為商戶提供從商品展示、貿易撮合、在線簽約及擬定電子單證、資金托管、支付結算、通關交付及出口退稅等一體化解決方案,實現全程電子化交易,縮短交易周期,提高結算效率。
其次,電商平臺開展互聯網消費金融具有天然的優勢,一是電商平臺自身附有良好的用戶體驗和粘性,容易刺激用戶提前消費和選擇信用分期;二是電商平臺掌握海量的交易數據,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進行風險控制,能夠降低一定的信用風險。
電商或P2P基于平臺內部積累的海量數據信息,將商戶的交易行為、現金流量及訂單情況轉化為“信用評級”,基于信用等級向商戶提供小額貸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對于一些核心企業連通上下游中小企業在生產與經營過程中發生的應收賬款、預付款、存貨和渠道,可以成為供應鏈金融中的融資項目來源,這些融資項目一般為短期資金周轉融資,與P2P借貸特點相符。由于供應鏈金融是以核心企業為中心面向供應鏈所有成員企業作出的系統性融資安排,并且核心企業對此承付,因此能夠有效降低信用風險。
最后,物流金融通過向整個供應鏈管理過程提供資金融通、結算、保險等金融服務的方式,綜合調配物流產業中的貨幣資金運動,將金融業務滲透到物流產業領域中,以提升整個供應鏈運作效率。P2P平臺可以部分代替銀行在物流金融中發揮的作用,通過“倉單質押+P2P信貸”、“墊付貨款+P2P信貸”模式服務物流產業鏈。
事實上,P2P平臺具有多元化的征信數據,主要包括三類:一是傳統信貸,包括中央銀行征信數據、信用卡數據、社保數據等;二是社會行為,包括運營商數據、電商數據、教育數據等;三是網絡數據,包括IP位置信息、社交網絡數據等。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綜合分析征信數據能夠更好的對客戶進行信用評級。
跨境電商支付結算、融資和物流等環節問題的解決使得中小外貿型企業盈利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它正在成為拉動我國外貿增長的新亮點??缇畴娚痰目焖侔l展也將帶動物流配送、電子支付及認證、信息內容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和相關制造業的發展,從而加快我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4.互聯網金融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持發展共享經濟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為金融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催生了新的合作模式。在國家大力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創新驅動經濟增長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金融對支持創業創新能夠發揮積極的支持和促進作用?;ヂ摼W金融作為對傳統金融的有益補充,能夠滿足小額、分散、批量的客戶支付、投融資需求。在盤活民間資金的同時,引導民間金融規范化,為更多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渠道,從而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
目前,全球共享經濟快速發展,包括共享出行、共享空間、共享金融、共享醫療健康等在內的新興領域正在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發展勢頭。互聯網金融與共享經濟都是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都具備平等、分享、開放的基因屬性,互聯網金融是實現共享金融最直接、高效的方式。它通過P2P貸款、眾籌模式能夠快速搜尋和撮合資金供需雙方,在加快資金周轉速度的同時,使得資金使用價值最大化,以實現普惠金融和服務實體經濟的最終目的。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融入共享經濟,通過分享、協作的方式使得創業創新的門檻更低、成本更少、速度更快,而互聯網金融作為其中重要的聯動紐帶,未來其巨大的發展空間里為這一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持續動力。
(洛陽理工學院會計學系,河南 洛陽 471023)
[1] 張紅嶺.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理論探要[J].廣西社會科學,2008,(07):38-41.
[2] 王斌等.互聯網金融+:中國經濟新引擎[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河南省教育廳2017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互聯網金融推動我國經濟增長“三駕馬車”轉型升級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17-ZZJH-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