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經濟發展現狀研究
——以浙江省臨安市為例
黃澤平
本文根據臨安市第三次經濟普查,并結合第二次經濟普查的相關數據,對個體經營戶的經營現狀,主要包括個體經營戶的數量、分布行業、從業人員等方面,進行一個系統的比較分析,歸納總結臨安市個體經濟發展的特點與趨勢,對遇到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進行闡述,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
個體經濟;發展狀況;問題建議
隨著經濟的發展,個體經營戶的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與第二次經濟普查相比,發生了一些變化,有一些是新的突破和發展,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本文以浙江省臨安市近年來個體經濟發展情況為例,探索作為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未來個體經濟的走向。
臨安市第三次經濟普查結果顯示:截止2013年末,全市個體經營戶(不包含從事農業經營活動的個體經營戶)共30818戶,比2008年末減少378戶,下降1.2%。其中,從事第二產業的有4632戶,占14%,與2008年末相比減少899戶,比重下降2.7個百分點;從事第三產業的有26186戶,占86%,與2008年末相比增加521戶,比重上升了2.7個百分點。總體上看,全市個體經營戶的數量有所下降,從產業分布上看,第二產業的個體經營戶在減少,而第三產業的則不斷在增加。
1、個體工業經營戶下降幅度較大
從行業分布情況看,在第二產業中,從事工業、建筑業的個體經營戶分別為4181戶、451戶,與2008年末相比分別減少了1349戶、57戶,相比較而言,個體工業經營戶下降幅度較大。
在第三產業中,從事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的個體經營戶分別為14679戶、3832戶,與2008年末相比分別增加了1530戶、889戶,這兩大行業的增加成為第三產業個體經營戶增加的主要原因。而從事交通運輸業、倉儲和郵政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等行業的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批發和零售業以及住宿和餐飲業個體經營戶的增加,一方面說明臨安市第三產業在市場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同時也體現了這兩大行業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
2、個體從業人員接近10萬人
全市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共有93892人,比2008年末增加了25781人,增長了37.9%。其中,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各為19591人、74301人,分別占全部個體從業人員的20.9%、79.1%。第二產業中,工業和建筑業從業人數分別為18229人、1362人。第三產業中,位居前三位的是:批發和零售業41661人,占56.1%;住宿和餐飲業16345人,占22.0%;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8613人,占11.6%。個體從事房地產業的人員最少僅19人。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這兩大行業從業人員占第三產業的78.1%,對解決就業問題起著重要的作用,也為全市個體經營戶的發展趨勢提供了參考。
3、區域分布
臨安市近年來行政區域進行了一些調整變動,2008年有26個鄉鎮(街道),2013年為18個鎮(街道),在此以調整后的鎮(街道)數據進行分析。第三次經濟普查時,全市剔除684個無掛靠個體運輸戶外,共有個體經營戶30134戶。
從區域分布上看,2013年末,個體經營戶數居首位的是錦城街道共有8492戶,占28.1%;其次,依次為於潛鎮、青山湖街道、昌化鎮和天目山鎮,分別為2486戶、2267戶、1998戶和1741戶,占比分別為8.2%、7.5%、6.6%和5.8%。數量最少的是湍口鎮,僅有353戶。清涼峰鎮有1090戶,比2008年末減少了430戶,降低了28.3%,降幅為最大。
從個體從業人員分布上看,錦城街道最多,達到了29390人,占31.3%,其次,依次是青山湖街道、於潛鎮、昌化鎮,分別為7713人、7171人、6691人,分別占8.2%、7.6%和7.1%。
錦城街道無論是個體經營戶數量還是從業人員都是最多的原因也是顯而易見的,它是臨安的主城區,是臨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此外,也是學校集聚區,有諸多中小學位居于此,浙江農林大學也選址在這里,這就為該區域的個體經營戶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1、發展態勢整體良好
與2008年末相比較,分析臨安市個體經營戶的情況,整體上處于一個上升的趨勢。個體經營戶正在不斷發展,而且整體態勢良好。個體經營戶的發展首先為當地經濟的增長貢獻一份力量,同時,其中一些自主創業的經營戶,本身解決了就業問題,而且還提供了就業崗位,給失業人群創造就業機會。
臨安位于浙江北部,與安徽南部交界,勞動力資源流動頻繁。隨著城市道路交通實力的不斷提升,也有利于地方產品向外地流出,如臨安的“三寶”——茶葉、筍干、山核桃,市場也都不斷向浙江省各地的市場拓展。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文化、社會的發展,如醫療、衛生、娛樂、居民服務等行業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2、區域發展不均衡
無論是從個體經營戶數量還是從業人員上看,區域之間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2013年末,錦城街道最多,有8492戶,從業人員29390人,而湍口鎮最少,只有353戶,從業人員僅有1073人。臨安市18個鎮(街道)中,個體經營戶數量超過2000戶的有4個,數量不足1000戶的有6個,而且各個檔次都有一定的比例。這與地區的地理地貌有一定的關系,臨安地貌是一個條狀,自西向東走向,南北走向距離不大,東西走向延伸長,如湍口在臨安的西側,距離臨安中心城區較為偏遠。因此,地理位置因素對市個體經營戶的分布與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
3、部分區域行業趨近飽和
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也就意味著一些地區發展存在空間,而另一些地區發展趨近飽和。以浙江農林大學周邊的個體經營戶為例,以住宿和餐飲業為主;2010年末,由于對該校區周邊建筑進行了重新改建,拓寬了市場面積,從而吸引了一大批經營戶,至2014年末,住宿和餐飲業的格局已經基本確定,數量上基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發生變動較多的也只是個體經營業主的變更。因此,在一些區域,部分行業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而一些行業還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4、新興行業比重較小
從行業分布上看,個體經營主要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而一些新興行業發展較緩,如信息傳輸業、金融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08年末,臨安市沒有從事金融業的個體經營戶,到2013年末也僅有3戶,而從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的也只有5戶。這些行業或者對資金有著較高的需求,或者對專業技能有著較高的要求,從而制約了其發展。另外,金融業的主要市場份額已經由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占有,因此個體經營戶從事金融行業的市場競爭壓力會比較大。
1、登記注冊比例較低
本文所指的個體經營戶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在縣級以上工商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取得《工商營業執照》;二是經縣級以上民政部門核準,取得《民辦非企業單位(個人)登記證書》或者《民辦非企業單位(合伙)登記證書》的民辦非企單位;三是沒有取得上述證照,但實際從事經營活動3個月以上的農村、城鎮個體經營戶。根據第三次經濟普查數據,臨安市除去684個無掛靠個體運輸戶外,剩余的30134戶個體經營戶中辦理工商或者民政證照的有15420戶,辦理稅務登記的有5862戶,所占比例分別為51.2%和19.5%。
個體工商戶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在工商部門進行了注冊登記,方便了工商管理部門對其進行管理,然而那些未進行登記注冊的個體戶占了將近一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管理部門對市場的預測和管理。未經注冊登記的個體經營戶有著自由松散的特點,但也是市場經濟的一部分,也影響著政府管理部門對整個市場的掌控。由于個體經營行業性質的不同,在注冊登記過程中也需要其他部門的參與。如餐飲業,除需要工商部門注冊登記外,還需要衛生管理部門的許可,當出現多個部門聯合管理時,可能會產生證件不齊全、衛生安全不達標,就違法經營的情況,引發食品衛生安全等問題。
2、住宿餐飲業監管難度較大
飲食和居住是人們必不可少的日常活動,個體從事住宿和餐飲業的更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管理方面,除了注冊登記過程中要求有工商、衛生管理等部門審批外,更應該加大日常的管理和監督。從對一些住宿行業的調查中了解到,部分個體經營戶在證件不齊全的狀況下就著手經營,造成管理部門監管難的問題;消費者對此也不甚了解,也不明確從事住宿行業需要哪些執照;一旦發生糾紛,消費者很難維權。一些餐飲業,存在衛生條件不達標,食品原材料使用不安全等情況,都嚴重危害了消費者的權益。雖然住宿和餐飲業的個體經營戶數量沒有批發和零售業多,但其行業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問題卻不容忽視,應加強監管力度。
3、資金短缺問題較為普遍
和許多企業發展遇到的問題一樣,資金問題也是限制個體經營戶發展的一個重要阻礙因素。個體經營大多數是自籌資金,籌資渠道是向親朋好友借,向銀行貸款可謂困難重重。因此,有一些不得不從民間借貸,其利息遠高于銀行借貸。由于資金不足導致生產經營狀況不佳、設備更新滯后、環境改善難等問題,都影響其向規模化的生產經營發展,也難以進一步開拓市場,甚至只能夠在原有的領域中夾縫生存,并且隨時面臨著被市場淘汰的風險。一些以個體經營為收入主要來源的家庭,如果經營不慎,產生的影響不單單是個體經營者,而且會波及到了整個家庭。
4、對市場的認知存在盲點
市場有一定的容量,每個行業能在市場上取得的利潤是有一定限度的,當達到一定的飽和度之后,新競爭者的進入將對整個行業的利潤分配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新入者勢力較弱,未能撼動原有經營者的地位,那么有可能成為虧損者;反之,如果新入者能夠迅速占領市場,那么就會對原有不止一個經營者造成較大的沖擊。尤其是一些當下前景較好的行業,較多經營者一擁而入,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會導致整個行業的混亂。如果對市場把握不準,就會造成個人經濟和資產的損失,因此,需對市場進行調查分析,準確掌握行業信息,合理評估市場的容量。
1、加強注冊登記和管理
從第三次經濟普查資料看,臨安市個體經營戶的登記率偏低,影響政府管理部門對市場信息統計及基本情況的掌握。加強對個體經營戶的登記,尤其是服務性行業,確保證件齊全、衛生安全達標、登記信息真實可靠;各個管理部門要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加強行業監管與指導。
發證與持證的根本目的是為個體工商提供多項國家無償服務,依法保護個體經營戶的權益。登記備案的個體經營戶,屬于市場經營主體的一種,相對于沒有注冊登記的個體散戶來說,在對外經營活動中更具優勢。加大對個體經營戶的登記管理,能夠提高個體經營戶的市場地位和公信力。對那些沒有注冊登記的,也需要加強監督和管理,對有違規生產、危害社會、污染環境的經營行為,要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加以處罰。
2、支持個體經濟全面發展
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個體經濟在增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科技進步、維護社會穩定等各方面都發揮著特殊的作用。為了滿足人民生產生活需要,促進個體經濟良性發展,進一步發揮個體經濟補充作用,應加快營造個體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環境和社會氛圍,提供越來越多的便捷、高效的社會化服務,支持、鼓勵和引導個體經濟全面發展。
各類行業協會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及時發布各類市場信息。在鼓勵個體戶創新創業的同時,要加強對入行者經營培訓,從理論基礎和實踐操作兩方面看到投資項目的風險和收益,減少損失、增加收益,提高入行者投資回報率。另一方面,鼓勵現有個體經營戶通過轉型升級,擴大經營規模,培育產業集群,將產業做大做強。
3、積極扶持并完善服務機制
各級政府部門要發揮好服務職能,要鼓勵、支持個體經濟的發展,要在個體經營者切實需要的方面加強扶持力度,如人員培訓、技術指導、信息咨詢、投融資服務等方面,提高個體戶經營的成功率,激發市場活力。要在政策上給于個體戶更多的優惠,在稅收、審批、養老、醫療等方面提供更多服務,解決其后顧之憂,稅務、工商部門要在稅收、審批、監管等方面為個體經營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勞動人事部門要在養老、醫療方面為個體經營戶提供服務,通過各方努力,共同提高個體經營戶的社會地位。
4、強化管理提高社會責任
個體經營戶要放眼長遠利益,樹立社會責任。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要嚴把質量關,生產質量好的產品,經營信譽好的品牌,并且要自覺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革新管理方式,通過轉型升級,淘汰簡單的手工勞作和落后的加工方式,向機械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專業化程度高等“三高”產業發展。經營發展應順應時代的潮流,積極迎接互聯網時代。若發生糾紛,也應當通過正當的法律手段理性解決,杜絕采用非理性甚至暴力的方式解決,并要敢于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浙江農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浙江 臨安 311300)
[1] 虞華.個體經營戶經濟普查抽樣調查難點及對策;N].中國信息報,2013-12-31.
[2] 裴斌.合肥市個體經營戶發展研究;N].中共合肥市委黨校學報,201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