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 霞 陳 婕
張明峰:噴灑“夢想”“植保”起航
□記者 辛 霞 陳 婕

在很多人看來,能夠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事,將興趣愛好與工作結合是很幸福的事。在祥云農翼創業團隊,張明峰和他的小伙伴們在無人機上架起了創業夢想,一幫農業大學的學生在無人機創業路上結成“盟友”,運用無人機在植保作業領域的應用來實現自身的價值,讓夢想起航!
本期特邀嘉賓——山西農業大學創業學院執行院長高培芳

利用無人機進行農田植保作業,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等諸多優點。但是,無人機植保也存在機型無法適應農田地形,缺少無人機飛手等情況。有關專家估計,中國植保無人機需求量是10萬架,無人機植保從業人員需求量是40萬人。張明峰同學的創業項目正是抓住了這一機遇,結合實際改進機器,培訓飛手擴充隊伍。他們的項目得到了許多農戶的信任,同時,也吸引了農業機械企業的關注。
高培芳
櫥窗里幾架無人機靜靜地躺著,各式各樣、整齊如一。別小看這些無人機,它們可是專門運用到農業植保作業方面的專業無人機。近幾年,植保無人機的發展可謂極其迅速,一種新的農業服務體系由此產生,顛覆了過去傳統的農資經營體系,因此也引起了農業服務行業的一場變革。過去的農藥噴灑往往依靠人背桶模式進行,這樣不僅造成了農藥的極大浪費,也十分容易出現農藥安全事故,直到植保無人機的出現,使行業內的很多人都眼前一亮。正如山西農業大學工學院大二學生張明峰所言:“我愛好航模,更希望把自己的興趣變成事業,相信祥云農翼創業團隊的每個人都是這樣認為的,相信植保無人機的發展必將成就我們夢想的。”
祥云農翼創業團隊的前身是山西農業大學工學院航模團隊,張明峰基于對航模的熱愛和興趣加入了這個團隊,在2015年5月航模團隊在太原理工大航模交流會上看到了各色各樣的無人機,激發了張明峰回來自己組建固定翼航模的想法。當時的張明峰和其他的4個小伙伴共同想辦法,把平時生活費省下來,總共籌集了200多塊錢,用來買配件、電機、舵機、配遙控,自己根據圖紙動手做起了航模,成功組成了第一架固定翼航模。這讓張明峰和團隊的其他人對創業航模事業更加堅定。有了這次嘗試之后,團隊成員繼續在航模的道路上摸索前行,他們的航模表演是在學校軍訓上,兩架固定翼完美完成表演。
這次表演也讓學校的武志明教授慧眼識珠,發現了這個創業團隊的才能和潛力。之后,在武老師的支持和幫助下,我們有了第一間工作室,這個工作室是武老師自己的新辦公室。這給了張明峰和團隊小伙伴極大地信心。隨后,武老師自掏腰包1 000元贊助,在他的幫助下,團隊又組裝了幾套飛機。
航模團隊有武老師加入,在校、院兩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航模團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武老師向學校爭取經費,購買了航拍無人機和植保機,張明峰團隊開始學習無人機,2016年5月經武老師聯系,與江西昌久世紀無人機公司合作,為團隊成員進行了一個星期的理論,維修,拆裝的培訓,并于暑假進行了近0.2萬公頃的實地作業。這次回來以后,張明峰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他決定把無人植保帶回山西。恰好學校有園區,能給團隊提供創業平臺,他信心滿滿地聯系了園區負責人,祥云農翼創業團隊正式開始起航。

本期技術指導——無人機植保
無人機植保起源于1987年的日本,在我國真正開始推廣是在2012年以后。相對于其它植保機械,無人機植保作業優勢突出。其作業效率是地面機械的5~7倍,作業飛行高度一般高于作物冠層1~1.5米,藥劑飄移少,施藥效果好。空中飛行不受作物種類、高低、地形環境影響。無人機植保采用低量噴霧技術,添加專用助劑后較常規打藥可節省農藥20%~40%,降低農藥和包裝成本,同時利于環保和食品安全。此外,通過搭載不同任務設備,無人機還可以應用于播種、施肥和農業遙感。據悉,目前我國植保無人機每畝噴灑農藥藥液為1 000毫升,藥箱容量大多為5~15升,飛機價格在4~15萬元,作業能力為1分鐘0.067~0.201公頃地,單次飛行時間10分鐘左右,單次作業面積0.67公頃左右。

剛開始,團隊就遇到資金問題,學校申請的錢只夠買一臺植保無人機,沒有交通工具、沒有客戶、社會方面資源短缺,而且農民們沒見過這個東西,不相信用無人機打藥的效率和效果。“航模團隊該向什么方向發展,經費問題如何解決,場地問題如何解決,如何進入植保、航拍這個領域。”這些問題一直都困擾著張明峰,在武老師的幫助牽線下,團隊和江西昌久世紀病蟲害防治有限公司聯系,最終達成校企合作協議。這讓團隊初期克服了資金難的問題,為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之后,學校為了團隊的發展,從宣傳到引薦,幫助團隊順利走上正軌。為了打開市場,剛開始團隊都是免費給農民打藥、做實驗,讓農民們真正看到無人機打藥的效率和效果。團隊就是要為農民負責,對農業負責。如今,與太谷飛象農機制造有限公司形成校企合作,解決了經費難得問題。最終,祥云農翼創業團隊的發展得到了轉機。
祥云農翼創業團隊在各位隊員的努力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現有隊員130多人。團隊的植保無人機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以其效率高、費用低、安全性高等特點深受當地農民的歡迎。在此期間,團隊進行了大量實地作業和實驗,也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就。2016年暑假農業植保團隊在江西昌久世紀進行了為40多天的飛防作業,作業面積近0.2萬公頃;2016年10月參加了由CCTV7農業頻道主辦 “中國無人機與機器人應用大賽”,以優異的成績入圍決賽:2016年11月參加的“首屆全國大學生無人機比賽”以領先第二名20秒的成績奪得噴灑競技全國第一名,并入選了“山西十大科技新聞”2017年3月加入了“國家航空植保科技創新聯盟”,與全國多家知名無人機公司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為山西省無人機的發展與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2017年3月與山西省科協聯合進行“科技惠農下鄉”活動,進行示范性作業,成立了山西科普惠農農翼大學生飛防大隊。2017年5月參加河南安陽市百萬畝小麥統防統治活動,共作業509.2公頃;在此期間,由中國農大信電學院主辦的全國大學生無人機與機器人創新創業大賽上,在植保無人機噴頭上做了改進和創新,做成了一套自己的噴頭定向系統,大大提高了農藥的噴灑均勻性,取得了全國二等獎。2017年6月和山西飛象農機制造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示范性作業。2017年7月中旬,完成了在太谷縣的萬畝玉米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
如今,祥云農翼創業團隊的理念:“從實踐中發現問題,之后解決問題,最后在實踐中驗證。而發現問題,最好的辦法莫過于挽起褲腳下田去。”在問及張明峰在創業路上一路走來的感受時,他說:“我認為想要把興趣轉變成事業,不僅僅需要熱忱,更需要為之實現的努力,它們之間的差距并不大,距離并不遠。”
在采訪結束之際,記者在這個團隊的身上看到了大學生創業需要具備的素質:“一要務實,能吃苦,堅持走下去;二要選擇自己愛好的是成功的關鍵;三要有團隊意識。”希望這三點能激勵更多有夢想的年輕人人在自己的創業路上實現夢想、成就未來!
開欄語
他們心懷理想、奮發圖強,在專業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他們品學兼優、樂觀向上,成為了身邊無數人學習的楷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人曾說:“播撒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撒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播撒一種榜樣,我們能夠時時看到奮斗的目標和參照物。一個人、一個故事、一段話語,看似平凡簡單,卻能點燃許多人心中的激情與夢想。“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面旗幟。
《今日農業》全力出擊,多方聯系,經專家推薦,全力尋找,發現了一群出類拔萃,影響大眾的榜樣人物,揭開他們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旨在樹立模范,激勵更多的人揚帆起航追逐夢想。從這些鮮活的例子里,我們尋找真諦:社會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我們需要學習榜樣什么?……一位榜樣,一種收獲。請持續關注我們全力打造的欄目《榜樣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