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先
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從1993年成立,已歷經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不同階段有不同起點,不同階段有不同成就、不同的輝煌。現在把傳承的火炬交到了我們這一屆手中,2017年以后,我們的道路將向哪里走?怎么走?必須找好立足點、新起點。我的初步思考認為協會的基本目標是8個字:高端、精準、創新、融合。
一是要把中國扶貧開發協會辦成高端之會。高端,指的是協會層次。在軍事上有戰略、戰役、戰術、技術層之分,協會同樣也應有不同的類型和層次之分。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的綜合性、指導性很強,是一個典型的國家級戰略層協會。它跟一般的學術性、行業性協會不一樣,所以強調高標準、高層次。我的基本定位是要努力使協會成為黨和國家扶貧開發的高級智囊組織、扶貧政策的咨詢機構、扶貧人才的培訓平臺,成為扶貧理論宣傳、研究的重要陣地。要達到這個層次、這個目標,協會成員就必須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對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理解得一定要深,研究得一定要透,貫徹執行得一定要快要實。必須站在國家全局的高度來組織開展各項扶貧活動;必須要有很強的戰略思維和世界眼光;必須強調扶貧工作的效率和社會影響力;必須注重扶貧產業的長期性和互動性;必須充分體現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功能。最近,我們看到“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所取得的成果,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互通五大類270項具體成果,這些都是來自高端機構的總體謀劃,又需要高端社會團體參加來實現的。這實際上也是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的扶貧思維、扶貧任務、扶貧行動。
二是要把中國扶貧開發協會辦成精準之會。精準,是扶貧的關鍵所在、核心所在、靈魂所在。我國的扶貧工作已經發展到了非“精準”不可的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我國的扶貧經驗時反復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我們說現在到了攻堅拔寨的關鍵時刻,不精準攻堅,就可能攻不下來,拔寨就可能拔不掉。所以,我們扶貧開發協會的腦子里必須時刻裝著精準。必須時時處處想著“精準”,人人都做精準扶貧思想的傳播者、精準扶貧的實踐者、精準成果的守護者和捍衛者,再也不能滿足于“漫灌式”、全覆蓋、大而化之,而是要處處想“精準”之想,處處解“精準”之難,事事為“精準”服務。圍繞精準扶貧,協會要做的工作很多。比如數據采集、深入調研、量化評估、一對一結對幫扶、組織大手拉小手行動等,這些都要采取具體措施,做細致工作。
三是要把中國扶貧開發協會辦成創新之會?!胺鲐氶_發”,“開發”的本意就包含著創新。協會的創新,首先是協會內部運作方式的創新,機制決定出路,怎樣使內部機制活起來,可做很多文章。其次,會員的分類管理需要大膽創新。大家都知道產業扶貧是扶貧的主要路徑,多年來的實踐已證明,貧困地區,無論是山區、丘陵、湖區,凡是要整戶、整村、整鎮脫貧的都需要依靠產業,凡是富起來的地方都是產業興起的地方。但產業包括方方面面,而產業的類型又是多樣化的,加上當前又有大量的新興產業出現,產業的內涵就更加豐富,傳統產業如旅游產業、健康產業、信息產業、文化產業等方興未艾,各有特色,各有所長,這些產業本身又有很多可創新的內容,協會如何組織產業扶貧,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必須站在國家提倡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下發揮協會創新先導者的作用。
四是要把中國扶貧開發協會辦成融合之會。融合具有合作、聯合、聯系等含義,這些本身也是協會的功能,但僅有這些還不夠,唯有強調“融合”才真正體現新功能,真正體現包容性、兼容性、廣泛性和特殊性。我這里強調的融合包括:協會要與國家黨政機關融合,與國有大型企業融合,與相關協會融合,與會員單位融合等,要開放辦會、協作辦會、抱團取暖、聯合作戰,所以這次大會我們邀請了黨政機關、各部委辦、大型企業各兄弟單位等160家嘉賓到場,這就是融合的開始,相當于召開一場新聞發布會。過去是會員入了會,幾年不見面,各自為政,單線聯系,這不叫融合。一定要有一盤棋思想,堅決杜絕各種交往中的不正之風。一個協會要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有事常來往,沒事常聯系,相互多溝通,這需要協會做大量的融合性、聯絡性工作。
以上四點概括起來: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就是高端之會、精準之會、創新之會、融合之會。這8個字把握好了,就是今后一個時期中國扶貧開發協會要努力的方向。
我們全體會員要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國務院扶貧辦的直接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上一屆老領導打下的良好基礎上,不辱使命,團結奮斗,努力開創社會扶貧新局面,為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做出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