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津津
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思樂泮水,薄采其藻。
《詩經—泮水》
逐水而居,人類文明的演化史。因水而困,一個久遠的沉重話題。
“泉里的水少得就像滴眼淚,打一次水至少排一個小時的隊。僅有的這么點水,還非常難喝,又臟又澀?!薄吧匠抢锏乃H喝了都拌嘴。但水太珍貴了,人也得將就著喝?!薄耙驗槿彼?,上百只山羊陸續渴死。”……滴水貴如油是生活在人畜飲水極度困難地區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歷史進入到21世紀,這樣的干渴圖景仍然存在。
自2005年胡錦濤同志對協會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以來,協會一直奔走在為人畜飲水極度困難地區找水的路上。他們來到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但蒸發量卻有1500毫米,全縣4.8萬人沒有飲用水的甘肅省東鄉縣;來到地處喀斯特地貌區,無地表徑流,蓄水能力極低的重慶市武隆縣;來到因氟含量超標而導致村內50多位村民身患殘疾的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甜水街村,為他們想辦法、找水源、建水利工程,為解決他們的飲水問題做出了貢獻。
而協會與新加坡連氏救援組織合作開展的人畜飲水國際合作項目便是其主要貢獻之一。新加坡連氏救援組織是一個長期從事國際公益項目的慈善機構,多年來動員國際社會力量,致力于為東南亞的貧困鄉村解決安全飲水難題。2012年協會與新加坡連氏援助組織簽署了5年戰略合作協議,確定以協會“支持貧困村大學生村官工程”為平臺,由連援組織在5年內捐款3000萬元,幫助100個貧困村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問題。項目的實施從根本上改善了極度缺水地區的發展狀況。
飲水項目給俺解了“渴”
人畜飲水國際合作項目的實施,大大改善了當地群眾的飲水條件。“以前的日子不好過啊,找點水太難了。”甘肅省環縣羅山鄉蘭家掌村村民劉全湖說,之前他每天都要去離家10里地的小泥溝取水,好不容易到了,水卻不是現成的,“先挖一個泥窩窩,讓渾水流進來,等水稍微澄清再裝進水桶?!睅资暌詠?,老劉每天都在重復著這樣的取水過程?!耙郧叭↑c水太費勁了,取一趟水最少要三四個小時,要是保證家里的羊能喝足水,至少要跑三四趟,每天除了拉水別的啥也干不了?!闭f起當時的境遇,老劉皺起了眉頭。自從人畜飲水項目在蘭家掌村實施以來,村內的飲水條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村里通了自來水,什么時候想用水,打開水龍頭就能接到干凈水。俺家還安了太陽能熱水器和洗衣機,家里要啥有啥,一點都不比城里差?!崩蟿⑿呛堑卣f。項目的實施,大幅度提高了群眾的生活質量,節省了大量找水、取水的時間和勞力,農戶有更多的時間來發展生產,搞各種經濟生產活動,使自己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
曾經的甘肅省慶陽市環縣八珠鄉八珠塬村,是一個典型的臟亂差村莊,多數農戶家中的廚房、廁所、院落衛生條件非常差?!按驋咝l生、種花種菜都需要水,之前連喝的都不夠,哪舍得‘浪費在這些上面?!卑酥檐宕迕裢跣←愓f。現在王小麗家的廚房已經通了自來水,她每天都會用節省下來的水將自己的廚房擦洗干凈。除此之外,吃水不再發愁的農戶們還在自己的院子里種上了各式各樣的花草,村容村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在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甜水鎮有個叫甜水街的小村莊,村民們世代受到村內“甜水”的“滋養”。但村內435人中,卻有50多個村民身患殘疾。原來甜水街村的“甜水”氟含量超標,長期飲用會患上大骨節病,輕者身體畸形,重者癱瘓在床。70歲的翟玉英老人是甜水街村村民,身體佝僂,雙腿變形,已經癱瘓在床30余年。“之前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腿為啥出了毛病,后來政府把我們村的水拿去化驗,說我是氟中毒。現在好了,政府給我們修了自來水,我們可以喝沒有‘毒的水了?!钡杂裼⒗先伺d奮地說。人畜飲水項目的實施,使村民吃上了干凈水,極大降低了由水質問題導致的疾病發病率,群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提升。
項目的實施,在改善百姓飲水條件、生產生活條件和衛生條件的同時,還有效促進了當地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了收入。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金竹村地處水壩塘鎮西北,村內有農戶1063戶,4043人。由于當地水利等基礎設施滯后,只能以玉米、高粱等耐旱作物為主導產業。為了打破瓶頸,解決當地發展難題,大學生村官、支部書記梁大勇申報水壩塘鎮人民政府立項并向協會和連援組織申請人畜飲水項目。由連援組織出資44萬元、縣鎮政府出資103.62萬元、村民投工投勞,建成水池10口,共計450立方米;鋪設管道45438米,安裝水表1083塊,徹底解決了全村人畜飲水困難問題?,F在村內又發展了辣椒、核桃等特色產業,村民的經濟收入逐年增加。
同時,從申請、實施再到后續的管理,大學生村官都是項目的第一責任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動手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基層管理的能力。
百姓參與的“救命”工程
人畜飲水國際合作項目被缺水地區的百姓親切地稱為“救命”工程。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甜水鎮大良洼村,剛從項目施工工地上工回來的張振憲說:“我們這里缺水缺得厲害啊,用水要開農用三輪車去鎮上拉,算上人工費,一立方米水的成本將近300元。這些錢要是買成油,夠我們全家吃上兩個多月了。”張振憲說,村支書告訴他們,他們村能夠實施這個工程,多虧了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和新加坡連援組織給他們捐款,不但要在村里修蓄水池,保證基本用水,還會給他們家家都通上自來水,以后用水再也不用跑到鎮上去拉了?!拔椰F在在工地上干活,政府也不讓我白干,每天都給我工錢。再說了國家政策這么好,給我們解決用水難題,就是白干我也愿意?!闭f完這些,他簡單扒拉了幾口飯又出門上工去了。
甘肅省環縣八珠鄉八珠塬村村民慕萬軍也在本村的項目工地上打工,“我們鄰村去年就通了自來水,家家戶戶都安上了太陽能熱水器,想什么時候洗澡都行,看得我心里那個癢癢啊,就想著什么時候我們村也能通上自來水,沒想到今年我們村就開始施工了?!崩夏綐泛呛堑卣f,他要加把勁,多為村里的人畜飲水項目出力,等他們村的水修通了,他也要蓋上一間洗澡間,安上太陽能熱水器。endprint
“雖然我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是能為項目出份力還是很高興”“這可是國家給我們的‘救命工程,出點力是應該的”“在工地上就想著多干點,快點把自來水修好”“我們現在在工地上出力,最后還是我們受益”……老百姓們七嘴八舌地表達著為人畜飲水項目添磚加瓦的決心。
村民們參與到項目中來,不但能夠讓工程接受村民的監督,還能夠為村民帶來經濟收入。在協會、連援組織以及群眾的不懈努力下,截至2016年年底,人畜飲水項目已經在甘肅、寧夏、內蒙古、重慶、貴州、云南、湖北、山東共8個省份的34個貧困縣73個貧困村進行了實施。共建設加固保護水源地86處,高位蓄水池206座;建設消毒室及配電泵室22座、集水場80個、小水窖210個、水井28眼;累計解決19萬群眾的飲水困難問題。
與國際接軌的飲水項目
人畜飲水國際合作項目,是在不影響當地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通過水源開發、管理、施工、保護和宣傳互動,旨在解決貧困村安全飲水問題,幫助村民獲得持續、健康的飲水,改善村民生存環境和生活條件,提高村民的自我發展能力。
“要不是通過培訓了解了人畜飲水國際合作項目,我很可能就錯過了這個為老百姓引來‘救命水的機會?!闭f這話的是甘肅省慶陽市環縣張淌村黨支部書記袁永發。張淌村處于黃土高原溝壑區,年降水量僅有400毫米,村內沒有河流,人畜飲水來源僅靠窖水和雨水?!敖阉|差,不少老百姓因飲用窖水患上了腸道疾病,而趕著毛驢去溝底的小溪取水,來回要走上七八公里。沒有水,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痹腊l說。2011年5月,袁永發作為甘肅省慶陽市優秀大學生村官代表,參加了由協會組織的“支持貧困村大學生村官成長工程”第一期培訓班,了解了人畜飲水國際合作項目。2012年5月就任張淌村黨支部書記后,他將村里的飲水困難情況以申請的形式,向協會作了書面報告并受到了領導的重視,他所在的張淌村很快便被確立為飲水項目的第一批實施村,共投資34萬元,建成了容積40立方米的水窖80處,120平方米的集流場80處,受益群眾1001人,解決了村民飲水困難。
“連援”貧困村人畜飲水項目以扶貧、環境、大學生村官為切入點,以解決安全飲水為龍頭,采取政府支持、NGO主導、大學生村官為主體和項目監管人的實施機制,將扶貧、環境衛生、健康教育等問題統籌考慮,創新性地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飲水安全解決方案。針對水質有保障、水量充足的南方地區,采取引山泉水或連通政府自來水管網作為供水水源,組建供水管網,供水到戶;針對水質、水量有保障的北方地區,采取新打機井作為供水水源,組建供水管網,供水到戶;針對水資源缺乏的西北部地區及喀斯特地貌地區,多采取修建集雨場、蓄水水窖,分戶或集中供水;針對居住分散、水質嚴重超標的地區,多采取分戶安裝凈水設備或集中修建凈水設施。
在管理上,人畜飲水國際合作項目則充分利用自己的“國際”優勢,充分借鑒外資項目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包括項目申報、項目考察、項目審核、項目實施、項目驗收和工程管理等各個環節在內的制度辦法,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確保工程能夠發揮長遠效益。
有水,就有了生命的延續;有水,就有了生機和希望。協會與新加坡連氏救援組織合作開展的人畜飲水國際合作項目,有效解決了農村飲水困難的問題,它為當地老百姓引來了“救命水”,給生活在缺水地區的群眾解了“渴”,為他們帶來了新的生機與希望,是一項扶貧濟困、改善民生、促進貧困地區發展的有益探索。endprint